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姜维之败证明能力只是实力的一部分 姜维之败证明能力只是实力的一部分 独挡一面与统领全局是不同的

导语:蒋的失败证明他的能力只是他实力的一部分。和总揽全局不一样。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姜维,一提到这个名字,很多人自然生出一阵感叹,感叹他一心为蜀汉,最后身死。如此智勇双全的人最后居然是这个结局。但姜维为什么会失败呢?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知常容的观点很简单,姜维很有才,但是姜维的性格严重有缺陷,用时髦的话说就是他的情商不高。 姜维被诸葛亮称为凉州上士,当时获得姜维之时

蒋的失败证明他的能力只是他实力的一部分。和总揽全局不一样。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姜维,一提到这个名字,很多人自然生出一阵感叹,感叹他一心为蜀汉,最后身死。如此智勇双全的人最后居然是这个结局。但姜维为什么会失败呢?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知常容的观点很简单,姜维很有才,但是姜维的性格严重有缺陷,用时髦的话说就是他的情商不高。 姜维被诸葛亮称为凉州上士,当时获得姜维之时,诸葛亮是十分开心,因为正好可以弥补荆州集团中武将的少的遗憾,不过可惜的是诸葛亮死的早,27岁就封侯的姜维,仕途走的并不顺利。 一、无容人的雅量 杨戏是巴蜀本地人,他深得诸葛亮的赏识。蒋琬主政蜀汉之后,他都主动与杨戏打招呼,杨戏有时高兴就理,不高兴就不搭理。别人都看不下去了,上级跟你打招呼,你怎么反而摆起谱来。蒋琬却觉得这个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姜维主政之后,杨戏对姜维同样不服气,所以经常出言嘲讽。 戏素心不服维,酒后言笑,每有傲弄之辞。维外宽内忌,意不能堪,军还,有司承旨奏戏,免为庶人——《三国志.蜀书·邓张宗杨传》 这么有才之人最后因为姜维觉得他嘲讽自己而免为庶人。这里陈寿也毫不客气地点出姜维的性格问题:外宽内忌。这种性格在三国中还有谁呢?袁绍也是这种性格。 这种性格领军一方问题不大,但统帅全局就是灾难,袁绍最后失败就是最好的例子。 张翼也是蜀汉后期的一代名将,但是姜维同样没有放权给他。 维议复出军,唯翼廷争以为国小民劳,不宜黩武——《三国志.蜀书·邓张宗杨传》 当张翼提出反对意见之时,他再一次出兵就将张翼纳入自己的军队序列,和当年曹操对付荀彧的方法如出一辙,将荀彧从东汉朝廷直接纳入魏的体系之中。 二、不会处理与上司的关系 姜维的人际关系是十分的不好,他如同当年的魏延一样,文官系统对他并不喜欢。诸葛亮节制魏延,不给重兵。如果说蒋琬节制姜维,连费祎都节制姜维,这就不得不反思是不是姜维出现了问题。 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三国志.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 诸葛亮当年对魏延也是如此: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 》 是什么造成两者理念差距如此之大呢?陈寿的观点就是: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 因为姜维太争于立功。 俗话说物以类聚,当年还有一个脾气很臭的叫邓芝的倒是很欣赏姜维。邓芝当大将军的时候相信对姜维的照顾还是很多的。 三、不会处理全局的关系 蜀汉到了后期,姜维终于熬出头了,主政蜀汉大权,但是他根本不会处理全局的关系 。 他并没有得到蜀汉后主刘禅的信任,刘禅为了节制姜维,提拔和重用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诸葛瞻曾经说过,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这样的话。至少说明在诸葛瞻看来姜维是个异类,那在提拔诸葛瞻的刘禅眼中呢?不言自明。 正因为没有取得刘禅的信任,所以黄皓的作用就很大。 黄皓用事于中,与右大将军阎宇亲善,阴欲废维树宇。——《资治通鉴·魏纪·魏纪十》 黄皓想要用阎宇取化姜维,黄皓能有这么大的能量自然有刘禅的疑心在。姜维得到消息之后,居然直接跟刘禅说让他杀了黄皓。 刘禅当然不同意了,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每切齿,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 刘禅最后还让黄皓向姜维道歉,把姜维呆的不敢回成都了。 汉主敕皓诣维陈谢。维由是自疑惧,返自洮阳,因求种麦沓中,不敢归成都——《资治通鉴·魏纪·魏纪十》 结语: 领军出征最关键的是君臣团结,姜维在还没有搞定这一切的关系,就冒冒然出征怎么可能不失败呢?连诸葛亮出征时都要做好妥善的安排,谁要干什么,都需要提出宫中府中一体的论调,这样才肯放心出征,但姜维却丝毫不顾忌这一切。 当然会失败了。 有些人说因为刘禅无能,无以姜维无法发挥作用。这也是实情,但是即知无能,还想有所作为,这叫什么? 还有人说姜维北伐不是赢了好几次,的确是这样。如果你足够细心的话,你会发现他北伐那么顺是因为朝中有一个叫陈祗的人支持,因为他是接替费祎的位置,他希望自己能做出成绩,所以很支持姜维。虽然官职姜维比他大,但是朝中之事还是陈祗在打理。 祗上承主指,下接阉坚,深见信爱——《三国志.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 他得到了刘禅,黄皓的支持。所以他支持姜维北伐自然代表整个蜀汉团结一心,所以前期姜维才打的挺顺利的。 姜维有才是绝对的,姜维有品也是绝对的。郤正说姜维是乐学不倦,清素节约,更难得是 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三国志.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 但是姜维是臣,刘禅是主这个事实被很多喜欢姜维的朋友习惯性的忽视了。如果主昏庸,臣下再擅动,那就是妄动。观姜维一生,在手握大权之后,并没有先将重心放在朝堂之上,而只是用心于外出北伐。这又有本末倒置之嫌,这如同无基之屋,不倒已属万幸。 反观诸葛亮手握大权之后,三年未动,先理清朝野,然后才谋动。一比高下立判。 所以姜维之败证明一件事,能力只是实力的一部分,要想成功,还有很多情况需要搞定,自己有才与统领合局是不一样的,除了能力强,情商也要高。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揭秘:秦始皇地宫之谜,至今未找到秦始皇遗体下一篇:戚家刀 苗刀与戚家刀有历史渊源吗?都源于日本刀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