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江西吉安人杰地灵:进士人数天下第一 江西吉安人杰地灵:进士人数天下第一 状元人数天下第二

导语:江西吉安人杰地灵:学者数量世界第一,顶尖学者数量世界第二。书面材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地看一看它们。每一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符号。江西吉安的符号是「 ”人文”。 吉安,位于江西省中部,面积2.53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全市总人口为494.19万人。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就在这里设置了庐陵县,属九江郡。2000多年来,名称几经变迁,到元朝时期,终于定名为吉安,有「 ”吉泰民安”之

江西吉安人杰地灵:学者数量世界第一,顶尖学者数量世界第二。书面材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地看一看它们。

每一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符号。江西吉安的符号是「 ”人文”。 吉安,位于江西省中部,面积2.53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全市总人口为494.19万人。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就在这里设置了庐陵县,属九江郡。2000多年来,名称几经变迁,到元朝时期,终于定名为吉安,有「 ”吉泰民安”之意。 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吉安,古老建筑星罗棋布,民俗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历朝历代以来,都十分重视教育。南宋吉州知军江万里创建的白鹭洲书院,和庐山的白鹿洞书院、铅山的鹅湖书院、南昌的豫章书院齐名,合称为古代江西四大书院。千百年来,白鹭洲书院培育了无数人才,江万里、文天祥、刘辰翁等历史名人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白鹭洲书院的影响下,吉安各地如雨后春笋一般,建立起来成百上千的书院,遍布城乡。于是,不单单是城里有塾馆、义学与书院,就连山间的茅屋,也不时传出朗朗读书声。「 ”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在吉安比比皆是。 吉安有竖旗、旌表和修建魁星文塔的习惯。 在古代,吉安人鼓励学子参加科举考试。贫困学子在参加科举考试时,往往会获得族人的经济援助。考上举人、进士者,则会在家族祠堂前竖起一面旌旗,旗杆石上镌刻着中第者的姓名及中第时间。 明朝时期,吉安在迎恩门外右侧建了一座文塔。明代东林党首领之一、吉安人邹元标撰写了《文塔记》。另外,还在江畔古村建有一座魁星塔。修建文塔和魁星塔,都是为了勉励吉安学子洁身自爱,勤学苦读,祈望吉安文运兴盛不衰。 崇文重教的结果,当然就是人才辈出。 一份数据显示,从唐宋到明清,吉安共计考取了2823位进士,排名全国第一。另外,还考取了18位状元,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苏州。同时,考取了16位榜眼和14位探花。因此,人们称赞吉安为「 ”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堆花香”。 在明朝时期,吉安的科举考试更是硕果累累,近300年间,一共考取了993名进士。特别是在1400年和1404年,状元、榜眼和探花,都被吉安人收入囊中,创造了中国科举考试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 由此,吉安有了「 ”一门九进士,父子探花状元,叔侄榜眼探花,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九子十知州,十里九布政,百步两尚书”的美誉。 自古至今,吉安走出了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名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豪欧阳修、南宋着名诗人杨万里、南宋四大名臣之一的胡铨、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主持纂修《永乐大典》的明朝大才子解缙、明朝初期担任20多年内阁首辅的杨士奇、明朝地图学家——罗洪先、明朝东林党首领之一的邹元标、与王阳明分庭抗礼的明朝大儒罗钦顺、中国着名数学家王梓坤、中国探月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他们都是在吉安这片热土上长大的,为国家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各个领域内留下了值得后人永远可学的文化遗产和精神力量。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吉安沉淀出了以书院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手工业文化、商贾文化等为主的厚重庐陵文化,并成为赣文化的重要支柱,在中华民族文化史册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地位。 【参考资料:《吉安简介》《三千进士冠华夏》《庐陵文化》等】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扮隐士、戴墨镜 扮隐士、戴墨镜 帝王雍正心中也有个“演员”梦下一篇:世界不承认元朝是中国 世界不承认元朝是中国 世界好像不承认元朝是中国的王朝 元朝也只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