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清朝灭亡之后满语是怎么消亡的?为何满语会迅速消失?

导语:今天,边肖告诉你为什么满语会很快消失。希望对你有帮助。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出版的《濒危语言地图集》,世界上有7000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将在本世纪消亡,80-90%将在未来200年消亡。平均每两周就有一种语言消失。据统计,世界上80%的人说83种主要语言,剩下的6000种语言中绝大多数从未有过文字记录,没有

今天,边肖告诉你为什么满语会很快消失。希望对你有帮助。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出版的《濒危语言地图集》,世界上有7000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将在本世纪消亡,80-90%将在未来200年消亡。平均每两周就有一种语言消失。

据统计,世界上80%的人说83种主要语言,剩下的6000种语言中绝大多数从未有过文字记录,没有字典或书籍,在任何图书馆或数据库中都找不到关于它们的信息。

语言的消失已经成为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满语这个清朝的国语的消失。

满语:亚洲人的语言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女真通过与周边民族的融合,在17世纪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满族。满语是随着女真语演变而来的,但不是简单的女真语,因为它的形成也受到了蒙汉两种语言的影响。

满语,作为清朝皇室——爱新觉罗的语言,是清朝贵族旗民的语言,风光不平凡。

然而清朝灭亡一百多年后,齐齐哈尔在中国只有三个村庄。除了少数能说纯正满语的老人,满语已经消失在中国的辽阔土地上。

那么为什么满语在清朝灭亡后100多年就急剧消亡了呢?早在一百年前,清朝统治者就有这种顾虑,采取了一些稳定满清的措施。

康熙年间,康熙帝担心八旗子弟的满语会被抛弃,所以特地派年幼的满洲子弟到关外学习纯正的满语。乾隆皇帝多次声讨忘记满清的宗室子弟和满洲官员。

乾隆皇帝也为此建立了非常严格的年度考核制度,规定王公的子女,无论是待在家里还是在宗教学校读书,都必须每月考察满清一次。

随着统治者的更迭而衰落的“官话”

随着统治者的重视和满语本身的逐渐完善,满语的使用在乾隆中期达到高峰。

但此时满清的“巅峰”掩盖不了满清所面临的尴尬局面,因为更多的普通旗人已经对满清生疏了。

即使乾隆皇帝实施了很多看似完善的保护措施,仍然无法挽回满清的衰落。嘉庆年间,满语的使用更令人担忧。嘉庆皇帝曾感叹道:“如今满洲人都不会翻译,甚至会说生僻字,不知道怎么把字念清楚。”

到了道光年间,旗团对学习满语已经不太在意了。“在清语中被认为是轻重不足,应该学,甚至不能理解。”清末,慈禧太后审阅文书,总是批汉文而不批满文。慈禧对满语知之甚少,甚至到了可以说完全不懂的程度。

连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都不会说满语。

他在《我的前半生》中说:“我学习成绩最差的是我的满语。学了很多年,只学会了一个字:‘伊利!”,这个词的意思是“起来”。因为大臣们问候皇帝,皇帝必须用满语说“伊利”。

满清为什么不能避免衰落

事实上,清军入关后,满语的语言环境向满汉双语共享转变。在两个民族的交流中,语言能否普及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而不仅仅是统治者的主观愿望。

满人虽然占据统治地位,但是满人的数量远远少于汉人。因此,面对广大汉族人和领先的汉族文明,满族人开始不得不主动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

清朝为了方便统治,也尊重儒家,满汉都需要兼顾。

即使统治者担心满洲特色的丧失,他们仍然不得不迎合汉族文化。由于这种矛盾的统治措施,汉语在满族人中迅速传播,而满语不可避免地衰落了。

其实满语没有被广泛使用的原因和自身的缺陷有关。

与汉语相比,朝廷对满语的过度规范使其不方便灵活,词汇量太小,无法满足日常需要。“满洲只有在其所有物之后才会有它的名字,如珊瑚、玛瑙、苹果、橄榄等。,如果它不在其土地上,它将使用中文”。

可见满语在很多时候是满足不了需求的,更多的时候只是用来表达和记录,所以无法形成像汉语一样深刻的文学体系。

而随着汉族大臣在朝鲜地位的上升,很多文化史料和国家政策都出自他们之手。这进一步加速了清朝的汉化,使满清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摘要

不得不说,满清的灭亡,既是意料之外,也是可以理解的。

可以说满清在满清统治者手里“死”了,他们为了自己的统治逐渐抛弃了满清。满语的消亡是满语本土化的必然结果。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袁崇焕犯了什么错,崇祯帝为何要凌迟处死他?下一篇:《夜空中最闪亮的星》陈天浩喜欢马莉娜吗?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