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青藏战争过程是什么样的 青藏战争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导语:战争过程在玉树的苏尔芒地区,有一座格鲁派寺庙,名叫嘎丹寺,经常有达赖喇嘛派来的贡布管理寺庙的宗教事务。同时还有一座噶举派的寺庙,名为德赛寺。每年秋天,这两座寺庙经常因为抢夺附近藏族人的庄稼而引发纠纷。

战争过程

在玉树的苏尔芒地区,有一座格鲁派寺庙,名叫嘎丹寺,经常有达赖喇嘛派来的贡布管理寺庙的宗教事务。同时还有一座噶举派的寺庙,名为德赛寺。每年秋天,这两座寺庙经常因为抢夺附近藏族人的庄稼而引发纠纷。嘎丹寺由藏学的堪布管理,德赛寺由青海驻当地军队支援,从而引发了青海与西藏的冲突。在亲英派的煽动下,西藏当局以噶丹寺事件为借口,由昌都藏军北路总管王三千部调集4000名藏军,并以克什米代本为前敌指挥官。他们以优势兵力进攻玉树的苏尔芒地区,拆毁大小苏尔芒之间的桥梁,占领大小苏尔芒和昂谦。同时,出兵渡天河,夺取玉树,玉树当时位于康与西藏之间,是西藏进入青海的门户,历来为所重视。自马旗占领青海以来,为了巩固和扩大其统治权力,玉树地区的防御一直是马家军的亲戚。马林、马勇、马普、马步祥、马彪等。,先后担任郁芳司令员等重要职务,掌管玉树地区的军政大权。1930年12月,在青藏边境一度紧张的情况下,青海省政府批准国民党政府在青海南部边境玉树地区设立警备区总部,由马步芳任司令员。本部辖两个旅,第一旅旅长为马逊,第二旅旅长为马彪。当时有这样一种情况,蒋介石试图通过驻扎在陇南地区的胡宗南部,用军事手段逐步控制西北地区。胡曾于1932年1月派其副师彭赴青海,以讨论西北计划为借口,提出军事部署部署等问题,使马步芳警惕其割据地位,必须考虑对策。马步芳知道国民党中央军不适合在高原作战,认为这是一条危险的道路,因为交通不便。但马步芳把藏军当成俘虏,玉树被围攻成一句话,向国民党中央紧急求救。其用意是转移江户考虑的重点,实际达到阻止胡宗南入清的目的。据时任青海省电报局局长的陈透露,马步芳曾下令该局发布消息,扩大了当时青海与西藏之间的局势,并发布了一份藏族士兵在行色匆匆的电报,使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1931年12月,王三前部率领的藏族士兵进入清边后,以保护嘎丹寺为名发动进攻,命令马彪驻军撤出大小苏尔芒地区。当时青海玉树附近守军只有四百多名,实力较弱。马彪派他的秘书王嘉梅和数千人到藏方谈判,会见了阚群大瓦,并表示,苏尔芒和嘎丹寺的问题要到明年春天才能讨论和解决,并实施了延期撤军的计划。

1932年1月和2月,藏方动员了五六千人到玉树边境,开始是切断交通,检查行程,然后拆桥。当时驻守大苏尔芒的清军营长马占海,只有四十余骑;马德彪依附在小苏尔芒的营地,部队只有三十多骑。3月24日,藏军以猛烈炮火向小苏尔芒射击,双方互治八昼夜,互有伤亡。4月3日,藏军以部分兵力进攻昂谦和拉西乌。马彪无法兼顾两者,于是他命令各地的士兵放弃防御,聚集在结古镇,坚持等待援助。

后来,藏军逐渐被苏尔芒、怒等地逼近,包围了结古镇。他带着一部分兵力渡过通天河,攻打歇乌、布拉等地,阻止青海援军南下,并抢走通天河渡口切断玉树与外界的联系,进而围攻非常关键的结古镇。马林、马步芳发电报,请Xi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送快枪2000支、子弹20万发、临时军费40万银元,并发了5个电台。杨福典获得援助。

魏宣派了一个骑兵营去玉山,在路上走了22天,到达了玉树。马逊派人带着马林和马步芳的信去见阚群大王,被拒绝了。

深夜,一千多名藏族士兵潜入禅寺。阚群大瓦以巴塘滩为后援,以部分兵力进攻结古镇正南。它被马彪和马逊打败了,得到了90支藏式钢枪,带着一大堆包袱。双方200多人死伤。这是第一次战斗。

