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异族通婚 商汤为完成灭夏大业娶有莘氏 是商朝的异族婚姻

导语:商汤为完成灭夏大业娶有莘氏 是商朝的异族婚姻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什么叫做异族婚姻呢?异族婚姻就是华夏族与蛮、夷、戎、狄之间的通婚。商朝的开国君主成

商汤为完成灭夏大业娶有莘氏 是商朝的异族婚姻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什么叫做异族婚姻呢?异族婚姻就是华夏族与蛮、夷、戎、狄之间的通婚。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通过与戎狄的有莘氏通婚,取得了“有莘氏媵臣”商汤娶有莘氏完成了灭夏大业,异族婚姻可以说在商周时期刮起了旋风。

异族婚姻就是华夏族与蛮、夷、戎、狄之间的通婚。商朝的君王曾与异族女子通婚。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通过与戎狄的有莘氏通婚,取得了“有莘氏媵臣”伊尹的辅佐,从而实现了灭夏的大业。实际上,早在商族始祖契的时候,就已经与戎狄女子通婚。根据《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皇现女,为帝喾次妃”。蛔寰褪侨肿澹晁福林《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简狄和帝喾之间的婚姻无疑是异族婚姻。

末代商纣王屡次与外族女子婚配。商纣曾以“西伯昌、九侯、鄂侯”担任商朝的三个重要官职,九侯就是鬼侯,为蛮狄之人。鬼侯为了讨好商纣,将自己的女儿进献给他,然而这位女士“不喜淫”,纣非常生气,就把她杀害了。汉晋学者皇普谧在其著作《帝王世纪》中也记载了此事,内容为“纣以鬼侯为三公。鬼侯有女美,而进之于纣”,与《史记》相同。

商朝末年,周族的首领姬昌遵祖宗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各方贤能之士都前往投靠。看到这点,商朝另外一位方国首领崇侯虎甚是紧张,担心周族强大后会危及自己的方国利益,就对商纣说到姬昌将不利于商朝的统治。商纣果然听信谗言,把西伯囚禁了起来,关押在h里。周族人十分担忧,千方百计营救,大臣闳夭多方搜求美女奇珍,终于得到“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通过商朝宠臣费仲进献给商王。商纣看到后非常高兴,就把西伯释放了。可以想见,周族进献的有莘氏美女,应与商纣结成了婚姻。

商王之子也与异族女子通婚。商王武丁时期有这样一条甲骨卜辞,收录于《甲骨文合集》第3410片,内容为:“己亥卜,:子白羌毓,不白”。子白羌指商王之子宠幸的白皮肤羌族女子;毓是生育。这条卜辞是占问商王之子宠幸的白皮肤羌族女子将要生育,所生之子的皮肤是否为白色。从此条卜辞可以看出,这位商代王子娶了一位羌族女子。

在商代,人们常常用战俘为商王或贵族殉葬,他们的尸骨就保留在后者的墓葬中。现代学者通过先进技术对这些人骨进行测定能确定他们的人种。商代晚期都城殷墟的西北冈祭祀坑中出土了398具头骨,经过中外人类学家的研究,这些人骨中有多具是黄白混血人种。现代的人类学将全球的人种分为四类: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尼格罗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一般来说,黄种人属于蒙古人种;欧美的白种人属于欧罗巴人种;黑人属于尼格罗人种;棕色人属于澳大利亚人种。很显然,殷墟这些黄白混血人的父母是异族通婚,而且还是跨越蒙古人种与欧罗巴人种的通婚。

在西周君王和他们的祖先中,有多人与夷狄女子结婚。根据《诗经・;鲁颂・;s宫》,周族始祖后稷是姜所生。而“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所以姜是羌族女子。另外,周人祖先古公父娶的太姜、太王娶的周姜、周武王娶的邑姜也都是羌族女子。

西周时期的申国,姜姓,在典籍中屡次被称为“申戎”、“姜氏之戎”。宋代历史学家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二》中也将其列在“夷狄之国”条下。西周末年,周幽王新娶了褒姒,甚是宠爱,并生子伯服;幽王立他为太子,还驱逐王后申后所生的太子宜臼。宜臼逃亡到母亲的娘家申国,周幽王向申国索要,申国联合国、西戎攻打周国,并杀周幽王于戏地。这里周幽王的王后――申后――就娶自戎狄的申国。

