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樱田门外的刺客:幕府大老井伊直弼的生死之路

导语:樱田门外刺客:幕府泉的生死之路。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安政年间,日本正处在孝明天皇治下。 当然,这是理论上。 实际统治者,是德川幕府的将军。 更准确一点,是幕府老中。 惯例,幕府会请某些藩的大名帮忙处理政务,名为老中

樱田门外刺客:幕府泉的生死之路。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

安政年间,日本正处在孝明天皇治下。 当然,这是理论上。 实际统治者,是德川幕府的将军。 更准确一点,是幕府老中。 惯例,幕府会请某些藩的大名帮忙处理政务,名为老中。但彦根藩主井伊直弼素有威名,因此,幕府给他实权,又给他最高荣誉,成为大老。 历史,把井伊直弼推上了前台。 一、力排众议,要求妥协 对那些死硬派日本人来说,主张开放的井伊直弼,是个卖国贼。 1853年,美国海军少将马休·佩里率四艘炮舰,前来递交国书,要求开港通商。 幕府已把清朝这些年挨的打研究得很透彻了,他们一直在等这一天,他们一直害怕这一天的到来。 但列强终是来了,要求开国。 几百年来,幕府多独断专行。这次,他们觉得做不了主,更知道,如果与美国缔约,必被骂死,所以,哪怕死,也要拉几个垫背的。 于是,他们将此事下幕臣、大名、百姓讨论。 结果,自然是要求跟美国人死拼者居多。 幕府知道,打不得。 可谁给他台阶下呢? 在一片主张强硬的狂躁中,井伊直弼说话了。 他是个开眼看世界的人。他明白,现在这样跟美国打,是完全不可能赢的。直接对撞,别说幕府得完蛋,整个日本,都会沦为殖民地。 马国川的《国家的启蒙 日本帝国崛起之源》里写到,井伊直弼建议—— 不可开无谋之兵端,以亡人寿……在我们如今所处的危机中,仅仅通过坚持我们以往的锁国令,是不可能确定国家的安全与稳定的。 洋人只认识枪炮,或许东洋西洋终有一战,但不在此刻。当务之急,乃是与西方建立关系,通过他们的知识来强大日本。 此论,正与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相同。实际上,《海国图志》这本不被清朝统治者看重的书,在日本,乃是奇书,奠定了日本开放之局。 这种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的「 ”怪论”,成为幕府救命稻草,也终使得日本免于在1854年就与列强大打出手。 最终,日美签订和亲条约,美国船只可以日本港口避风避雨,添油加柴。 也仅此而已。 二、友好通商,陷入孤立 正因在日美第一轮「 ”对阵”中有出色表现,1858年,43岁的井伊直弼被委以重任,成为大老。 实际上,是当救火队长。 他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1856年,美国第一任驻日总领事哈里斯到达下田。 他的办公地点,在一座小庙,他在这里升起了美国国旗,认为自己此来,是以文明度化野蛮,是将日本带入世界市场当中,使他们最终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更为重要的任务,则是签订新的条约,要求日本开港、通商。 谈判是艰苦的。 此时的日本,攘夷气氛浓烈,外国人、开国派,都成为袭击的目标。 幕府内部既为如何与美国相处分为不同派别,又因将军的继任问题而势同水火。 第十三代将军德川家定身体不好,各方势力蠢蠢欲动,都希望自己支持的人上台。 他们分为欲拥立德川家茂的南纪派与一桥庆喜的一桥派。 如果只是争权,还没啥,类似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出现。 但现在却又交织着世界政治,事情就复杂太多了。 到井伊直弼就任大老之时,日美双方已经谈判了十几轮。 哈里斯对日本人的套路很不爽,却又有些无可奈何,因为美国并不愿与日本兵戎相见。 所以,他在日记里发泄—— 我应该强迫自己关注主要的、具有实际意义的条款,少去注意日本人就同一问题多次重复的冗长议论。我不该关注那些他们开始时断然拒绝,随后又加以同意的条款…… 井伊直弼接手时,其实也谈得差不多了,就差签约。 然,孝明天皇是个醉心汉学、痛恨洋人的主。以前幕府的动议,他都只是盖章而已,但这次,当幕府把协议送到朝廷,他却很明确地表示反对。甚至认为,就算是亡国,也要跟洋人干干干。 这就尴尬了。 幕府怎么办? 孝明天皇可以任性,但幕府不能啊。美国的炮舰已到了江户湾,而大清,则在又一次鸦片战争中吃了大亏,跟英国签订了《天津条约》。 清朝办不成的事,我日本能办成? 我算个啥子哟。 