青藏军队在通天河作战,与西宁和玉树之间的交通有关。藏兵抢船阻止清军回国。马逊到达后,部队受到了轻微的冲击。马彪日夜带领200名士兵,武装了200名当地藏人。他从藏边的田童河岸出发去夺取船只。黎明时分,他与河对岸的藏族士兵激烈战斗。因为藏族士兵还在睡觉,不能准备,他们沿着歇乌和布拉地区撤退。寺北和日瓦河口的藏族士兵也联合了谢吾,在谢吾寺集结了1000多名藏族士兵。

马步芳派团长拉平夫和旅长马鲁从西宁领兵。到达玉树后,马指示他防守阵地。他率领驻扎在玉树的部队和当地的藏族武装800人进攻结古桥以南。藏兵也向北冲锋,双方肉搏。清军用肉搏战,其他人持刀。藏族士兵没有接受过肉搏战训练,因为他们穿着厚重的皮靴。在这场战役中,藏族士兵损失惨重,清军伤亡惨重。他们被藏兵包围了四个月,然后被清场。

清军由巴塘分三路向萧肃二芒进发。从24日到距结古镇200多里的昭口县和兰道,遇到阚群大洼时,率领2000多名藏族士兵保卫清军。清军在炮兵掩护下,用手榴弹向藏族士兵发起冲锋。在猛烈的炮火下,藏族士兵肉搏,肉搏,藏族士兵精疲力尽。寺庙是藏族士兵夏宗达。

清军用大炮轰击占领小苏尔芒的藏族士兵,藏族士兵也用野炮还击,向冲锋处投掷手榴弹。清军遭遇迫击炮,藏族夏宗达苏率领一千多人加入前线。清军在山脚设下埋伏,佯装撤退,藏兵直冲,清军包围,死伤二千多人。清军攻占了小苏尔芒。

清军攻占小苏尔芒后,藏兵集结在大苏尔芒。清军进入大苏尔芒时,拉平夫率领300余人切断了藏军绕山的后方道路,而藏军阚群大瓦、夏宗达苏则率领数千人、3000余人增援,进行猛烈反击,试图在炮兵掩护下突破清军战线。因为藏族士兵连败,没有斗志,向南撤退,清军收复了大苏尔芒。第二次,清军援助玉军马鹿率领骑兵旅到结古镇时,川军和藏军在金沙江两岸相持不下。因为他们相遇并攻击了昌都,他们向金沙江出发了。

10月2日清军从苏尔芒南下,经过甲章哈,逼近砀石寺。早上6点,它接触到了藏族士兵。大约有一千名藏族士兵,他们站在危险的一边。马鲁、马彪、马逊领兵攻之,激战正酣。藏族士兵带着另一支军队的2000多人绕道北上。他们攻击甲章哈,用重炮攻击清军阵地。局势也非常紧张。清军之后,

清科寺被清军攻克,位于金沙江西岸,东西与昌都相连,群山环抱,隔河望邓柯,藏族士兵入侵清康。虽然它的大本营在昌都,但青克寺也是重要据点,藏族士兵的防御工事极其坚固。驻扎在邓柯的清军和川军同意进攻,他们同意在15日互相进攻。这里驻扎着5000多名藏族士兵,有三道防线。

藏军撤退到金沙江以西后,马步芳曾致电蒋介石和刘,提议庆康两军夺取胜利,进攻昌都。此后,蒋介石命令庆康停止进攻,等待与达赖和谈。当时达赖喇嘛也看到,藏军节节败退,江东被占领的地方全部失守。在西藏,由于连年战乱,人民贫困,人民反战情绪很高,于是他提出与国民党政府和谈。首先,刘与达赖互换代表,在冈陀地区举行会谈,并签署了冈陀与达赖停战协定。

战争结果

8月,十三世达赖喇嘛致信马逊,称:“青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应该立即停止军事行动,和平相处”。10月初,清海军入侵金沙江西岸,现属四川省党头寺、青柯寺。同时,西康的刘部还配合清海军的攻势,对藏军发动反攻,先后收复甘孜、沾化、德格等县。西藏地方政府看到战争失败,连忙要求蒋介石以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名义命令各方停止战斗,谈判和平。经过近半年的反复磋商,青海和西藏于1933年4月10日达成协议,签署了《青藏和平条约》。和约前言说:“青藏一家,由来已久……关于嘎丹寺问题,双方驻军误会,引起纷争,跳到战争结束。此后,双方驻军领导人,针对国家的困难,是各派的全权代表,以停战议和,修复旧友谊,订立和谈判合同,青海和西藏双方各持一纸遵守。从此青海和西藏像以前一样和谐,西樵的国防得到巩固。国家很尴尬,边民很尴尬。”总共有8个任务。要点是:嘎丹寺堪布势力不变,以宗教为范围,完全不允许干涉政治;从青海、西藏撤军后,各方保卫领土,不得侵犯;任何一方不得接纳保护另一方的潜逃者或罪犯;双方都尽力保护商业贸易;双方都尽力保护宗教寺院;条约生效后,清方彻底归还了被俘的藏军官兵。