一些西周诸侯还将女亲属嫁给戎族。公元前777年,秦襄公“以女弟缪嬴为丰王妻”。关于丰王,清代学者梁玉绳《史记志疑》解释道:“丰王疑是戎王之号,荐居岐丰,因称。丰王与亳王一例,非幽王也。上下文周厉王、周宣王、周幽王、周平王,皆连周字,知此必非幽王。秦襄以女弟妻戎王,即郑武公妻胡之计耳”。可以知道这里的丰王为戎族的君王。所以,秦襄公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戎族的君王。

春秋时期的周襄王的夫人是一位狄族女子。周襄王十三年,郑国攻打出尔反尔的滑国。周襄王派游孙伯到郑国为滑国求情,郑却把他抓了起来。周王很生气,于是计划引狄国的军队攻打郑国。周襄王十七年,周王正式以狄国的军队进攻郑国,周王以为狄国国君有功德,于是准备立自己的妻子、狄君女儿为王后。周朝的大臣富辰劝诫周王不可,但周襄王最终还是将狄国女子立为王后。这里周襄王娶的妻子就是狄族女子,他甚至将这个女子立为王后。

春秋时期的徐国是东夷的一个重要支系,疆域主要在淮河流域,曾经为东夷集团中最强大的国家,并在徐偃王嬴诞时称雄一方,然而后来国势日衰。齐桓公的诸多夫人中有一位“徐嬴”,就是东夷徐国的女子。郯国也是东夷的一个重要支系,《左传・;宣公十六年》提及“郯伯姬来归,出也”,郯伯姬是嫁于郯国国君的鲁国女子。此为东夷郯国与鲁国通婚证据。

春秋时期的须句为封姓国,属于东夷族。639年,邾国灭须句而并其地,须句君逃亡到鲁国,请求鲁僖公助其复国。第二年,鲁军出师伐邾,夺取须句,并护送须句君回国复位。鲁僖公之所以这么做,正是因为他的母亲成风是来自须句国的女子。鲁庄公与成风的婚姻属于异族婚姻。

莒国在夏代就已经存在,经过商代,在周初被武王分封于莒地,战国初年为楚国所灭,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600多年。虽然这样,它却由东夷少昊部落的后裔所建立。春秋时期,鲁国贵族公孙敖的两位妻子戴己和声己姐妹都来自莒国,后来,公孙敖又为堂弟襄仲向莒国求婚,他看到新娘美丽动人就自己娶了她。鲁国另一位贵族公孙婴齐的妻子也来自莒国。这几段婚姻都是异族婚姻。

在今天的甘肃地区发现了很多两周时期的人物形象,他们深目、高鼻、眉毛较粗,具有欧罗巴人种的特征。如灵台白草坡西周墓葬中出土了一件人头形钩戟,高25。5厘米,宽23厘米;直内,人头形銎;人物呈现深目高鼻特征,下颌有须,眉毛较粗。又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马家塬战国墓地3号墓出土了一件人形铅俑。高7。3厘米,臂长5。8厘米,厚1。4厘米;呈行走状,戴尖顶帽,帽尖向前弯曲,两侧有护耳,穿交领上衣,左衽,腰系带,脚穿长靴。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还出土了8件金人面饰。圆眼,嘴、鼻和眼凸起,眉毛下弯,胡须上翘,戴尖顶帽。这样的形象还有不少。关于这些欧罗巴人种特征的人形文物的来源,一方面应是从外国流入的,另一方面应是很多欧罗巴人在两周时期进入甘肃地区,当地的人们根据他们形象铸造而成。这些人在这个地区生活应当会与当地居民婚配。

商周时期的异族婚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为华夏族的发展和内涵的丰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另一方面,异族通婚诞生了很多卓越的个体,如契、后稷、晋文公、赵盾、赵襄子等,他们的进取精神和开拓能力极大地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同时,为后来历史时期和亲政策的提出和执行提供了切实的历史借鉴。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鄂侯 崇侯虎,史上第一个告密者,是告密者的鼻祖下一篇:《激荡》陆江涛和温泉最后怎么样了 他们有没有在一起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