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日韩合并条约的缔结过程是怎样的?朝鲜从此变成了日本殖民地吗

导语:序幕事实上,日本政界早就围绕朝鲜半岛问题产生了分歧。一个是以山县有朋和寺内正毅为代表的“强硬派”,另一个是以伊藤博文和井上馨为代表的“温和派”。“强硬派”主张尽快吞并朝鲜半岛,“温和派”对合并持谨慎态

序幕

事实上,日本政界早就围绕朝鲜半岛问题产生了分歧。一个是以山县有朋和寺内正毅为代表的“强硬派”,另一个是以伊藤博文和井上馨为代表的“温和派”。“强硬派”主张尽快吞并朝鲜半岛,“温和派”对合并持谨慎态度,如伊藤在担任韩国统一监督者期间对韩国的政策受到日本“强硬派”、右翼组织黑龙会、韩国亲日组织第一协会的猛烈抨击,主张立即合并的占了上风。1909年3月30日,日本外相小村久太郎发布了“韩国合并政策”。4月10日,这一政策经伊藤博文批准,并于1909年7月6日由日本内阁正式通过,决定“适时终止韩国合并”。1909年10月26日,原韩国驻日监事伊藤博文在中国哈尔滨被年轻的韩国人安中根刺死,当时日本正在加紧策划日韩合并。以安中根杀伊藤博文为契机,合并论浮出水面,日本执政党和在野党开始主张立即吞并韩国。军政领导人山县有朋、大毛崇信、寺内正毅等劝说庆太郎内阁立即吞并韩国,有的发表公开声明和会谈,敦促政府采取果断措施。“韩国同志会”、“快乐乐园”等组织纷纷出来,到处发表言论,鼓吹吞并韩国。至此,日韩合并进入实质性阶段。

1910年初,在日本国会第26届会议上,反对党议员组织“中央俱乐部”,要求首相追究韩国现任总监察曾佑“未能有效推动合并”的责任,并呼吁迅速统一。在韩国,亲日组织“一比一协会”也发起了“美国请愿运动”。第一协会的领导人宋炳秀有着深厚的日本背景,他的日本名字叫野田平二郎。《日韩保护协定》签订后,他进入政府,担任农业、贸易和工业部部长、内务部长等职务。并与1909年2月辞职离开日本的首相李完用不和。伊藤博文遇刺的消息传来后,宋立即拜会日本首相庆太郎,劝说日本趁机灭掉朝鲜,并表示愿意动员第一进步党数百万成员在此事上取得成功。1909年12月2日,第一进步委员会委员崔永年和日本黑龙会派出的顾问武田繁之起草了《日韩合并》,准备呈递给朝鲜帝国君宗皇帝。12月4日,第一进步党主席李荣九亲自到韩国监察总局递交了《监察总局工作报告》。同一天,第一进步委员会的官方报纸《国家新闻》发表了《联合宣言》,声称“第一进步委员会主席李荣九等。,拥有100万会员,代表2000万臣民”并要求日韩合并。李荣久说“李荣久等。,将观察天,观察人事,割断我的国家和人民的前途,拯救我的国家和人民。唯一的办法就是实行日韩合作。”1909年12月22日,朝鲜亲日派领导人李完用被李在明暗杀,前往京畿道温阳温泉疗养。代理总理朴吉春软弱无能,于是由以李荣九为首的第一协会组织了“美国请愿运动”。

第一进步党发表邦联宣言的第二天,西北学会、韩国协会、首尔人民协会等韩国社会组织在首尔临时国民大会上发表演讲,声讨第一进步党的卖国行为,坚决反对日韩邦联。《韩国日报》作为与《国家新闻》相对立的报纸,已经成为反对日韩合并的重要舆论阵地。12月5日,《朝鲜日报宣言》发表题为《奴隶协会宣言》的社论,称第一进步协会是“奴隶协会”,并揭露其“联合请愿”的阴谋;8日发表社论,重新叙述第一次会议的卖国历史。一些重量级的韩国政府部长,如闵邵雍和李宗夏,也反对河浜。反河浜运动迅速蔓延到韩国各地,尤其是西北地区。人们在通知中宣称“古今中外,谁愿意并入别国?我们的人民只懂得保卫有四千年历史的祖国!我们生为韩国人,死为韩国鬼!”刺伤李完用的李在明来自平安南道的平壤。在俄罗斯远东、东北、上海、美国、东京、日本等地的朝鲜侨民也掀起了反对河浜的运动,以回应国内的斗争。留日学生金专程回国刺杀李荣九。他到达永登铺时被日本宪兵发现并逮捕。面对大规模的反对运动,监察专员办公室于12月9日召集了韩国协会和其他团体的负责人,要求禁止所有集会;10日,“国民议会言论委员会”被查封,协会向朝鲜、日本天皇提出的反对联邦的请愿书、宣言等文件被没收;另一方面,统一监察厅有关部门用1000元在首尔收买日本记者,让他们组成记者团宣布支持工会;他还贿赂李荣久,指示他成立一系列组织,对抗韩国协会等团体。12月10日,李荣久成立了“一州一宣言赞成同性恋协会”等名义上的亲日团体,随后又成立了“首尔普信社”、“赞成建议”、“民族义务协会”、“君子协定学会”等名义上的亲日团体,并发表声明呼吁联合。在金钱的影响下,韩协权贵如尹小丁等人在联合邦问题上也改变了“中立”立场,闵邵雍等人也为了自身安全而消失。到1910年春,反河帮之争逐渐被压制,取而代之的是“河帮请愿运动”如火如荼的展开,越来越多的韩国人要求河帮。

