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潘有声 抗战时代被粉饰的大捷:日军“无血占领”贵州独山

导语:读过近代史的人都知道,1944年底,日军占领了贵州独山,独山县城也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入侵中国大陆的高潮。 有文章评论说:“独山之战成功结束了日军第一战役”,甚至有人大张旗鼓地宣传国军将士在独山之战中的英勇功绩,称赞他们力挽狂澜,阻挡了日军的凌厉攻势。 看资料,日本方面称独山进出过程为“乘胜占领”,国民政府称独山之战为“大胜利”。你

读过近代史的人都知道,1944年底,日军占领了贵州独山,独山县城也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入侵中国大陆的高潮。

有文章评论说:“独山之战成功结束了日军第一战役”,甚至有人大张旗鼓地宣传国军将士在独山之战中的英勇功绩,称赞他们力挽狂澜,阻挡了日军的凌厉攻势。

看资料,日本方面称独山进出过程为“乘胜占领”,国民政府称独山之战为“大胜利”。你去问独山县的当地人,他们会说:根本没打!

真是没玩。严格来说,1944年12月的贵州“战争”不能算是真正的“战役”,但正确的称谓应该是“黔南事变”。

1944年,日军发动了旨在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一战”。4月至11月,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的国民党军队全部溃败,大小城市相继失守126座。11月22日南宁沦陷,同时中越边境日军得以会师。到目前为止,中国调遣军总指挥部《第一作战大纲》提出的目标全部实现。

11月28日,岗村宁次命令第六军第十一军停止追击,要求他们“撤离黔桂铁路,在柳州、宜山设立防线”。但是,“许军”回电说:命令来晚了,他们已经追到贵州了。

本来“一号作战大纲”的最终目标是夺取粤汉铁路南段,并没有要求要打跨黔桂边境。因为,到这个时候,中国所有的铁路干线都已经被日军占领,剩下的广西边境到贵州都匀的铁路支线对中日双方都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日本人不用冒险深入贵州。

然而,此时日本“徐俊”的士气正在高涨。他们发现国军大量主力部队陆续南下,认为应该继续进攻。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迫使中国军队远离广西,保证从柳州到宜山的主要防线的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以制造“攻打贵阳重庆”的假象,可能会缓解日军在云南、缅甸的压力。

穿越黔桂边境的日军是第3、13师。由于山路狭窄艰难,日军两个炮兵团、两个辎重团和一个骑兵团停在边境附近,并没有真正进入贵州。所以,黔南事变中日军主力实际上只有六个步兵团和两个工程团——都是轻载部队,共一万四千人,行进半径很短。

在日军面前,国民党军队有八个军,总兵力二十多万,却让日军轻易闯进来。

这八支军队中,93军和97军本来是重庆驻军,属于老蒋集团,战斗力应该还可以。

9月,他们赶赴广西北部增援第四战区。刚打完第一仗,整个州就沦陷了。93军军长陈牧农当即被捕,被战区司令张发奎击毙。93军立即撤退,不愿意听从第四战区的指挥。接着,南丹又输了,第97军军长陈被张发奎逮捕拘留。幸而他是江主席的同乡,有许多人为他求情,使他免于一死。

张发奎的“严军法”其实有点公报私仇的嫌疑——因为就在几天前,他的侄子,四方面军军长张德农,因为长沙失陷,被江主席下令枪决。张司令说了很多好话,都没有效果,他很郁闷,就趁机杀了的学生,解决了他的仇恨。

张发奎这样做,不仅没有整肃军纪,反而把93军、97军带入混乱。当唐在贵阳大喊时,两个“自军”开始离开,跑到贵阳就分手了。最终两军将士连两个师都凑不到一起,基本上丧失了战斗力。

九战区副司令兼二十七军总司令杨森听到消息,不愿意帮助四战区。他觉得再跟张发奎混下去,只会得罪人,“不打仗没什么不好,打败仗就有罪”,于是带着二十军、二十六军往回跑,边跑边吸纳了九三军、九七军的四川土兵。结果他跑回贵阳,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力量,真的是马庄的壮士。

“黔南事件”后,一路跑回贵阳的杨森成了贵州省* * *真让人哭笑不得。

当所有的人都跑了以后,张发奎司令只好跟着,跑到贵阳就成了光杆。

当时桂阳的强大人物是唐,他手里握着一支集团军,包括第十三军、第二十军、第二十九军和第九十四军。前几个月唐司令在河南战败,但已经有人中枪了,只是天子门生不同。他没有受到惩罚,而是以“前敌总司令”的身份去了贵州战区,准备做出新的贡献。

