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淞沪会战:日军投入超级重炮 淞沪会战:日军投入超级重炮 数万国军战死沙场

导语:松湖之战:日军投超重炮,数万国军战死沙场。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原创文章 作者:杨晓辰 1937年为期三个月的“八一三”淞沪会战对每个中国人来说都不陌生,中国军队在拥有优势火力的日军面前浴血奋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日军在淞沪战场上投入了非常多的重炮兵部队。 根据日军战史《步兵第三十四联队史》记载,在淞沪会战中,日军为了攻打走马塘、

松湖之战:日军投超重炮,数万国军战死沙场。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

原创文章 作者:杨晓辰 1937年为期三个月的“八一三”淞沪会战对每个中国人来说都不陌生,中国军队在拥有优势火力的日军面前浴血奋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日军在淞沪战场上投入了非常多的重炮兵部队。 根据日军战史《步兵第三十四联队史》记载,在淞沪会战中,日军为了攻打走马塘、大场镇一带,投入了一种“秘密兵器”。为了对外保密,日军称为“特二十四榴”,但实质上该火炮口径为30厘米榴弹炮! 此前日军在对华作战时,投入的重炮只有240毫米榴弹炮、280毫米榴弹炮。而30厘米的火炮,也只有在淞沪、南京时使用过96式305毫米重迫击炮。在此之前,从没看到任何关于日军在淞沪会战时使用30厘米重型榴弹炮的资料。 日军的30厘米重榴弹炮,其型号也只能是7年式305毫米重榴弹炮这一种。该火炮确实来过中国,装备于关东军管辖的东宁重炮兵联队,日后还对付过苏联红军。而与中国军队交战时,在看《步兵第三十四联队史》前,确实没有发现任何资料提过,包括日本防卫厅公刊战史《战史丛书-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随后笔者在查阅日军第13师团战报时,也发现该师团战报提到,在进攻大场镇时,日军投入了“特二十四榴”中队。那么也就是说,日军确实在淞沪战场上,投入30厘米重榴弹炮,而型号就是7年式305毫米重榴弹炮。 7年式305毫米榴弹炮于日本明治末期开发,共分为两种,一种短榴弹炮、一种长榴弹炮。其中7年式305毫米榴弹炮于明治43年开始设计,大正7年10月31日试制完毕。炮重122.937吨,炮口初速500米/秒、最大射程14800米。为了对外保密,该火炮对外称作“特二十四糎榴弹炮”,也就是说淞沪会战上,日军投入的30厘米重炮就是7年式305毫米榴弹炮。 那么让我们把目光拉回到惨烈的淞沪战场,看看在走马塘、大场镇战斗的中国军队有多么顽强,以至于使得日军竟然投入这样的重炮。 1937年10月初,淞沪会战激战正酣,在9月份进行的激烈的罗店-蕰藻浜一线的战斗中,日军三个师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未能突破中国军队的防线,日军不得不再次从国内调集了2个师团又一个支队的兵力增援上海。 鉴于日军的上海派遣军迟迟攻破不了中国军队的防线,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决定改变向西进攻的部署,集中优势兵力在战线中部突破,而进攻方向旋转九十度,转为向南攻击,如果这个办法奏效,那么中国军队的战线就会被从当中劈成两半。 松井石根把这个攻击点选择在了蕰藻浜南岸的大场镇,为突破防线,首先就是要集中足够的火力。松井石根在10月14日的日记中写道:“因为我从一开始就在考虑将来总攻时的弹药供给问题,所以,自始至终严格命令部队必须节约弹药。也就是所谓的以5个基数来完成整个战局的计划。” 按照松井石根的部署,日军第3师团、第9师团、第101师团为主攻,进攻走马塘、大场镇。第11师团、第13师团、重藤支队为助攻。总攻时间定于10月21日。按照《第13师团上海附近战斗详报》记载:“助攻的第13师团在21日-26日间战斗,各炮兵每天用弹量分别为,平射炮0.2基数、曲射炮0.15基数、联队炮0.4基数、山炮0.3基数、重炮0.5基数。” 在日军发动总攻的时候,中国军队制定了一次反攻计划。