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母亲节送什么礼物想好了吗 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吧 母亲节送什么礼物想好了吗 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吧

导语:你决定母亲节送什么礼物了吗?让我们看看他是怎么做的。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小时候我们会唱着「 ”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儿歌、背着「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词来表达对母亲的情意。 长大后我们却常常嫌母亲唠叨、管得多、什么都不懂,甚至还总是冲她们发火。 可其实,妈妈并不在意你飞得高不高,她只关心你有没有吃饱穿暖睡好。 或许是传统文化造就的国民性格使得我们很少直接向

你决定母亲节送什么礼物了吗?让我们看看他是怎么做的。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小时候我们会唱着「 ”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儿歌、背着「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词来表达对母亲的情意。 长大后我们却常常嫌母亲唠叨、管得多、什么都不懂,甚至还总是冲她们发火。 可其实,妈妈并不在意你飞得高不高,她只关心你有没有吃饱穿暖睡好。 或许是传统文化造就的国民性格使得我们很少直接向父母表达爱意,但作为一种心理需求,爱,不仅要大声说出来,更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 即将到来的母亲节就是一个好时机,但母亲节是现代人的福利,生活在古代的孩子们要如何向母亲表露自己那颗感恩的心呢? 这事儿还是清朝孝子代表「 ”干小四”最有发言权。 01 乾隆母后崇庆皇太后 乾隆皇帝给他母后建造了一座寿康宫,寄寓着健康长寿的祝愿;他每天早晚都去母后跟前嘘寒问暖;老人家年纪大了走路不方便了,就把辇车安排上;乾隆还不放心别人照顾母亲,每次都亲自扶着,生怕磕了碰了有什么闪失。 除此之外,乾隆每年去拜谒东陵、木兰围猎的时候都不会把母后落下。出去玩更是不忘带上老母亲,三下江南、三上五台山、三次东巡,还去过一次中州,这很值得我们学习了。 崇庆皇太后徽号诏书 乾隆刚登基那会儿,将母后尊为皇太后,上徽号曰崇庆皇太后。 乾隆是个嘴甜爱赞美母亲的孩子,所以每逢庆典都会为其添加一个新的徽号。以至于他母后在寿终正寝之前,竟喜提十八个字的徽号。 来,我们试着念一遍:崇德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恭懿安祺宁豫皇太后。 呼!这波来自孝子乾隆的超长彩虹屁也是十分考验肺活量了。 据载,乾隆在母后五十岁时第一次亲自为其操办生日party,还向各位王公大臣宣告:记得给我麻麻送礼物哦~之后每逢其整数生日都要大摆宴席。 要知道,这位母亲的长寿指数在大清皇太后中可是居首位的。所以每次过寿都要收到超多奇珍异玩的崇庆皇太后表示:拆礼物都要拆到手抽筋了! 清 《胪欢荟景图》之《慈宁燕喜》 局部 春秋时期有个老莱子,他的父母都是长寿老人。为了逗双亲开心,他自己都72岁了还坚持穿上彩衣模仿婴儿的动作取悦他们。 乾隆作为皇帝,孝顺这件事当然要做好表率。于是花甲之年的他也扎了条彩色腰带,捧着酒杯亲自跳了一曲「 ”喜隆庆”向八十岁的母后发送小心心。 《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图》 02 不过,送礼物、表演节目什么的,稍微有钱一点的人家也能做到。 乾隆作为天之骄子自然不能跌份儿,所以他直接为母后在瓮山圆净寺的废址上兴建了一座「 ”大报恩延寿寺”。 他先是把瓮山泊清淤扩大改叫昆明湖,从高空看下去,昆明湖的形状竟然很像一颗桃子,嗯,果然是花了心思的。 既然是祝寿那就给瓮山换个名,就叫「 ”万寿山”吧。完了他还顺带在山南麓沿湖一带修建了亭、堂、榭、廊等园林建筑。 