唐伯恩是一个害怕被日军打败的人。虽然他全副武装,但他不敢主动迎接他们。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担心“因败而引敌追击”,所以日军一逼近,他就撤退,反正不战而屈人之兵。

当时是张治中协助唐统帅军政,日本鬼子还没有进入贵州。两人商量如何“固壁清野”——谁去烧房子,谁去炸桥,谁去打游击战...辛亥老兵平刚听说这件事,指着张治中的鼻子大骂:“你刚烧了长沙,然后又烧了贵阳?我觉得你是叛徒。”他们两个在吵架。

事情闹大了,蒋委员长派何去驻桂阳,还派分管贵州党务,顾正刚分管贵州政务。这三个人都是贵州人,蒋介石大概觉得贵州人在贵州烧房子会比较人道。

结果,第13集团军司令石觉辞职了。十三军被安排“烧贵阳”,很容易成为替罪羊。石觉知道黄埔一期的学生放火烧了长沙,被枪杀了。他只是黄埔三期的大三学生,烧了贵阳,怕死的更难看。于是他提出烧桂阳,要让九四军烧,因为九四军军长牟是贵州人,烧自己的房子比较容易。他宁愿带十三军去前线抵抗日军。

恰好孙、率领29军从陕西到贵州,于是第13军和29军被安排在麻场坪,在独山和桂阳之间——实事求是地说,这两个军的防守对挽救黔南事变的危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国民党军队全面撤退。此时,独山地区还有“中央军事学院四分院”、炮兵学校、国军信号兵团学校,在校生、教职员工1.5万余人。

独山守备司令是“四大门派”的教育掌门人韩韩影。这个韩司令在独山办学校三年,指挥学生在县城周围修工事三年。他平时夸夸其谈一套一套的,但是遇到战争就跑了,跑的比美军空还快。

独山有个美军机场。美军认定埃文斯上尉应对摧毁机场、空军事仓库和独山“深水桥”负责。按照计划,爆破队应该先炸掉深水桥,然后坐飞机撤离,但埃文斯上尉看到城里有很多难民,一旦大桥被炸掉,所有逃离的人都逃不掉。于是他先炸了机场和仓库,直到12月2日日本人已经冲到桥上,美国人炸了桥步行去贵阳。

这一举动救了多少人,无法统计。众所周知,在埃文斯上尉的掩护下过桥的难民中,有电影明星胡蝶和她的丈夫潘有声,还有在海滩上被炸的虞洽卿。

很多人可以作证,埃文斯上尉于1944年12月2日16: 00离开独山。而那些吹嘘自己“在深水桥上英勇抵抗日寇”的国军战士们是空。

事实上,早在12月1日,国民党军队就已经放弃了独山县。

12月1日独山县开始起火,12月2日火势达到顶峰。两天后,这个曾经被称为"小上海"的小镇变成了一片废墟。

有人认为“独山火”是日本鬼子造成的。也许是吧。其实就算是国军做的,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也是可以理解的。不应该说的是,12月2日,都匀县也燃起了大火,也把整个城市烧成了废墟。事实上,日军根本没有进攻都匀,最近的日军士兵距离都匀市区也就50多公里。

第一个进入独山城的是13师104联队。他们沿着广西到贵州的铁路走,在200多公里的铁轨上走了四天,完全是正常行进速度。

在独山火车站,日本工会主席福海上校写了四个字:

“不流血的职业!”

——这四个字应该是中国军队的耻辱。

12月3日,13师工兵65联队、116联队、13联队,以及3师工兵34联队、68联队、3联队也陆续抵达独山县。

事实上,这些日本军队并没有满员。比如34联队的大部队此时还有100多公里,要到12月10号才能进入荔波,但是他们的联队队长二申利上校却先带了十几个人去独山。这些家伙争先恐后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获得一个“深入知那腹地”的荣耀。

1944年12月3日,独山城被瓦砾、焦土、无名弃尸和难民的哭喊声所覆盖。

时至今日,黔南仍有许多孤儿成为爷爷奶奶,却不知道祖籍何处,亲人在何处。

是军队的无能导致了人民的苦难,是军队的无能创造了敌人的荣耀!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勒热夫 得不尝失的胜利:勒热夫攻防战下一篇:血战滇缅印 不为人知的谍战:滇西对日情报战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