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南宋后来的北伐,为什么北方汉人表现冷漠?

导语:靖康二年,8晋军攻破北宋都城汴京,北宋灭亡。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在北宋留下的一群大臣的支持下成为皇帝,建立了南宋政权。此后,金国与南宋开始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南北对峙格局。南宋建立之初,在岳飞、韩世

靖康二年,8晋军攻破北宋都城汴京,北宋灭亡。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在北宋留下的一群大臣的支持下成为皇帝,建立了南宋政权。此后,金国与南宋开始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南北对峙格局。

南宋建立之初,在岳飞、韩世忠等“战派”将领的坚持下,南宋试图北伐中原,收复失地。当时南宋面临的形势极为有利。首先有一批能打得好的杰出将领,如岳飞、韩世忠、吴杰;其次,在同甘共苦的情怀影响下,南宋军队士气高昂。再次,当时的北汉人民都在翘首期盼“王师北定中原日”。在一些忠于宋朝的将领的组织下,他们在北方许多城镇组织了反金叛乱。这些叛军在徐金国军队背后发动游击战,使金军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然而,就在局势非常好的时候,以宋高宗·赵构和秦桧总理为首的“主要和平派”决心与徐金国媾和。1141年,南宋与徐金国签订了“绍兴和会”。根据《和议》中的约定,南宋与划界,南宋将整个中原地区交给,包括唐、邓,具有重大战略地位。南宋每年春天,有252,000件贡银和252,000件丝绸被送到徐金国。比割地补偿更丢脸的是,南宋想成为徐金国的附庸。在南宋和徐金国之间的文献中,南宋称徐金国为“国商”,并称自己为“坏城”。宋高宗恬不知耻地在发给徐金国的宣誓表格中称自己为“部长结构”。

南宋收复中原的第一次行动以遗憾告终。其实也是南宋唯一一次真正有机会收复中原。

1162年,宋高宗的赵构主动将王位让给宋孝宗的王储赵昚。宋孝宗是一个理想而成功的皇帝。他一即位,就立即雇佣了一批“作战大臣”,积极策划北伐中原。

隆兴元年四月,南宋士兵分两路进军中原,称为“隆兴北伐”。战争开始时,宋军进展顺利。北方汉人对此期待了20多年,终于等到大宋王师再次进攻,纷纷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不幸的是,南宋军队在随后的重要战役中犯了重大战略错误,前线两个指挥官之间出现矛盾,导致军队迷失方向。“龙兴北伐”以草率收场。南宋和徐金国签订了《龙兴何仪》。与“绍兴何仪”相比,南宋在这个新“何仪”中的地位略高。宋金由君臣之国变为叔侄之国。南宋时,每年向徐金国进贡,改称一年一度的钱币,每年20.2万枚白银,20.2万枚丝绸,比“绍兴和谈”少5万枚。

“龙兴北伐”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南宋从中挽回了一些损失,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然而,那些在北方响应王世北从南宋归来的汉人却遭受了巨大的灾难。两国握手言和后,徐金国自然开始清算背后“做事”的北方汉人。一部分加入义军的汉人趁机南下潜入南宋,一部分没有逃跑或者在逃跑过程中被抓的人可想而知。

凯西二年,在当时宰相韩倨舟的积极推动下,南宋再次开始北伐,史称“凯西北伐”。韩倨舟等“交战派”认为,此时徐金国的混乱局面,再加上不断的自然灾害,是北伐的绝佳时机。只要南宋军队北上,北方生活水深火热的汉人自然会出现前呼后拥。但这一次,“战争派”完全错了。

“禧年北伐”签署至今已逾60年。本来生活在北宋的汉人基本都死了。后来的汉人从出生就是许国仁。他们在宋代基本上没有什么家国情怀,自然也远没有热切盼望王世北归来。一些支持南宋北伐的北汉已经南下加入抗金事业,比如著名诗人辛弃疾。因此,此时仍留在北方的汉族人大多认同自己是徐金国人,很少会选择支持南宋。甚至有不少汉人积极报名参加金军,和女真同胞一起抗击南宋的“入侵”。

南宋北伐以失败告终,宋金重新签订嘉定和会。由于宋军这次遭受了巨大的失败,它将在“和谈”的谈判中遭受更多的损失。每年的货币从每年20.2万块银丝增加到每年30.2万块银丝。南宋时,又向徐金国一次性付款。

此后,宋金两朝一直保持和平状态。端平元年,南宋和蒙古从南北方对徐金国发动致命一击,徐金国灭亡。值得一提的是,在徐金国,很多人在最后一刻选择了殉国,其中不仅有女真人,还有一大批忠于徐金国的汉人。

随着徐金国的灭亡,南宋终于复仇成功。但是,等待南宋的是另一个更可怕的对手,那就是无敌的蒙古帝国!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哲哲皇后有几个孩子 哲哲皇后有几个孩子 皇太极的妃子哲哲生了几个孩子下一篇:冷宫为何不对外开放 嫔妃被打入冷宫又有多凄惨 冷宫为何不对外开放 嫔妃被打入冷宫又有多凄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