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废除,简化应保持慎重的态度

导语:想象有一天,一个来自平行宇宙的初中生塞给你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你不知所措吗?这是什么?这是什么?不要觉得奇怪,他刚从第二次汉字改革成功的宇宙过来。这句话翻译成我们宇宙的话是这样的:我想请你去看电影,

想象有一天,一个来自平行宇宙的初中生塞给你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

你不知所措吗?这是什么?这是什么?

不要觉得奇怪,他刚从第二次汉字改革成功的宇宙过来。这句话翻译成我们宇宙的话是这样的:我想请你去看电影,拍金庸的雕塑,看完之后走在街上。

两个宇宙于1986年6月24日分道扬镳。当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语委提出的废止《汉字第二次简化方案》的要求,正式废止了这些异体字。

1986年就废除了,那为什么我们年轻的时候从来没有学过这些单词呢?

那是因为,虽然是1986年正式废止,但是教育部在1979年第一次暂停了教材使用这些词,我的余生都来不及赶上。

汉字的简化始于五四运动之后,很多名人都为此付出了努力。1909年,陆飞魁在《教育杂志》第一期发表论文《通识教育应采用民间文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此后国民政府教育部多次发行简化字,抗战爆发后停刊,主要在共产党统治地区继续发展。共产党取得政权后,立即开始继续推广简体字。

我们现在用的这套简体字,是1956年颁布后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推广到全国。它出版后经历了一些演变和微调,直到1964年才定稿。

但简化汉字的想法不止于此,领导的期望也远不止于此。1072年,郭沫若在《红旗》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如何看待群众中新流行的简化字》的文章,其中说:“汉字被人民简化了,说明汉字必须简化和改革。这是大势所趋,不应禁止。”"国务院颁布的简化字应随时增加."第二次简体字收集开始。草案出来后,上报国务院。张春桥把稿子推迟了两个月之后,又推给了病重的周恩来总理,理由是文字改革的历史不清楚。周总理说:“主席谈了这么久,为什么只有这一次?”根据周总理的指示,文化改革委员会修改了第二个竹简,增加了简体字和简体字。

1977年12月20日,文改会公布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文中使用的原字是该方案的一部分。《二简》出版当天,《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加快文本改革步伐》的社论,《光明日报》也发表了题为《一件满足人民愿望的大事》的社论。

不过这次改革带来的反弹是很大的。1978年4月2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五封信和一篇学术文章,对新简化字不同程度地表示了批评或保留。1978年6月16日,周有光教授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专栏批评新简化字,使事情的发展达到高潮。

1978年,教育部发出指示,暂停在中小学教科书中使用这些汉字。

自1980年以来,文化改革委员会组织了一系列的修改、讨论和征求意见,但各方的意见一直不一致。直到1986年,第二次简化终于停止了。

这段历史,我们今天不知道,在当时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混乱。很多出版物都试过二建的汉字,包括当时出版的《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日报》,造成了很多混乱和误解。甚至当时有人给它起名,就用了二建这个词,一直用到现在。比如“颜”其实就是“颜”的第二个简化版。

  《二简》废止后,国务院关于汉字简化问题在1986年6月24日的《通知》中是这样表述的:“今后对汉字的简化应持谨慎态度,使汉字的形体在一个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以利于社会应用”。汉字未来如何走,目前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废除“两部简化字”后,国务院在1986年6月24日的《通知》中指出:“今后要谨慎简化汉字,使汉字的字形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应用”。目前,汉字未来的走向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参考文献: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研究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朱元璋死前做了2个安排 朱元璋死前做了2个安排 迷惑世人六百多年 至今没人能搞明白下一篇:马尔堡病毒 世界十大恐怖病毒 埃博拉可让活人融化惊悚至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