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法国小九九 马奇诺防线 连普通人都知道能够绕开 为什么法国还想不到呢

导语:马奇诺防线如今已经成了法国人的笑柄,这个耗资巨大、工程庞大的防御工事,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德军绕开了坚固的马奇诺防线,直接穿插到法国后方,打了法国一个措手不及,法国也成为二战中第一个淘汰出局的大国。那么,如此简单的道理,法国人为什么想不到呢?一什么是马奇诺防线看下面这张地图,法国和德国交界处的那条红色实线,就是马奇诺防线。那么这

马奇诺防线如今已经成了法国人的笑柄,这个耗资巨大、工程庞大的防御工事,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德军绕开了坚固的马奇诺防线,直接穿插到法国后方,打了法国一个措手不及,法国也成为二战中第一个淘汰出局的大国。那么,如此简单的道理,法国人为什么想不到呢?

一什么是马奇诺防线

看下面这张地图,法国和德国交界处的那条红色实线,就是马奇诺防线。那么这个马奇诺防线有多牛逼呢?

马奇诺防线修了十一年,法国每年的国防开支有一半投入其中,整个工程耗资达50亿法郎,说是以举国之力来修这条防线也不为过。马奇诺防线一完成,就被视为超现实工程,是人类当时工业设计的巅峰。

马其诺防线工事南起地中海沿岸法意边境、北至北海之滨的法比边境,全长约360公里,整个工程土方工程量达1200万立方米,耗混凝土约150万立方米,耗钢铁量达15万吨。整个防线共构筑各种用途的永备工事约5800个,密度达到每公里正面15个,工事的厚度最厚达3.5米,装甲塔堡的装甲厚度达3米,即使是大口径炮弹砸过去,也相当于挠痒痒。整个防线由一组组相互独立的筑垒式防御工事群构成。每一组工事包括一个主体工事和一些观察哨所,相互间以电话联系。主体工事一般距地面30米,其中有指挥部、炮塔、发电设备、修理设备、医院、食堂、宿舍等各类设施,工事外面则密布金属柱、铁丝网,号称固若金汤。

马其诺防线全线共部署344门火炮,建有152个炮塔和1533个碉堡,所建地下坑道全长达100公里,道路和铁路总长450公里。为了避免长时间在阴暗潮湿的地下生活造成士兵体格下降,法国人还在要塞内部装上暖气系统,以保证洞穴的干燥和恒温。每一个要塞里都建有一个大厅,平时用来放电影、演话剧。一旦遇上战事长时间无法出去,士兵们则可以到这里接受由高功率灯泡强光模拟的“阳光”照射。

一句话,德国人要想攻破马奇若防线,可能性无限趋于零。

二法国人为什么要修马奇诺防线

那么,问题来了,法国为什么全国勒紧裤腰带,也要修这么条防线呢?这事还得从一战说起。

一战中,马克沁机枪和铁网的组合,无情的收割者这士兵们的生命,参战的国家,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损失惨重。以英、德、法这三个国家来说,法国士兵死亡人数133万,德国186万,英国74万,这样看来德国似乎是伤亡最大的。但是,由于主战场在法国,对法国的平民也造成了大量的伤亡,而且法国一战时法国总人口约4000万,德国约5000万,比法国整整多出1000万,所以法国的实际伤亡比要高于德国。

而且,早在一战开始前,法国的生育率就开始持续走低,人口一直增长不起来。而老对手德国人口却蹭蹭的往上涨。到了二战前夕,法国的人口总量才4000万出头,而德国已经将近7000万了,就体量来说,法国已经不是德国的对手了。

所以,二战前,法国的心态就是,打仗可以,但是别在我的国土上打。而且我也没有那么多本钱和德国硬刚,所以就修筑防御工事,企图把德军挡在国门外,众所周知,防御的一方伤亡总是要比进攻的一方小得多。这基本就是法国为什么修马奇若防线的原因。

三为什么马奇诺防线被德军轻易绕过

还是看图说话,从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到,在法国和德国中间,还夹着个小国比利时。但是法国的马奇诺防线修到法、比交界处就戛然而止,并没有继续向法、比边界修过去。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比利时的阿登地区是德国最有可能进攻法国的路线,但是那也山高林密,地势崎岖,法国人认为德国的装甲部队很难通过阿登山区,所以不需要设防;

第二,法国人其实心里希望德国占领比利时,这里不得不说一下这几个欧洲国家心里的小九九了。在几个欧洲老牌强国中,英国孤悬海外,一直奉行的是大陆均衡政策,巴不得对面几个国家天天打来打去,万一哪天不打了,英国反倒没了安全感。而法国和德国毗邻,一旦德国进攻,法国比必定是一个遭殃,所以法国希望德国占领比利时,这样直接和英国隔海相望,分出一部分压力给英国。