现在幕府面临抉择,是如民间与朝廷希望的那样,来一次生死存亡之战,还是先保命要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井伊直弼刚强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大笔一挥。 签。 哈里斯的目标,基本达成了。 江户、神奈川等地开港。 日美通商,可卖买任何产品,日本官员不得横加干涉。除了一项—— 鸦片仅作为医学之用,不得销售。 很快,荷俄英法亦与日本签约。 安政五国条约,是日本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的基础。 当然,多数日本人认清这一点,得十几年之后。 这些条约签订32年后,他们还给马休少将立碑,感谢他帮助日本开国。 但在1858年,他们恨死了井伊进弼这个和奸。 尽管幕府借井伊之手签了约,但正如前面所言,他们还有继任之争啊。 他所做的,无疑供给了对手威力最大的炮弹。 井伊大老,陷入孤立之中。 三、安政大狱 井伊直弼感受到了压力。 幕府内部那些政见不同的不必说了,民间势力也让他很头痛。 其中有个叫吉田松阴的,就是心腹大患。 有些朋友可能并不熟悉他,实际上,后来日本先侵半岛,再侵中国,再打东南亚、南亚乃至统治世界,就是他的理论。 他的弟子,高杉晋作、伊藤博文、山县有朋,久坂玄瑞……都是幕末明治时代,响当当的人物。 明治时代政制、军制……就是他们一笔谋划的。 1858年,吉田松阴29岁。 此时的他,强烈主张攘夷,但数年之前,可完全不是这样。 佩里黑船来航时,吉田松阴带着小兄弟金子重辅,划着小船,来到美国军舰下面,请求美国人把他们带走。 世界那么大,他们要去看看。 作为儒学者,他想知道,为何欧美会那么强大,为何日本会如此落后…… 可惜,美国人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因为,当时他们正跟幕府谈判啊。他们知道,幕府禁止日本人与外国人往来,擅自出国,更是重罪。 他们不想节外生枝。 下船之后,吉田松阴和金子重辅投案自首。 两人被判刑,关入监狱。 吉田松阴有武士身份,待遇较好。 金子重辅则在瘐死牢中。 出狱之后,吉田松阴开馆授徒,教的,是《论语》《孟子》《三国志》等中国古书。 但千年未有之变局之下,出国不成,他最终转变为彻底的攘夷论者。 尤其,在安政条约签订前后,他直接呼吁武力反幕,并计划刺杀井伊直弼。 一不作二不休,井伊直弼快刀斩乱麻,将攘夷派、一桥派诸多人物收押。 对立的大名不能杀,便以幕府之命,让他们隐退; 民间的就没那么客气了。 本来,吉田松阴只是被判流放,井伊直弼亲自改为枭首示众。 若在美国人来之前,想杀谁,杀了也就杀了。 但洋人来后,整个日本的局势,就完全与古代不同的了。 并非外国人觉得这样不人道,而是日本人的心境,发生了剧变,各种情绪纠结在一起,各种愤怒汇集成大河。 井伊直弼的传统方法,解决不了新问题。 11月21日,吉田松阴、桥本左内等被处刑。 民间攘夷派被杀头,各藩家臣中攘夷或借攘夷而反对南纪派者,很多切腹。 这就是日本历史上着名的安政大狱,受牵连者,有一百多人。 井伊直弼掀起安政大狱,一是打击攘夷派,让幕府的开放能够顺利进行;二是借此打击了一桥派,使得自己支持的德川家茂成为第十四代将军。 四、樱田门外之变 从签订条约到安政大狱,井伊直弼差不多得罪了所有日本人。 不少人放言要他的命。 有人说,他加强了安保。 有人说,他拒绝加强。讲,他们真要杀我,再如何都会被钻空子的。 反正,安政七年三月三日,上巳节那天早上,老天爷,要井伊直弼死。 纷纷扬扬的大雪,不断下着。 侍卫们的武士刀,为了防止沾上雪水,而被剑套包得紧紧的。 因此,当他们遭到18名武士突袭时,反应不及。 虽然人数多过刺客数倍,但井伊大老的脑袋,搬家了。 侍卫数人战死,数人引咎自杀,数人被判切腹,也有的,因杀了刺客,而被免罪。 电影《石榴坡的复仇》,正是以此为背景,刻画了已进入明治时代的传从追杀逃亡刺客的故事。 安政年间,皇宫起火,洋人侵扰,掀起大狱,年号不祥。 井伊直弼死后半月,日本改元万延,欲除晦气。 这当然是无用的。年号不可能让国家安宁,人才可以。 从此,日本进入更为激动的年代,尊王攘夷倒幕运动风起云涌,江户京都,到处刀光血影。 8年之后,幕府倒台,当年恨透了井伊直弼强硬开国的攘夷志士们,一朝权力在手,立马华丽转身,将国门开得比幕府时代更大。 明治维新,开始了。 20多年后,李鸿章到马关,与吉田松阴的学生伊藤博文谈判,并签下不平等条约。枪响未死,回国被骂,他有没有觉得,自己的命运,就是井伊直弼的翻版?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商鞅之子 白起确实是商鞅之子:小说虚构下一篇:盘点三国最帅的人 周瑜吕布上榜 赵云无缘前五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