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揭秘:隋炀帝、唐太宗拼了命都要打高句丽的原因?

导语:中国的历史观是,中原王朝在任何时候都是东亚和东南亚最先进、最独特的,因为宋明两朝对世界政治体系了解太少。但隋唐时期就没有这种错觉了。杨迪皇帝时期扶余人的状态是怎样的?我能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这个国家在5世纪初两次打败日本,然后又征服了新罗和百济。6世纪,结束内战的朝鲜,在东北亚

中国的历史观是,中原王朝在任何时候都是东亚和东南亚最先进、最独特的,因为宋明两朝对世界政治体系了解太少。但隋唐时期就没有这种错觉了。杨迪皇帝时期扶余人的状态是怎样的?

我能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这个国家在5世纪初两次打败日本,然后又征服了新罗和百济。6世纪,结束内战的朝鲜,在东北亚完全形成了小世界式的朝贡体系。这个范围类似于后来的伪满洲国+日本朝鲜。

更可怕的是,地处东北广大平原的高句丽,不是渔猎政权,而是农耕政权。不像后来的女真,韩国皇室已经完全建立了法律体系。这个国家由五个部落组成,一个国王和四个其他部落,以及数百名官员,共同治理这个国家。没有史料证明任何固定封地都是私人拥有的家族财产,但却经常提到国家是和朝鲜国王一起治理的。在完整的法律体系下,这个体系与日本华硕晚期的法律体系非常相似。尤其是苏联时代。这个体系比日本早100-200年左右形成。蒙古高原部落制的游牧政权占有很大但无用的地方,朝鲜占领的地方都是耕地,东北一半+朝鲜半岛平原耕地一半。这样的国家完全有能力消化秦汉故土辽东。所以,越早收复辽东越好。

如果还有比这更扯淡的,那就是韩国的人口。到隋朝,中原政权已经分裂了近300年,人口锐减。隋文帝休养生息,最终在统治末期把人口提高到870万户,约5000万人。之后隋朝进入内战,贞观时期有效人口降至300万户,约1500万人。这也说明唐朝征韩比隋朝难很多。据秦胜阳教授研究,韩国176城被毁时人口约300万。可以说是当时的怪物级别。人口比为5:1,中原灭东北有多难?随便参考一下:北宋9000万人,辽900万人;中华民国有四亿人口,满洲国有三千四百万。你可以感谢李。他们征朝鲜时,东北处于守势。当时300万放什么概念观众朋友今天?近两亿!

换句话说,朝鲜作为东北的霸主,也有辽东,它对中原的长期威胁远远大于辽对北宋的威胁。它的组织能力,军事科技,生产方式,宗教习俗与贵国没有数量级的区别。杨迪皇帝毫不犹豫地死去并毁灭了这个国家。唐太宗宁弃名誉,不枉金钱劳力。加上唐高宗,三代本着收复辽东故土的目的,然后把这个国家打死,不发达。古代君主的远见卓识可见一斑。自秦以来,中原王朝对蒙古高原最为警惕。但是,历史一次又一次证明,最具威胁性的政权是能把东北和朝鲜半岛连接起来的政权。未来新罗虽以改革之术称霸半岛,漠河人建立渤海国,但失去对方东北政权对中原王朝并无致命威胁,不如他成为诸侯。下一次中原政权用了几代人的时间坚持对大陆以外的政权进行打击和剿杀,等了一千年才再次发生。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康熙的初恋情人是苏麻喇姑?揭秘两人之间的秘密下一篇:司马懿奋斗一辈子换来西晋王朝,孙子司马炎三个决定毁掉一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