但是,让法国人没有想到的是,德国经过古德里安的人军事改革之后,战术脱胎换骨,已经完全不是一战时的那种打法了,坦克集群穿插迂回,很快就从阿登地区攻入法国,后院失火,法国人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被占领了,法国只得投降。

其实,说到底,还是法国人思想僵化,用一战的战术来打二战,痴迷于壕沟加炮塔战术,马奇诺防线,说白了就是一条加强版的一战壕沟。但是,时代变了,一战已经过去几十年了,德国人都已经在玩“闪电战”了,法国人还一厢情愿的想着怎么和德国打阵地战,不输才怪。

马奇诺防线毕竟不是简单的一堆沙子或者一根木桩,稍一变道就能绕开。在德国攻打法国之前,法国人从不曾想到德国人可以绕开那道绵延数百公里、沿途满布堡垒大炮、沟壑纵横、后勤完善的防御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曾属协约国阵营的法国对同盟国阵营且与自己接壤的德国可谓是防范有加,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马奇诺防线的建成。而且从整个工程来看,法国在这条防线上的重心几乎全部集中在法德边境。

这种防御力量的不平衡其实也无可厚非:马奇诺防线本身工程浩大、造价又十分昂贵;如果想要让全线固若金汤,对于法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付出都是沉重的负担。于是,挑选潜在威胁最大的邻居进行防范则理所当然。

另一方面,法国和比利时、卢森堡三国接壤的阿登地区虽紧临马奇诺防线的重点防御段,但由于该地区本身地势就很复杂:多是森林、泥沼碳地,所以法国人当时并没有过多的在意拥有天然屏障的阿登地区,自认为天险难越。

而且,马奇诺防线的军事理念从根本上讲也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军界似乎就十分推崇或者说迷信大规模进攻战法。虽然这种军事思想后来因为惨重的伤亡代价而逐渐被摒弃,但法国又总结出了另一套极端战争思维:即完全防御。

坦白讲,马奇诺防线就是法国“完全防御”思想的具体产物:以线性方式不间断的设置一大批由野战炮兵火力、要塞加固等手段组成的防御阵线。这种严重依赖固定防御的军事思想,完全忽略了在野战环境中部队机动作战的能力;不仅马奇诺防线如此,这一思想也是法军当时练兵习武的教条。

而法国人之所以会高估了马奇诺防线的战略价值,除了当时固有的经验主义、保守主义作祟外,还有一战后法国人极度渴望和平的过分寄托;所以说,当我们用现有眼光来看待马奇诺防线时,它真的一无是处。但如果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就不难发现:彼时的法国人真的相信那是他们最坚固的堡垒。

我是军武最前哨!

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带来精彩内容!

你我都是普通人,为什么你我都能够把德国绕过马奇诺防线说得头头是道,因为我们看这段历史已经是几十年后了,事情已经发生很多年了,很多事情的来龙去脉已经被分析的清清楚楚了,换作当时的普通人就不一定能明白了。

当时的法国政府和军方当然能想到德国人能绕过去,在普法战争和一战中法国人已经在和德国的作战中损失惨重了,法国人害怕战争了才修的这条马奇诺防线,这头防线花了那么多钱和精力,尽量用它把法国和德国隔离起来,不让战火蔓延进来,这么谨慎地修怎么可能忽略掉那么一大块缺口呢?

法国人对这条防线非常放心,法国人眼里这条防线所在的宽大正面德国人不可能打过来,而北方有比利时,虽然比利时国力不强但是一旦开战法国总能察觉,德国在比利时作战需要时间,穿越阿登山区的森林也需要时间,法国人有的是时间反应。可法国人没料到,德国人穿插的速度太快了,普法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是步兵为主的战争,坦克只是移动的堡垒。

二战德国是空军开路,地面的装甲机械化部队快速行军,行进速度远远比人的两条腿快多了,这不能怪法国,那时候是坦克出现以后首次大规模当作一种突击兵器使用,而不是支援武器。说点书面语这就是一种战术突然性啊,过去没人这么打过,就包括德国军队内部一些参加过一战的老将也不太相信坦克能有这么有效的打法,战前也反对过。

谁都知道马奇诺防线可以绕开,但是法国为什么就想不到呢?如果马奇诺防线这么傻的话是否一些网友会认为自己有资格出任法国总理呢?法国并不是傻子之所以马奇诺防线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是很多因素叠加而成的。首先法国并不是傻子,不可能不会预料到绕开马奇诺防线的这一情况。如果像网友这么单纯,那么恐怕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早已战败。

