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日本战败后,蒋介石为什么说:不要日本的赔偿金

导语:战争赔偿是战争遗留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对日战争索赔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战后初期,国民党能够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向日本索赔,试图通过向日本索赔来削弱日本发动战争的经济能力,同时通

战争赔偿是战争遗留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对日战争索赔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战后初期,国民党能够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向日本索赔,试图通过向日本索赔来削弱日本发动战争的经济能力,同时通过这样做来加强中国的工业复兴能力。

1943年11月开罗会议期间,蒋介石还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谈及战后日本的赔偿问题。当时蒋介石主要是想让日本以实物补偿中国,也就是把日本的一些工业设备、车辆、船只转让给中国进行补偿。

抗日战争胜利后,对日作战的主张很快被提上日程。考虑到对日本的索赔涉及多个国家,国民政府建议未来的赔偿应占日本实物赔偿和赔偿总额的一半以上。

但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的最高目标是防止日本在未来对美国和世界和平构成威胁。由于盟国内部对各自的份额有很大争议,赔偿方案迟迟未能达成协议。

虽然国民政府在战后初期多次就日本的赔偿问题进行讨论,并多次提出自己的意见,但矛盾非常尖锐,因为对日本的索赔直接涉及到各方的利益,使得对日索赔政策很难统一和实施。

1951年9月,美国控制的与日本的和平会议在旧金山举行。旧金山和约的第14至16条是关于战争赔偿的。《和平条约》一方面指出,日本应赔偿其盟国因战争造成的损害和痛苦,但同时指出,“如果日本想保持一个有活力的经济,其资源目前不足以充分赔偿这种损害和痛苦,同时履行其他义务”。因此,除了扣留日本在国内的财产进行赔偿外,各受害国只能要求日本提供劳务此外,同盟国及其国民放弃了对日战争赔偿的一切主张。

起初,台湾当局并不完全同意《美日和平七原则》中关于日本赔偿的规定,称“中国很难完全放弃其赔偿要求”。然而,所有得到美国支持的台湾当局最终都不能违背美国的意愿。后来他们说,在日本赔偿的问题上要“尽量接近美国”,必要时“全部减少或放弃”。为了变被动为主动,台湾当局对日本也表现出了宽大处理。

1950年底,菲律宾总统特使在台湾拜会蒋介石。在谈及日本的赔偿时,蒋介石问菲方如何准备,对方回答说菲律宾将向日本索赔80亿美元。

菲律宾代表问蒋介石,中国应该索取多少?

蒋介石回答:我们不要钱。他进一步解释说,日本战败后,国家穷,人民困,盟军不要增加负担,特别是要避免日本“红”。

1952年,台湾和日本签订了日中契约。在4月28日签署的条约中,关于战争赔偿的规定只在议定书中规定,“中华民国”为了对日本人民表示宽大和友好,自愿放弃日本根据《旧金山和约》应该提供的服务的利益。

在条约中,台湾当局连旧金山和约规定的日本应该承担的象征性“服务赔偿”都没有获得,最终不得不完全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这不仅是追随美国政策的结果,也是在日本的外交压迫下做出的屈辱性让步。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小无相功 丁春秋的武功怎么样?丁春秋会的武功有哪些下一篇:外国科学家 三星堆外国科学家解密 三星堆到底是哪个民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