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正七品的巡按 品级并不高 为何能够直接对抗二品巡抚

导语:正七品的巡逻质量不高。为什么可以直接对抗二品总督?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在明朝的历史上,官员们虽然讲究高低尊卑、上下有序,但也出现了不按常理出牌的情况。巡抚是一个省的最高长官,属于全省的一把手,也是正二品或者从二

正七品的巡逻质量不高。为什么可以直接对抗二品总督?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在明朝的历史上,官员们虽然讲究高低尊卑、上下有序,但也出现了不按常理出牌的情况。巡抚是一个省的最高长官,属于全省的一把手,也是正二品或者从二品官。各级官员对巡抚毕恭毕敬,但是有一种官员能够直接对抗巡抚,那就是正七品的巡按、作为一个七品官,为何能够直接对抗巡抚呢?今天,我们就聊聊二品巡抚和七品巡按之间的较量和博弈。 明朝建立以后,沿用了元朝遗留下来的行省制度,但是对各个机构进行了全面改革。每个省出现了三权分立的情况,因为出现了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挥使三驾马车。其中,布政使负责全省的经济建设、官员考核、赋税征收和民政事务。按察使负责全省的司法、治安和刑狱工作,都指挥使负责全省的军队管理工作。 这三个大佬各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实际权力很大。但是如果出现比较重大的问题,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因此,巡抚开始逐步出现。起初,巡抚属于临时性的关系。但是到了明朝统治的中后期,巡抚逐渐固定下来,成为了每个省的最高长官。巡抚属于正二品或者从二品官,加挂都察院右都副御史或者礼部侍郎官职。因此,一般称呼巡抚为中丞大人。 巡抚负责全省各方面的工作,包括军务。从明朝的统治结构来说,巡抚属于地方上的封疆大吏。各地的知府、知州和知县,对巡抚大人毕恭毕敬。即使是朝廷分巡道和分守道,原本属于监察体系。由于兼任了地方行政岗位,对巡抚和其他地方官员都失去了约束性。对于各个省、各个州府的情况,朝廷并不清楚。 为了了解地方情况,明朝又推出了巡按制度。巡按属于七品官,但是拥有对地方监察、批评的权力。为了防止出现官官相护的情况,朝廷一般会选拔那些刚刚考中科举的进士们担任巡按。因为这些新科进士属于官场小白,不属于任何派系,对各地区的情况也并不了解。采用新科进士担任巡按,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品级地,但拥有朝廷赋予的巨大权力。 一个巡按大约负责巡视一个省,巡视期为1年。1年以后,巡按回京,再分配其他的官职。由于对各省的情况不了解,巡按通常不会给地方官留情面。在明朝历史上,出现了七品巡按弹劾二品巡抚的故事。面对巡按的弹劾,巡抚大人没有一点办法。当然,作为地方上的封疆大吏,巡抚也不是软柿子。 巡按的弹劾会影响巡抚,但很难把巡抚直接扳倒。巡按类似于影视剧的特派员,虽然本身岗位不高,但是背后拥有巨大的权力。对于巡按们来说,如果自己身边有师爷,肯定会劝告自己不要对地方官下手太狠。找几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弹劾,得罪几个官员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得罪一群人。因为在明朝统治的中期,出现了一个非常搞笑的案件,直接成为了巡按们的榜样。 一位年轻的巡按不懂官场规矩,在一年时间内,弹劾了某个省份的很多官员,包括巡抚大人。当时,巡按牛气冲天。1年的巡视期过去以后,巡按回京等待分配。吏部可能是故意的,把这个巡按分配到曾经工作过的省份担任七品知县。自己已经得罪了很多官员,分配到当地以后,基本上没有什么前途。因为,巡抚和布政使负责考核官员的成绩。 年终考语中,如果出现不称职的字样,那么官员的前途基本上毁了。因此,很多精明的巡按,在巡视地方的时候,通常都会留下退路。官员轮流转,对方很有可能成为自己的上级。在很多小说中,出现了八府巡按的说法。看上去属于高级官员,其实也是一个七品官,论稳定性远不如京城的七品京官们。 七品巡按在短时间内,拥有很大的权力,但属于临时性的管制。如果说清流,还是翰林院的御史们更强大。由于自己属于翰林院系统,专门负责弹劾、监察各地的官员。如果外放为官,这些御史们甚至会出现越级晋升的情况。对于地方官来说,这样的情况根本不会出现。清朝入关以后,鉴于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朝廷撤销了巡按这个官职。对各级官员的监察,全部交给了分守道和分巡道。认真的说,效果非常一般。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轻松读史之大唐:事实是 混吃等死是这类人最好的结局下一篇:许立荣:从水手到世界最大航运集团老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