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开国仅81年 皇帝被俘京都被攻 他力挽狂澜保大明延续却含冤而死

导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仅81年,天皇就在京都被攻陷。他救了大明的命,却死得不公正。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大明王朝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朝代,在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短短67年,明朝就经历了6位帝王;而大明差点就断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仅81年,天皇就在京都被攻陷。他救了大明的命,却死得不公正。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

大明王朝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朝代,在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短短67年,明朝就经历了6位帝王;而大明差点就断送在了明英宗的手上,为什么强大的明朝差一点就成了「 ”六位帝皇完”呢?今天就来讲讲北京保卫战的故事: 明英宗 由于古代宫廷内礼制非常严格,皇子在年幼之时对于自己的父皇母后都是行人子之礼,行君臣之道;所以古代的帝王都是很缺少父母之爱的。这时,宫里的一位宦官就逐渐显露出来他的能耐,这位宦官叫做王振;王振中年净身入宫,他在入宫前是认识字的,而且在教学方法上有自己的一套。而明英宗继位时尚且年幼,王振恰恰弥补了英宗所缺失的父母爱,所以明英宗就特别依赖他,把它看作老师,管他叫做先生。 王振 仗着皇上对于自己的依赖,王振借机弄权,成为了明朝第一个专权的阉党;整个朝政都被弄得乌烟瘴气。这个时候明朝的实力还是很强大的,在明军接二连三的打击下,蒙古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日渐衰落;而蒙古的别部瓦剌却在这个时候崛起了。 明朝及周边形势图 随着瓦剌的势力越来越大,当时统治瓦剌的首领也先就有了野心,就想趁机推翻明朝统治,恢复大元朝。于是在1449年,也就是明英宗在位的第十四年,也先率军侵犯明朝的边境。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只需要边关的将士抵抗就可以了,但是王振为了显示自己文武全才树立自己的权威,就鼓动年轻的明英宗御驾亲征。 英宗皇上没有什么远见,唯王先生马首是瞻,一听王振的鼓动就答应了。率领京师三大营,几乎是明朝全部主力精锐的50万大军,准备北上抵抗瓦剌入侵。 由于王振是山西人,他就想让皇帝去大同路过自己的家乡,炫耀一下自己的权势。所以王振就率领大军,未直接攻击瓦剌反而行至大同;结果行至半途,阉党王振又改了主意率军折回前线。几十万明军因为王振一念,被拖得精疲力竭,后勤供应也出现了问题。在明军行至今天河北怀来土木堡,明军被两万瓦剌骑兵切断水源,而后即对明军发动了猛烈进攻。 明军早已精疲力竭,根本就不是瓦剌兵的对手;50万明军被2万瓦剌骑兵打的全军溃散,甚至明英宗身边护驾亲兵都不见踪影。明英宗被俘后也先觉得奇货可居,这明朝建国才80来年,刚传了5代,皇帝就让我逮了,比北宋还怂,这不就是靖康之变吗? 于是也先决定要一鼓作气打下北京。瓦剌尽点全国之兵,10万铁骑带着俘虏明英宗就向北京攻来,准备恢复大元。土木堡之变的惨败消息传到北京,太后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群臣上下如丧考妣,不知如何是好。当此之时,兵部侍郎于谦站出来振臂一呼:国不可一日无君,坚决主张立英宗的弟弟郕王监国。 于谦 于谦是浙江杭州人,从小就景仰先贤,为官清正。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个着名的成语两袖清风,就是于谦留下来的典故。郕王监国后,于谦首先清除了王振一党,随后调集全国各地兵马,积极布置保卫北京城,开始领导轰轰烈烈的北京保卫战。 北京保卫战蜡像 古往今来巷战都是最难打的,当瓦剌兵攻破西直门,冲进内城蜿蜒复杂的巷道后就傻了,骑兵在城里没有任何优势,伤亡惨重。再加上明军当时运用火器轰死了也先的弟弟,所以也先一看大势不好,就带着明英宗撤走了。于谦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瓦剌的也先还算仁义,一看北京没打下来明英宗留着也没什么用就将他放回明朝。英宗回到北京后,地位就比较尴尬了。因为弟弟已经做了皇帝,年号景泰。景泰帝将英宗关在南长街内,断绝他与外界的一切交通,实同软禁。明英宗在被囚禁的这些日子里心中一定充满了怨恨,而这些怨恨都集中在了力主设立监国的于谦身上。他没有考虑到,要不是因为于谦朱明王朝就可能就断送了。结果老天对这位明英宗还挺厚爱,他弟弟景泰帝短命,在位7年就过世了。 景泰帝 所以明英宗在一帮大臣的拥护下复辟成功;这在明朝历史上叫做夺门之变。明英宗重新上位后,仍然听信小人构陷,把于谦下狱处死;就这样,保卫了北京城并延续了明朝的第一功臣于谦含冤过世。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窝囊皇帝中的佼佼者 满怀一腔抱负 却被烧房辱妻杀儿下一篇:八路军老战士文工团 八路军办事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