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刘表忌惮刘备 刘表忌惮刘备 为何不将其除掉 贾诩一语中的

导语:刘表怕刘备。你为什么不扔掉它?以下《甲戌》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发生在刘备寄寓荆州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伊籍、刘表和蔡瑁。原文如下: 玄德曰:「 ”未辞景升,如何便去?”籍曰:「 ”公若辞,必遭蔡瑁之害矣。”玄德乃谢别伊籍,急唤从者,一齐上马,不待天明,星夜奔回新野。比及蔡瑁领军到馆舍时,玄德已去远矣。瑁悔恨无及,乃写诗一

刘表怕刘备。你为什么不扔掉它?以下《甲戌》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发生在刘备寄寓荆州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伊籍、刘表和蔡瑁。原文如下: 玄德曰:「 ”未辞景升,如何便去?”籍曰:「 ”公若辞,必遭蔡瑁之害矣。”玄德乃谢别伊籍,急唤从者,一齐上马,不待天明,星夜奔回新野。比及蔡瑁领军到馆舍时,玄德已去远矣。瑁悔恨无及,乃写诗一首于壁间,径入见表曰:「 ”刘备有反叛之意,题反诗于壁上,不辞而去矣。”表不信,亲诣馆舍观之,果有诗四句。诗曰:「 ”数年徒守困,空对旧山川。龙岂池中物,乘雷欲上天!”刘表见诗大怒,拔剑言曰:「 ”誓杀此无义之徒!” 行数步,猛省曰:「 ”吾与玄德相处许多时,不曾见他作诗。此必外人离间之计也。”遂回步入馆舍,用剑尖削去此诗,弃剑上马。蔡瑁请曰:「 ”军士已点齐,可就往新野擒刘备。”表曰:「 ”未可造次,容徐图之。”蔡瑁见表迟疑不决,乃暗与蔡夫人商议:即日大会众官于襄阳,就彼处谋之。次日,瑁禀表曰:「 ”近年丰熟,合聚众官于襄阳,以示抚劝之意。请主公一行。”表曰:「 ”吾近日气疾作,实不能行。可令二子为主待客。”瑁曰:「 ”公子年幼,恐失于礼节。”表曰:「 ”可往新野请玄德待客。”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刘表向刘备提及自己在立嗣问题上的犹豫,刘备这认为应该拥立长子刘琦,不料此言被刘表的后妻蔡氏听到。蔡氏大为恼怒,指使弟弟蔡瑁除掉刘备,但此事被伊籍发现。伊籍来到刘备居住的馆舍,将蔡夫人的阴谋告诉了刘备,刘备立即离开襄阳返回新野。蔡瑁见刺杀未遂,派人写了一手反诗,并让刘表前来观看。不过,刘表并没有上当。蔡瑁见离间之计没有得逞,又向刘表提出举办丰收聚会的建议,想在刘备到来之后再度下手,之后便有了「 ”马跳檀溪”之事。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蔡瑁口中的「 ”不辞而去”, 意为没有告辞就离开了。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元代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中的「 ”报老爷得知,王粲不辞而别去了。” 小说中提到的蔡瑁企图谋害刘备,是历史的真实。据《三国志·先主传》注引《世语》载:「 ”备屯樊城,刘表礼焉,惮其为人,不甚信用。曾请备宴会,蒯越、蔡瑁欲因会取备,备觉之,伪如厕,潜遁出。。所乘马名的卢,骑的卢走,堕襄阳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备急曰:「 ”的卢:今日厄矣,可努力!”的卢乃一踊三丈,遂得过。”这个记载后来也是小说中「 ”马跳檀溪”的雏型。 刘备之所以离开中原来到荆州,实属无可奈何。《三国志·武帝纪》载:「 ”九月,公还许。绍之未破也,使刘备略汝南,汝南贼共都等应之。遣蔡扬击都,不利,为都所破。公南征备。备闻公自行,走奔刘表,都等皆散。”此时的刘备已是走投无路,荆州也就成了他唯一的落脚点。对于刘备的到来,刘表是非常欢迎的。《三国志·先主传》载:「 ”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刘表不仅提供了军队及粮草,还让刘备驻扎新野,这对刘备而言无疑是个巨大的恩赐。不过,刘备的做法却很不地道,不但招兵买马扩充实力,还卷入了刘表集团内部刘琦与刘琮的立嗣之争,令刘表非常忌惮。后来刘表不得不将刘备从新野调到樊城驻扎,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更加严密地监视刘备。周瑜曾经说过一句话:「 ”刘备寄寓,有似养虎。”或许这最能代表刘表此时的心情。 按照《三国志·刘表传》的记载,刘表控制荆州期间,不仅政局稳定,同时还拥有一支实力强大的武装力量。该传称:「 ”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尽管刘备在荆州期间的实力有所增强,但却远远不是刘表的对手。既然如此,刘表为何不除掉刘备以绝后患呢? 原因大致有两个。首先,刘表对于刘备的存在出现了一个错误的判断,他认为刘备在中原与曹操交锋多年,对于如何对付曹操经验丰富。因此,在刘备来到荆州之后,刘表让其驻扎荆州的北大门新野,目的就是为了抵御曹操可能发动的进攻。但刘表的错误在于高估了刘备的能力。刘备尽管与曹操有过多年的较量,但却不是曹操的对手。应付小股的曹军或一般的曹军将领尚可一战,面对曹军主力或曹操亲征就难以抵挡。 其次,刘表不除掉刘备,也与刘表的性格有关。《三国志·贾诩传》中贾诩曾经对刘表有过一句评价,道出了刘表的性格弱点。贾诩说:「 ”表,平世三公才也;不见事变,多疑无决,无能为也。”这句话中的「 ”多疑无决”四个字也道出了刘表之所以没有当机立断除掉刘备的原因。故此,对于刘备在荆州的所作所为,刘表虽然非常忌惮,但却始终没有下定决定将其除掉,而仅仅是将其从新野调往樊城加强控制。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上海提篮桥的由来 上海提篮桥的由来下一篇: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有哪些特产 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有哪些特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