马奇诺防线的建立它的根本理念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法国为了防止东欧方向的其他势力的威胁和入侵而建立的防线。它本身是为了防御法国北部,一直延伸的荷兰比利时地区的一条完整的防线隔绝了整个欧洲。这才是真正的一条马奇诺防线,但是后来由于经济等原因和问题,荷兰和比利时相继退出了防线体系。才使得马其诺防线出现了巨大的缺口德国才有机可乘。而且在荷兰和比利时相继推出马奇诺防线体系以后法国也没有束手就擒,而是与英国达成协议,双方共同派遣军队填补,一旦德国人真的能够通过荷兰和比利时绕过马奇诺防线那么英法联军将迅速弥补缺口阻击德军的进攻。

这一切的军事战略其实都天衣无缝,法国防御下的马奇诺防线使得德国没有太大成功的可能。按照当初德国人原先的作战计划,直接绕防线,直接意味着受死。而此时的希特勒虽然已经进行了扩军备战,但是对于一口气吃掉法国并没有太大信心。所以防线确实给希特勒带来了很大困扰。尤其是英法合作以后马奇诺防线的缺口被填补。希特勒更是抓耳挠腮,然而这难不倒德国的着名将领曼施泰因。他采取了将计就计的计划,表面上依然按照原先找死的战略去进攻比利时和荷兰诱导,英法联军救援并填补这一战略缺口,而将真正的主力装甲部队集中于阿登森林进行突击。

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丝毫不亚于三国时代诸葛亮否决魏延的子午谷奇策,只是诸葛亮选择了保守而曼施坦因选择了突破。而且这种突破也不是穿过了阿登森林就结束和成功的。这只是第一步,目的在于切断联军和巴黎之间的联系。第二步是彻底切断英国人的回撤路线,占领整个大西洋北岸。可以说这一战略的成功实施,德国获利巨大,英法直接束手就擒,但如果一旦失败,德国也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所以绕过马其顿防线即直接进攻法国就是在找死。真正让德国赢得胜利的,并不是表面上的绕过马奇诺防线,而是采取战略突进的方式,采取将计就计的手段,才获得的战场优势。而且这种战场优势转瞬即逝,完全称得上是近代战场的经典案例。

曾经大名鼎鼎的的马奇诺防线随着法国的投降逐渐沦为了历史的遗迹。去那里游览过的游客不禁为它完好无损的“地下城”而叹为观止,而它在历史上所起到的戏剧性的一幕也成为了史学家们乐而不疲的话题。

而德国绕过马奇诺防线就能攻打法国这种傻子都能想到的事情,法国为何却无动于衷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几十年来,无数专家学者为此着书立说,那么这场精心筹划、耗资甚巨的马奇诺防线到底在当时出了什么问题呢?

法国人为何修建马奇诺防线

一战结束以后,法国终于洗刷了普法战争的耻辱,成为了名义上的欧洲大陆的王者,人家号称全球陆军第一;同时在一战以后,法国获得了大量的战争赔款和战败国的海外殖民地,但是这一切并不能掩饰法国战后的衰弱实力。

四年残酷的战争中,法国有139万人死亡,150万人伤残,2万家工厂、5千公里铁路,5万3千公里公路遭到毁坏,煤产量从战前的4千万吨下降到战后初期的2千5百万吨,内外债务达340亿金法郎。法国战后的人口仅剩3900万,而对面的德国人口却有6200万。

同时,一战绞肉机般的战争给了法国民众巨大的心理压力,普遍产生了厌战的情绪,而如何避免战争成为了法国高层需要考量的问题,马奇诺防线从此孕育而生,简单点说,马奇诺防线的出发点很可能是为了逃避战争而修建的防御工事。

对于德国绕过马奇诺防线法国人为何无动于衷

法国在修建马奇诺防线的时候其实有考虑到这一条,但法国过于相信自己的实力,在防线的阿登地区觉得是天险之地可以阻拦德军,同时依靠比利时和荷兰两国的盟友能够对德军施行牵制,事实上比利时在当时属于墙头草系列,会不会听法国的真不一定,但不管怎么样,法国愿意相信友军。

在德军发动突袭之前,在马奇诺防线前的德法两国还经常出现互借打火机的情况,一副拟好我也好的情景,殊不知惨烈的战争即将开始。在战争开始之前,德国发出了大量的虚假情报,用以迷惑法军,让法军以为德军要从比利时进攻,同时法军也对德国还报有和平上的幻想。

1940年5月10日,德国突然绕过马奇诺防线和英法联军,经过卢森堡和比利时南部的阿登森林,向法国腹地发起进攻,这让英法联军完全措手不及,也由此产生了史诗级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总结

马奇诺防线的失效,既有当时法国高层一战时期落伍的军事思想造成的原因,也有法国经历一战以后虚弱的国力和厌战的情绪有关。

足够的自信便是自负,马其诺防线也是法国人最为得意的败笔,之所以会如是说,相信大家只要仔细分析那段历史,便能够轻松看出其中端倪。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不是不道理,如此浅显易懂,法国人为何想不到?让我带领大家一起揭秘!

