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棺椁 棺材的由来是什么 到底是哪里人先发明的

导语:棺材的由来要考证出棺材的来源诚属不易,因此我们只能凭藉王国维所说的「二重证据法」就现今考古的发现加上文献的记载,来了解可能是最早的棺材起始点。据考古发现距今约10-4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尼安德塔人就已有埋葬习俗存在,我国则在距今约两万年前的山顶洞人时代,此时期有墓穴,但尚无葬具。就「棺材」二字的字形以观,皆从木字偏旁,故有以木制造之

棺材的由来要考证出棺材的来源诚属不易,因此我们只能凭藉王国维所说的「二重证据法」就现今考古的发现加上文献的记载,来了解可能是最早的棺材起始点。据考古发现距

今约10-4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尼安德塔人就已有埋葬习俗存在,我国则在距今约两万年前的山顶洞人时代,此时期有墓穴,但尚无葬具。

就「棺材」二字的字形以观,皆从木字偏旁,故有以木制造之意,《後汉书》卷三十九:「《易》曰:『古之葬者,衣之以薪,藏之中野,後世圣人易之以棺椁。棺

椁之造,自黄帝始。』」虽有比附黄帝之疑,但就考古资料发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之辽宁红山文化墓地、半坡遗址皆已有木造

棺,西安半坡M152号小孩墓,因墓坑四壁有木板痕迹和盖板,被视为木棺之雏形,可见比黄帝更早年代已有木棺存在。

若就棺材的字义以言,《说文解字》:「棺、关也,所以掩屍。」另《玉篇》:「棺之言完,所以藏屍令完也。」可见棺材的作用是在装敛死者屍骨,因此若不拘泥

於木造,则又有瓮棺、石棺、树皮棺、船棺、铁棺、玻璃棺、 水泥棺、水晶棺、纸棺

民间传说关于棺材的来历,大体就是庞涓谋害孙膑的这件事的一个小插曲。说庞涓和孙膑在鬼谷子处学习兵法之事,后来庞涓下山做了魏国的大将军;后来魏王又迎孙膑到魏国,而庞涓因为嫉妒孙膑的才能,就诬陷孙膑私通齐国,被挖去膝盖骨。之后又欲进一步加害,孙膑之后装疯,后逃到了魏齐边界,而魏国的追兵也到了。

据说这时候孙膑来到了一户人家,请求其把自己设法送入齐地。于是就把孙膑放在了床头的睡柜里,当作已经死的人,又盖紧了盖子,再加绑麻绳,一行百姓就这样把孙膑送出了魏国,也躲避了魏兵的追捕。这种抬睡柜、绑麻绳的方式后来就运用到了丧葬事宜中了,人们就把这过程称为“送殡”和“出殡”。

传说故事讲完了,显然这都是后世的臆造,不足为信。这个说法的源头大概就是出殡的“殡”和孙膑的“膑”的发音相同的缘故吧。而要追溯“棺材”的来历,还是要从现在已有的考古成果中来说明。据考证,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龙山文化遗址上,已经出现了木椁,这个椁是和现在的棺一个性质的;但那时候的椁和棺还不是同一事物,椁为棺的外层套棺。

对于棺椁的使用制度,在周朝就已经确立了:以四层椁为尊,为天子葬;其余爵位按等级,三层或一层;士大夫不可用椁,但可以用大棺。这些在《礼记》中有相关文字。而对于小民百姓,大概那时也就是简单的小棺,或者直接掩埋。在《易》里,甚至言说“棺椁之造,自皇帝始”的说法。

棺的本意,其实就是“掩尸”,从古代的礼制中可以看出,真正体现身份的是“椁”,即套棺。而棺材一词,皆因人多以木材为材料制作,便以棺材为称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军师旅团营连排班各多少人 军队编制中师团营连排班等名称在中国历史中的来源或依据是什么下一篇:熹妃是甄嬛吗 古代熹妃真的生了一对龙凤胎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