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诞生

导语:1957年10月4日。苏联宣布成功将世界上第一颗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送入轨道。美国官员声称,他们不仅对苏联首次成功发射卫星感到震惊,还对卫星的大小感到惊讶。这颗卫星重83公斤,比美国计划在第二年年初发射的卫星重8倍。但是,

1957年10月4日。苏联宣布成功将世界上第一颗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送入轨道。美国官员声称,他们不仅对苏联首次成功发射卫星感到震惊,还对卫星的大小感到惊讶。这颗卫星重83公斤,比美国计划在第二年年初发射的卫星重8倍。但是,美国不可能发射苏联那么大的R7火箭。

苏联宣布卫星的球体直径为55厘米,绕地球一周需要1小时35分钟,最大离地高度为900公里。它使用两个通道连续发送信号。由于轨道与赤道形成65度角,每天可通过莫斯科两次空。苏联没有给出发射这颗卫星的火箭的详细报告,但提到它以每秒8公里的速度离开地面。他们说这次发射为星际航行开辟了道路。

这一事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宣告人类进入了太空时代。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1,拉开了人类向Tai 空进军的序幕,极大地激发了世界各国研制和发射卫星的热情。

美苏冷战时期,苏联之间的科技发展空源于远程导弹技术的突破。冷战开始后,为了抵御美国的核优势,维护苏联的国家安全,苏联研制出了具有全国威力的远程弹道导弹。然后,在斯大林时代,空科学技术被认为是阻碍国家军事进步的,被严格禁止;正是在赫鲁晓夫时代,苏联以外的计划才得以实施。

1953年底,Tikhonravov和korolev开始研制人造卫星。为了获得苏联领导人的支持,他们多次陈述卫星的军事和政治意义。

在1954年的《关于人造地球卫星的报告》中,季宏拉沃夫认为:“苏联可以发射一颗简单的人造卫星,在地面以上170-110公里的高度发射地球图像和发射无线电波。虽然这颗卫星没有科研意义,但这颗卫星将为苏联的国防带来巨大的利益。”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球形的,直径58厘米,重量83.6公斤。它以椭圆轨道飞行,每96分钟绕地球一周。人造地球卫星上有一个无线电发射机,不断向地球发出“滴-滴-滴”信号。有些人在收音机周围。第一次听泰空的声音。还有人仰望天空空试图在夜间用肉眼寻找人造地球卫星的明亮轨迹。

然而,当时很少有人知道人造地球卫星是载人飞船的前身,科学家们正在加紧为载人空飞行做准备。一个月后,1957年11月3日,苏联发射了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其重量增加了五倍多,达到508公斤。

这颗卫星是锥形的。为了节省卫星上的空间,并增加一个密封的生物舱,许多测量仪器不得不移动到最后一枚火箭上。圆柱形的小屋里,一只名叫“Lykay”的小狗安详地躺着。测量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医疗仪器连接到小狗身上,这些数据通过无线电随时报告给地面。

为了保持舱内空气体新鲜干净,还安装了空气体再生装置和粪便处理装置。舱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让小狗感到舒适。此外,还有一个自动喂食装置,每天定时点亮三次信号灯,通知Leyka进食。

前苏联正式宣布了“官方”版莱卡的命运:莱卡完成了为期一周的飞行任务,到达了距离地球1600公里的高度;按照计划,它在吃了最后一顿有毒的晚餐后安静地死去了。

然而,2002年,参与前苏联人造地球卫星发射过程的俄罗斯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科学家迪米特里·马拉尚科夫宣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莱卡没有前苏联官员声称的那么长寿。事实上,它在飞上天空几个小时后就死于惊吓和中暑。

这只实验狗住在卫星生物舱内,成为太空飞行的第一个受害者。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厄尔门罗 1944年11月21日:NBA球星门罗出生下一篇:三年不窥园 创新儒学的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的故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