我想很多关注过世界大战的朋友都对马奇诺防线很熟悉吧,马其诺防线是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修建的一处重要的军事防线。

全长约390公里,整个防线是用钢筋混凝土打造的,十分坚固,修建这条防线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抵抗德国军队的入侵。

这条防线从法国境内一直修到了荷兰、比利时等国家,几乎横跨了半个欧洲,可谓是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这条防线却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马奇诺防线连普通人都知道能够绕开,为什么法国还想不到呢?

话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时,法国采取全力进攻的战术策略,结果吃了大亏,后来在英国的帮助下逐渐防御才慢慢稳住了战线,战术策略所以由全力进攻转为了全面防御。

其实当时法国在马其诺防线修建好之后就考虑到德国有可能绕过防线突袭法国后方,但是经过当时法国当局分析。德国要想绕过去,就必须经过荷兰比利时等国家,然后从阿登山脉进入法国地区进入。

因为当时法国并没有先进的机械化部队,也没办法进行专门的军事演练,所以法国部队在大概看了一下阿登山脉的地势之后就分析得到,德国部队不可能翻越阿登山脉从而进入法国腹地的结论。

而且法国当时也表示愿意为比利时加固防御要塞,共同抵御德国军队,但是比利时政府拒绝了,他们想要跟德国和谈,表示自己中立,于是法国部队便退回了防御。

德国军队的战术

但是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希特勒军队改变了战术,让两支部队驻扎在马奇诺防线前面驻扎佯攻吸引法国军方的注意力。

然后另外派出一支飞行小队迅速攻占了比利时和荷兰的交通军事要塞,打的比利时和荷兰毫无还手之力,数日后比利时和荷兰政府面对德军的狂轰狂炸被迫宣布投降。

比利时和荷兰地区地势开阔平坦,方便重型武器进入。就这样德国两个装甲师部队长驱直入,然后顺利通过阿登山脉进入了法国的北部,两个装甲师部队进入法国北部后,并没有等待后续部队的支援,直接以猛烈的炮火打下了法国的北部,然后迅速攻陷了法国的大后方。

接着他们开始进攻马诺防线的后面,马奇诺防线被两面夹击苦不堪言,最后彻底的失去了防御作用,就这样德国顺利攻占了法国,打败了英法联军,法国被迫投降。

最坚固的盾,最锋利的矛。

说到底这场战争的胜利,还是法国军事思想的不够成熟,一味的相信。马奇诺防线是世界上最坚固的堡垒,过分的保守主义和经验主义让法国军队全面溃败,不管是一味的进攻还是一味的防御都不是最好的。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法国人民自由散漫,向往和平本该是美好的,但在那个人吃人时代却是害了自己。

用现在的军事眼光来看待,马奇诺防线一无是处。但在当时如果法国能利用好阿登山脉和马其诺防线这场战役也还胜负未知。

惨痛的历史和血与泪的教训告诉我们:只有自身足够的强大,才能面对来自各方的压迫,不惧任何的挑战。

打仗的套路深似海啊,一战打完之后,法国似乎学到了什么,所以才修建了马奇诺防线,准备和德国玩套路。

一战的时候,德国通过施里芬计划从低地进攻法国。但是由于兵力问题,止步在了法国北部,双方进行了长期的壕沟战,往往一场血战以后,防线才推进几百米。

等到一战结束后,法国开始反思人生了。打完仗不吸收教训怎么能行,法国就从一战中学到了宝贵的战斗经验。他们认为壕沟战虽然打的艰辛,但是不管怎么说能撑的久些,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德国拒国门之外,不让战火蔓延到本土。

于是法国决定修建马奇诺防线,基本覆盖法德边境,但是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马奇诺防线修到比利时国境就停下了,没有在比利时和法国边境继续修建,整个防线就像露出了一个大缺口。其实这就是法国玩的套路,修建马奇诺防线的目的,就是引诱德国从比利时入侵,走阿登山区和尼德兰低地,像一战一样放弃从德法边境直接入侵,迫使英国、荷兰、比利时参战。实际上,比利时也确实看出了法国的“用心良苦”,指出马奇诺防线的缺口会导致德国从比利时入侵,但是法国对此不做任何回应。

