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太史慈有何过人之处 受曹操、孙策、孔融等大佬们的一致青睐

导语:太史慈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能得到曹操、孙策、孔融的青睐?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太史慈箭法如神 ▲太史慈 "山东大汉"太史慈身高虽不如关羽只有七尺七,但同样是"美髯公";手臂虽不如"垂手下膝"的刘备,但比通常人长,

太史慈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能得到曹操、孙策、孔融的青睐?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太史慈箭法如神 ▲太史慈 "山东大汉"太史慈身高虽不如关羽只有七尺七,但同样是"美髯公";手臂虽不如"垂手下膝"的刘备,但比通常人长,是射箭顶级高手。 曾经跟随孙策征讨贼寇之时,一箭射穿在军营楼上咒骂的贼兵手,死死地钉在横梁上,让上万名围攻士兵欢声鼓舞。吕布"辕门射戟"中靶心是静止的戟的小支,但太史慈射中的是活生生的动态"靶心"贼兵手,两种射法难度系数差异是天壤之别。 ▲吕布 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布言:"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一发中者诸君当解去,不中可留决斗。"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 《三国志》 其箭法相比"人中吕布"有过之而无不及,若太史慈出生在现代,射箭项目奥运冠军非他莫属,不知为国争光多少次。 ▲曹操 曹操听闻之后,送给太史慈一个密封的小匣子"快递",里面无书信只有中草药材"当归",自不待言,其意再明白不过就是太史慈该弃东吴北归曹魏,曹魏虽比东吴实力更强大,但忠义守信的太史慈怎能弃吴归魏? 太史慈义薄云天 ▲孔融 太史慈是东莱黄县人,年轻时候任郡奏曹史,就是负责处理奏章的官员。二十一岁时,东莱郡和青州府发生争执,太史慈抢先到达洛阳公车门前,伺机略施小计损坏青州府的奏章,维护东莱郡的利益,从而扬名江湖。 胳膊拧不过大腿,得罪上头州府的太史慈不得不到辽东避难,当时北海相孔融认为太史慈是奇才,太史慈避难期间,经常派人看望其母并赠送很多财物,素不相识的孔融关怀其母胜于亲朋好友。 ▲刘备 太史慈从辽东返回,在家停留仅三天,听从母亲吩咐,义不容辞,单枪匹马潜入都昌救援被黄巾贼寇管亥围困的孔融。又根据孔融指示,冒着生命危险,突破重围,前往平原国,说服平原相刘备派遣三千精兵,解都昌之围。 事后孔融更加认为太史慈是奇才而加以敬重,还说"卿吾之少友也。"太史慈以自己行动诠释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美德。 太史慈守信用 ▲刘繇 扬州刺史刘繇和太史慈是老乡,然而刘繇不是伯乐而不识"千里马"太史慈。有人劝刘繇任用太史慈为大将军,但他却说:"我若用子义,许子将不当笑我邪?"大材小用,让太史慈担任"侦察兵"收集敌人军情。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屈才当侦察兵的"千里马"太史慈由此而碰上伯乐。有次太史慈只带一个骑兵执行任务中途,在神亭恰巧碰上带领随从十三人的孙策,其随从均为韩当、宋谦、黄盖等勇猛无比的一流将军。 ▲孙策 然而太史慈丝毫没有惧怕,立马冲上去跟"小霸王"孙策来一次世纪之单挑,结果孙策夺走太史慈插在身背后的手戟,太史慈也得到孙策的头盔,正好两边大部队赶过来,两人打平手而散场。 不久,刘繇被孙策击败逃往豫章,太史慈在泾县被擒获,孙策的真心诚意之下,太史慈归顺,拜为门下督,返还吴郡后迁升为折冲中郎将。 ▲孙策和太史慈 后来刘繇在豫章去世,部下一万多人无所归属,孙策命太史慈前去安抚他们。孙策身边人都认为太史慈此次有去无回,但孙策不以为然,还在昌门为太史慈饯行,果然太史慈按约定六十天后如期而归。 或许这就是"小霸王"孙策的过人之处,会识人会用人,也是太史慈过人之处,守信用。 总结 ▲太史慈 到处充溢着尔虞我诈、背信弃义气息的三国战乱大环境中,"出淤泥而不染"的太史慈既有能力又讲信义,身为图谋大业的曹操、孙策等大佬们,若没有吃错药烧坏脑袋,绝对不会不青睐太史慈。 【有书共读】四册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四大名着好书分享 ¥198 购买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个什么出生以什么起事最终以下一篇:论天团实力 明朝的7人“天团”可否排名榜首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