缔结条约

在日韩主流舆论要求统一国家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开始采取行动。1910年5月30日,日本任命陆军上将、前陆军大臣寺内正毅为统一监军。6月3日,日本内阁通过了《韩国政策指南》。根据这一政策,在吞并韩国后,设立了总督办公室,“总督直接隶属于天皇”,“有权管理朝鲜半岛的一切政府事务”,“赋予总督很大的权力,有权发布有关法律事项和命令”等。在此基础上,寺内正毅制定了《合并实施细则》,其中包括将国名“朝鲜”改为“朝鲜”等22项条款,并于7月8日获得日本内阁通过。日本宪兵司令兼韩国警察局长明石·元吉罗侦察了韩国的各种运动,并发布了禁止集会发言的命令,以尽可能控制韩国人反对合并的骚动。1910年7月23日,寺内正毅来到首尔,迫使韩国签署“日韩合并条约”,完成对韩国的吞并。当时,第一进步委员会在韩国社会动员国家的工作已经完成,已经退休很久的李完用总理再次出现在BLACKPINK。当时他还没有伤愈,以便能在7月29日赶赴首尔。1910年8月16日,李完用和农业、工商部长赵崇英在监察厅官邸与寺内正毅进行秘密谈话。寺内正毅提出了日韩合并计划,并向李完用递交了合并说明。纸条上写着:“日韩两国陆地相连,人文相近。自古以来,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利益,最终形成了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帝国敢于冒二战的风险,牺牲数万条生命和数亿枚硬币来保护韩国。虽然帝国政府不断致力于维护韩国的安全,但由于制度复杂,它无法永久保护韩国皇室的安全和韩国人民的所有幸福。为此,帝国认为,将两国合二为一,消除分歧,统一朝鲜统治机关,对两国都有利。”这个注其实就是日本吞并韩国的原因。李完用的建议只是为了保持朝鲜的头衔不变,让朝鲜皇室变得高贵。后来日本政府拒绝了前者,却同意让朝鲜皇帝、太上皇为王。

1910年8月17日,日本内阁正式批准《日韩合并条约》;1910年8月18日,李完用主持召开韩国内阁会议,讨论日韩合并事宜,但因教育部长李荣禅坚决反对,未获通过。去疏通郢、尹德荣等长辈,逼他们批准这个条约。他还下令让李荣禅担任赴日本慰问洪灾的特使,并命令他当天登机,但被李荣禅以生病为由拒绝。此外,李完用还去找了春宗皇帝和高宗皇帝,征求他们的意见。天皇和他的儿子被迫接受李完用提出的日韩合并的要求,然后异口同声地哭了起来。

1910年8月22日,首尔的日军、警察和宪法工作人员全部出动,守卫全城,甚至对行人进行了审问。朝鲜帝国政府在常德宫兴福轩召开了最后一次指挥会议。内阁大臣李完用、赵崇英、朴季春、高永Xi等参加了会议,政治元老代表金允智、宫内大臣闵兵英、乡绅袁青尹德荣、皇室代表李在勉以及日本两人小宫和国芬·小太郎参加了监测会议。会议是在戒备森严、极其秘密的情况下举行的。在会上,李完用解释说,日韩入国是必然的,并表示,经过与统一监察厅的谈判,所有内阁部长一致同意入国,春宗皇帝和皇室代表李在勉也被迫同意。其他皇室和大臣看到皇帝这样,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只有金允智说不可能。他对春总说:“只有朝鲜,不是陛下一个人,不能轻易送给别人。”但这只是一个否定的反对意见,于事无补,所以会议匆匆结束。然而,与何邦奋战到底的学术部长李荣禅却被李完用故意不通知参加会议。他听说后,只能痛哭流涕。

下午4点,李完用和赵崇英奉春宗皇帝之命前往韩国统一监察厅,向寺内正毅汇报了指挥会议的情况后,与寺内正毅签署了《日韩合并条约》。1910年8月29日,条约生效,朝鲜帝国被日本摧毁,朝鲜半岛成为日本殖民地。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溥仪的后半生妻子 溥仪的后半生妻子 溥仪的后半生与末代皇帝的后半生哪本好下一篇:关于李完用的评价如何?李完用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