可惜法国从一战中用惨胜学到的教训,并没什么用。德国确实如法国所设想的一样,绕过马奇诺防线,直接和英法荷兰比利时同时开战,但是只用了两个月就打败了四国联军。

德国会绕开马奇诺防线,都在法国的算计中,从这一点上看,法国修建马奇诺防线的战略目标已经达到,就是怎么看都有点得不偿失的味道。

这个问题属于以今天人的眼光来说可以绕过去,当时的人们知道吗?现在以事后的角度来看事情,已经知道历史上发生了什么,所以会很简单的认为就绕过去很容易,在当年法国人见到马廷诺防线的时候已经考虑到被人迂回过去的可能性,但是却认为不是什么想象容易。

法国考虑可能被绕过的问题时,也研究过阿登森林地带,结果认为那里是无法通过大军的地带,所在那里没有作为重点,不是说没有防御工事,而是建了,只是与其他地段的相比要差了许多,没有重点构筑。

当时的法国人认为那个地在通行能力不足,满足不了德国大军的通过,少量的部队可以从那里去发动进攻,但是大部队进攻不具备条件,不是法国人先入为主了,而是没有想到技术条件变化,按旧标准来计算了。

在战前法国人自己通过演习时候已经发现这一点了,知道这里机械化部队可以通过,但是法国人掉以轻心了,还是按一战时期的理念来计算德国的兵力机动能力,认为即便被突破,也有机会纵深内重新布防,没有想到法德国人的行动能力要超出了想象。

法国人在制定作战计划时,把德国人的兵力机动速度估错了,法国人认为即便突破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纵深内的重新设防,结果不等法国完成重新的布防,德国已经突破这个防线了。

其实雷诺和戴高乐等人都反对耗费巨资修建马奇诺防线,他们认为这些钱还不如用在飞机大炮装甲车方面。而且英法的军官也已经料到德军不会正面硬扛,而是绕到法国北部。法国计划从比利时方向再修一道防线,和马奇诺防线连起来。当时法、比防线的阿登高地崎岖难走,并不适合德国装甲部队通过,因此这也成了法国防守最薄弱的地方。天算不如人算,1940年5月德国发动进攻,先让英法联军支援荷兰,然后再趁虚直入,并很快将英法联军逼至敦刻尔克。

马奇诺防线现在已经成了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

马奇诺防线的修建主要还是当时法国元帅霞飞极力支持,他是在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中取得胜利而奠定了历史地位,上海的霞飞路就是以他命名。

有点讽刺的是,修建马奇诺防线的一个理由就是节省国防人员开支。为法国争取2~3周的缓冲时间,构筑法国反击作战的据点,迫使德军绕道比利时或瑞士,从而避免法国本土遭到入侵。法国人对于马奇诺防线寄予厚望,其为了抵御空中轰炸、大口径火炮攻击,而搭配了各种火炮、壕沟、堡垒、医院、工厂等军事生活设施,在较大的工事中设置设计了有轨电车。

德军从阿登高地进入法国后,在1940年6月14日便攻下了巴黎。而在1944年6月,盟军反攻的时候,同样绕开了德军把守的马奇诺防线。二战结束后,尤其是法国进行核武器计划后,马奇诺防线的地位就更加尴尬了,逐步被弃用,某些工事甚至被改成红酒酒窖、农场,甚至迪斯科舞厅……

只能说法国太笨,军事思维太落后。要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军就是绕过德法边境取道比利时进攻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当然更聪明,更会绕过德法边境,所以马奇诺防线就是个笑话。

陆军军费的三分之一,如果这些钢筋混泥土变成飞机、坦克、大炮,也够德国人喝一壶了。英法联军的坦克并不比德国少,甚至质量还要好。但德国坦克是作为战略兵器集中突击,组建装甲集群。而英法对坦克是战术兵器分散使用,支援步兵作战。这就导致德军可以形成坦克的局部优势,直接绕过德法边境深沟高垒,绕过法军重兵集团,直奔大军后方。

大迂回大包围战术,其实就是骑兵战术,中国人太熟悉,游牧民族传统的德国人也很熟悉,可惜法国人不懂。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金灭辽惨状 为什么金灭辽 对辽的俘虏比对宋的俘获人员优待下一篇:曹爽是谁的儿子 曹爽是谁的儿子?因不思谋略最终死在司马懿手中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