1932年9月中旬,川军代表江有生、青海代表马彪、西藏代表师空在邓柯开会,共同商定川藏以金沙江为界,清军仍回玉树,各守边境,互不侵犯。

青海和西藏的和平谈判一直拖到1933年6月15日签订停战协定。这项协议被称为“青藏和平条约”。马逊代表青海签署了协议,丹·公基、王昂·老吉和索康·王金杉代表西藏地方政府签署了协议。

共有八项协议,全文如下:

第一条:嘎登寺堪布由寺内僧人自行选举后,报准达赖佛委员会。贡布的权力还是在宗教范围内,不允许干涉政治。

第二条:青克寺和当头寺的宗教权利照常归巴基斯坦管辖,但两地任何一方都不得驻军,以避免因边境引起纠纷。

第三条:和约成立后,藏方先撤军;清方在藏方撤军后的第14天继续撤军。除了他们原来的部队,双方限定一个月内撤退。此后,青藏双方保持领土,不得侵犯。如果藏方入侵青海,有昌都、巴苏、雷武齐领导人的保证。青海军队入侵西藏,得到玉树25个民族领导人的保证。

第四条:藏族官兵如转岗到方清或从方清潜逃,方清不予照顾;如果方清官兵打算返回西藏,藏方将不接受他们的保护。

第五条:双方应尽一切努力保护宗教寺院。

第六条:青海境内有坏人以犯罪逃避藏方的,藏方无论官兵,不得保护和藏匿;如果藏方有坏人通过犯罪来逃避清方,清方也会帮助他们守法。

第七条:青海必须尽最大努力保护藏族商人;西藏也要尽最大努力保护青海商人。

第八条:清方俘虏的所有藏族官兵,在条约建立并签署后,全部移交给藏方。

附言

国民党政府行政院的报告对这次运动的描述如下:

北路上的藏军和清军在青康边境的玉树地区相遇。清军指挥马步芳,藏军指挥厦门苏代奔;中路藏军在甘占、德格与川军激战。川方以旅长潘登村为指挥,藏方以琼让代本为指挥;南路的藏军入侵巴彦地区,藏军以本斯瓦冷巴为首。康南民间军的统帅是格桑·泽仁;三通战争期间,双方官兵总数超过2万人,持续到5月。前线从北向南延伸数千里,死亡4000多人。事实上,青海和西藏的军事冲突持续了将近一年。在战区,除了藏军烧杀抢掠人民,青海的马步芳军还以“同藏”的名义,杀害抢掠了不少当地部落,并处以银元、马匹、牛羊等罚款,给当地藏族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和损失。

在这场战斗中,马步芳有一个意图。据时任青海南部边境地区驻军总部秘书长的姚俊在他的文章《青藏战役内幕》中说,马步芳的企图是与川军保持联系并进攻昌都。昌都是西康的财富区,长期被藏兵占领,成为侵略青康的据点。藏族士兵的军械和重粮都存放在这里。三王千布居此,以重兵坚守,与甘孜、沾化为一隅;后来藏兵开进青海,川军乘势后方防御空收复甘孜、沾化。马步芳认为,借此机会攻打昌都,他可能会得到大量军械和金银财物,在川军的支持下,他可以在西北称霸;其次,我想在这场战斗中从国民党中央获得更多的军事物资和枪支弹药等临时军费,以充实其军事力量;第三,利用这次战役,为蒋介石今后的升迁邀功。

这一事件的结果是,马家军阀的反动统治势力从青海南部扩展到四川的青克寺、石渠、邓柯、德格;同时也阻挡了胡宗南部队的进入。它不仅巩固了自己的主导地位,还扩大了自己的主导力量。然而,清南、康北地区的牧民在生产生活上遭受了重大损失。

摘要

青藏玉树之争是英帝国主义策动下的中国边境省份内战,持续了十多年,给青藏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战争结束后,英帝国主义的阴谋破产,西藏的亲英势力得到了应有的打击。青海军队为维护民族团结、稳定西部边境、确保西藏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青海最高军事统帅,马步芳也声名鹊起。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安娜贝尔事件 安娜贝尔娃娃真的存在吗?安娜贝尔事件科学解释下一篇:三国杀陈琳 三国杀:价值350土豪武将陈琳改版技能!哪个更恶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