当时第3战区高层经过研究后,决定把刚刚投入战场的桂系部队、同时也是战斗力最强的第21集团军作为主攻部队,对蕰藻浜南岸的日军实施反击,同时第19集团军、第15集团另外组建两支攻击军为助攻,第9集团军派出多个团主动出击,迷惑日军协助反攻。 10月21日晚上,第21集团军抽调6个步兵团,编成3个攻击师,以第171师长杨俊昌、174师长王赞斌,第176师区寿年分别率领。 没想到正当中国军队发起反击时,日军也向中国军队发起猛烈的攻击。其120毫米榴弹炮、150毫米榴弹炮、150毫米加农炮、240毫米榴弹炮分别对中国军队阵地左、中、右进行猛轰。尤其是240毫米榴弹,一炮下去,能在地面炸出个直径10多米的大坑。而桂军配属的山炮营火炮口径只有75毫米,十分陈旧,射程只有1200米左右,加上火炮数量少,在日军面前完全没有还手之力。日军炮兵部队以每天一个基数的消耗轰击着中国守军。 >当时的桂系部队在火炮被日军完全压制的情况下,只能强行冲锋,以期收复被日军占领的国土,但大批士兵刚刚冲出战壕就被日军的重炮杀伤。整个晚上,中国军队损失惨重,大多数将士还没看见日军,就倒在了冲锋的路上。第21集团军总司令廖磊见各个攻击师伤亡惨重,于是命令全部退守一线阵地进行防御。 >到了22日、23日,日军集中全部炮兵猛烈轰击中国军队阵地。根据《步兵第三十四联队史》:“第3师团、第9师团并列进攻大场阵地,每个师团作战正面各约2公里,其重点保持在第3师团方面,同时支援第3师团作战的大炮约120门。” 整个走马塘、大场阵地炮火冲天、烟雾弥漫。在几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后,日军以百余架轰炸机对第21集团军全面轰炸,战斗异常猛烈。各个军、师通讯全部中断,后方司令部完全不知道一线、二线阵地守军到底是什么情况,阵地已经完全被烟雾遮盖,一线部队基本死伤殆尽。 尚在指挥部组织部队作战的第170师第510旅旅长庞汉桢,第171师第511旅旅长秦霖,先后遭到了日军第9师团、第3师团炮兵袭击。两位旅长当场以身殉国。 >当天晚上,第一、二线阵地全部崩溃,这时日军以第3师团、第9师团、第101师团全力进攻中国守军核心阵地走马塘、大场镇。但是日军只是突破了一线,二线阵地,核心阵地仍在中国军队手中。 10月24日,日军各个炮兵队在补充炮弹后,以走马塘、大场镇为目标再次发起总攻。当第3师团第6联队、第34联队,第9师团第7联队进攻走马塘一带时,遭到中国守军以机枪掩体阵地为主的防御工事猛烈反击,冲在一线的日军步兵损失极大,鏖战一夜的日军未能前进一步。为了攻破中国守军阵地,日军决定明日使用“秘密兵器”——7年式305毫米榴弹炮。 25日上午9时30分,日本海军轰炸机编队先对走马塘、大场镇一带进行了30多分钟的轰炸。随后,野战重炮兵第12联队的24门38式150毫米榴弹,与特二十四榴中队首次投入实战的7年式305毫米重榴弹炮一同开火,巨大的炮声使得整个走马塘阵地颤动。 在日军绝对压倒性的火力之下,一线的中国守军死伤惨重,但中国军队没有退守一步。接着日军在100多辆94式轻装甲车、89式战车的掩护下,猛扑中国守军阵地。为数不多的中国守军利用步枪、机枪、迫击炮等武器反击日军,但重炮远不及日军的十分之一,炮弹更是不及日军三十分之一。尽管无法坚守阵地,但是顽强的中国军队在如此极度不利的情况下,依旧造成了日军的巨大伤亡。 战后日军在战斗最激烈的大场镇建立了“慰灵碑”,可见在大场战死的日军之多。 从10月16日-10月26日仅仅10天,日军第3师团步兵第34联队战死259人,战伤384人。步兵第6联队战死357人、战伤586人。从日军巨大的伤亡损失,更可以看出装备低劣的中国军队抵抗之顽强。10月26日,走马塘、大场镇阵地先后丢失,坚守大场镇的第18师师长朱耀华将军悲愤地拔枪自杀。 在整个走马塘、大场镇战斗中,中国守军伤亡极大,尤其是第21集团军。其中第48军自加入战斗以来,战死4101人、战伤3010人,失踪2600人。正是他们的鲜血,让狂妄的日本军队明白“三个月灭亡中国”是虚妄的,中华民族是永远不可能被征服的。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一分钟了解古代年龄称谓 一分钟了解古代年龄称谓 从出生到百岁你知道多少下一篇:洪武八年镇物案与九年空印案有什么关系 朱元璋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洪武八年镇物案与九年空印案有什么关系 朱元璋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