乾隆在这座园林的建造中狠狠地过了一把设计的瘾,他精心打造了一百零一处主要建筑物和建筑群组,实现了足不出京即可遍赏天下美景。 三山五园全貌图 清漪园和圆明园、畅春园、玉泉山上的静明园 以及香山上的静宜园并称为「 ”三山五园” 乾隆从诗经中找到「 ”河水清且涟猗”一句给园子命名为「 ”清漪园”。自己的作品真是越看越喜欢,因此他还为其写了诗: 「 ”清漪水色从新秀,万寿山光即渐融。” 清漪园承载着乾隆对母亲的心意—— 母后喜欢听戏,那就修个听郦馆,并为她换上戏装亲自登台为。 不过皇帝用的戏台必须是独一无二的,这可怎么办呢?那就干脆坐北朝南反着盖。 听鹂馆 母后喜欢苏州的山塘街,那就依照山塘街景造个苏州街,山塘街有的在苏州街也一样都不少。乾隆还让太监、宫女扮成店员,自己带着母后和后宫妃嫔在这里逛吃逛吃买买买,俨然一个宠妈狂魔。 苏州街 尽管母慈子孝,也依然逃不过被生命分开的结局。 乾隆四十二年,崇庆皇太后在圆明园长春仙馆因病逝世。乾隆随后下诏制作一座金塔,专门盛放先母的头发,以慰不舍和思念。 清 乾隆金发塔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安放在崇庆皇太后生前所居的寿康宫东佛堂内 这座园林也寄寓着乾隆自己的江南梦—— 你能分清哪个是谐趣园哪个是寄畅园吗? 什么仿无锡惠山寄畅园建的惠山园啦,就现在叫谐趣园的那地儿。还有仿杭州西湖苏堤六桥建的西堤六桥啦,来,跟我一起深呼吸~感受到江南的味道了吗? 再来辨认一下西堤六桥和苏堤六桥~ 03 乾隆悉心打造的清漪园还造福了子孙后代,成为了大清皇室避暑休闲的胜地,真的是一举多得。 可到了咸丰十年,见证了大清朝137年历史的它却被不远万里来搞事的英法联军一把火给烧了。直到1888年,慈禧下令重建并改名为颐和园。 那时候财政紧张,只能有所取舍地修复了部分景点,还有一些缩小了规模。所以实际上颐和园是不如清漪园那么瑰丽壮美的。 但无论是清漪园还是颐和园,其设计都离不开祈求福寿的基调。 比如建筑的命名,什么万寿山、仁寿殿、贵寿无极殿等很直白地告诉人们「 ”我就是想要长寿”。 乐寿堂 再比如楹联匾额中或隐或现的寿,排云殿二宫门的楹联上写着的「 ”宝祚无疆万年绵弗禄天颜有喜四海庆蕃厘”,一眼看去根本没有寿字,细品之下却还是在庆寿; 排云殿二宫门 再看长廊里的彩画,其中像麻姑献寿那样以福寿文化为题材的作品可不少。 麻姑献寿彩画 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就常常在这被福寿包围着的颐和园里打理朝政、接见外国使臣。 然而作为一枚资深票友,清漪园时期遗留下的听鹂馆二层戏台已经满足不了慈禧太后对戏的需求,于是她又新建了一座三层高的德和园大戏楼作为自己的生日礼物。 德和园 据清宫《万寿庆典》记载,在给慈禧祝寿时,德和园里常上演一些诸如万寿长春、赐福延龄、箕筹五福、万寿祥平等与福寿相关的剧目。 慈禧每年都会以避暑为由在颐和园中常住,也因此有了「 ”年年三月迎鸾驭”的词作。颐和园在当时已经成了慈禧太后的私人豪华养老院。 那时候进皇家园林去看看这种事情,普通百姓可是做梦都不敢想的。 后来末代皇帝溥仪口袋里没钱了就动起了收费游览的脑筋,但是进去一趟不仅手续繁琐票价还不便宜。 现如今,普通人家也可以到颐和园里去看看,或许多少还能感受到一些当年乾隆皇帝对他母后的心意呢。 不过,乾隆修建这座园林究竟是打着给母后庆寿的旗号实现自己的江南梦,还是百分百真情实感地要孝顺她顺便满足一下自己的「 ”小愿望”仍有所争议。 各位看官又是怎么认为的呢? 参考资料: 王清昆《何处燕山最畅清,无关风月属昆明》 周维权《清漪园史略》 刘双喜《从清漪园到颐和园》 高大伟 秦雷《三山五园的价值及现实意义》 谷媛 孙萌《颐和园祈寿文化研究与推广》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古人的花式减肥大法! 这里凝结着代代讲述的文化故事和薪火相传的民俗艺术,还有每个人对家族和民族的祝福。 西安就像一部宏伟的史书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蒙古铁骑如此凶猛,却在此国面前节节失利,久攻不下下一篇:数学家有哪些 数学界四大巨人有哪些?第二数学巨人智商305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