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日不落的大英帝国如何偷窃大清技术机密

导语:大英帝国是如何窃取清朝的技术机密的?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十八世纪是一个旧日帝国与新兴国家交替的时代,美国在此时独立,英国称霸全球,古老的中国则处在大清帝国的统治之下。而与此同时,为了谋求工业化的美国开始向英国派

大英帝国是如何窃取清朝的技术机密的?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十八世纪是一个旧日帝国与新兴国家交替的时代,美国在此时独立,英国称霸全球,古老的中国则处在大清帝国的统治之下。而与此同时,为了谋求工业化的美国开始向英国派出商业间谍,探索工业时代的技术秘密。而英国也同样向古老帝国伸出了爪牙,想要知道为清朝带来巨大贸易顺差的茶叶机密。 1791年美国时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向国会提交了一份《制造业报告》,这份报告是美国初次拟定的工业化大纲。因为在1790年之前,这个新生国家除了拥有一些手工作坊以外,连一家工厂也无,其经济结构在当时可谓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国家。 在这份报告之中,汉密尔顿赤裸裸的表达了一个新兴国家想在工业时代赶英超法的野望——美国联邦政府从国会到白宫在此之上形成一致思维:「 ”以不论何种手段的方式去获取他国技术,以打破领先国家的技术壁垒,这将是由联邦政府领导的国家工程。” 将商业机密的窃取上升到国家战略的背后,则是被称颂至今的美国开国诸贤对这份《制造业报告》的鼎力支持。 事实上,美国为从旧日宗主国手中拿到当时堪称「 ”高科技行业”的纺织业技术早已不择手段,1783年一位叫做本杰明的商人秘密走私了几台英国纺织机到美国,然而拆成零件的纺织机在运回美国后却没有一个人能够重新组装。 而吸取教训的美国政府和商界人士开始在美国国内和英伦三岛发布悬赏信息,只要有人能带来纺织技术,就可以在美国获得一百英镑的奖赏——这相当于大清帝国一户普通市民五年的收入。 正是这样的高额悬赏,引来了美国工业之父斯莱特的「 ”叛英投美”,并在《制造业报告》发布的前一年,正式在罗德岛建立了美国近代史上第一座工厂。 美国工业从零到有,以1768年英国发明阿克莱特水力纺织机算起,用了二十二年。而从1790年拥有第一座工厂,到1807年工业粗成规模,有能力向英国发起贸易禁运,美国则仅仅用了十七年。 作为如今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在工业领域上的筚路蓝缕用事实证明,一个落后国家想要打破旧有格局,一些不见光明的手段或许是不可缺少的。 而就在美国手段尽出获取英国纺织业机密的时候,已经是日不落帝国的大不列颠也向东方的古老帝国伸出了拷贝之手。 1788年时的大英帝国社会里,来自东方神秘帝国的茶叶,已经成为了这个日不落帝国从上层到贫民都不可缺少的宝贵饮品——事实上就在几年前,在北美波士顿发生了一场与茶叶攸关的事件,导致日不落帝国最终丧失了这个数百万人的殖民地,并在若干年后将世界霸主的地位拱手相让。 然而此时的英国人虽然已经离不开茶叶饮品,但搜尽日不落帝国的每一寸角落,他们都没有找到与茶叶类似的植物。 而在同时,大英帝国为茶叶却付出了相当于国库收入10%的贸易逆差。 为了弥补贸易带来的损失,又没有可供替代的产品,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植物学家和探险家约瑟夫·班克斯受英国议会之托,尝试从大清帝国之内秘密引进茶种,但最终却毫无所成。 有鉴于当时全球最顶尖的植物学家的实验失败,再加上1833年大清帝国对英国贸易创下顺差新高达三百余万两,而茶叶又在其中占据了93%的份额。1835年印度茶叶协会秘书长戈登终于坐不住,亲自潜往大清帝国的南方地区,试图获取第一手资料,以将茶树引种到印度 戈登此行虽然获取了大量茶籽,但这一场冒险最终的获得,却仅仅是让英国锁定了印度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麓边缘地带适合茶树的生长。 而茶叶的烹制工艺,甚至茶树的选种培育,英国仍然毫无所得。 1848年,由于英国盗窃中国茶叶技术的行动一再失败,东印度公司决定雇佣福琼这位身兼植物学家与冒险家的人物潜往中国,以将茶叶的秘密带给英国——福琼曾在鸦片战争结束之后,带领一个考察团前往华北采风,并写下了《华北三年游记》一书,可以说是英国之内难得的清朝专家。 不过鸦片战争虽然将大清帝国的天朝上国之梦砸了一个稀巴烂,可帝国上下却越发敌视外国人,所以福琼这位大英皇家植物园园长在登岸之后,并未鲁莽行事,而是雇佣了中国的奴仆,并结辫换褂做了一副清朝普通人的打扮后,才秘密的前往产茶区寻求茶叶的秘密。 在古时的中国,由于交通封闭,人身又被限制,再加上大清帝国的幅员远至中亚和蒙古,从香港转航上海登陆之后,诈称来自长城以外的福琼得以轻易瞒过普通人,避开了清廷规定的洋人不许离开商埠港口的禁令,进入到了内陆地区。 但他第一次的茶叶机密盗取之旅却并不顺利。他首先前往浙江,却因为鸦片战争时期,英军舰队曾在定海与清军鏖战,被识破洋人身份的他由此遭到敌视。再加上杭州湾地区自南宋时期就开埠与国外进行贸易,对于技术机密有极强的保密意识,故而福琼在此一无所获。 最后福琼还是前往到安徽徽州,才从当地茶商处获得了茶种——徽商虽然名满中国,但在清朝主要从事省际贸易和盐商,这与彼时主掌外贸的粤商并非一条路上的同行,况且广东的经济辐射最远也就到浙江,所以面对福琼收购随处可见的普通茶苗茶籽,徽州的茶园主并未意识到这可能导致中国茶叶垄断地位的失去。 而相较清朝还依靠已经破绽百出的海禁跟商人自发的保密意识来保护自己的商业机密,美国和英国不仅已经相继推出了保护知识产权的专利法案——甚至英国为了进一步阻止美国对本国纺织业的渗透,还特别推出了《航海条例》,规定纺织业技术人员、机械以及纺织品不得擅自离开英国。 但收获丰盛的福琼却最终没有获得一个圆满的结局。回程途中,他为了保险起见将茶籽、茶苗分别装在帆布袋和玻璃箱中,但这却毫无作用——茶苗在长时间海运的途中纷纷枯萎,而茶籽也因为潮湿的环境而导致大量的腐败发霉。 但跟戈登有所不同的是,作为大英帝国皇家植物园园长的福琼,是彼时植物学人中的第一流人物,所以在吸取教训之后,这位植物学家很快就总结出了经验。 福琼先是抛弃了英国前人的做法,改而在玻璃箱中种上一棵小桑树,然后在桑树的土壤周围埋下茶籽——在日以继夜的照料下,这些所剩不多的,来自大清帝国安徽山区的宝贵茶种得以成功运回印度,并在四个月之后,于印度喜马拉雅山脉大吉岭的土地之上生根发芽。 然而只是空有培育和运送茶种技术的英国人,仍旧缺少优良茶种以及烹制技术,仍旧无法自己制造茶叶。 但就在此时,好运似乎从天而降,眷顾了英国的茶叶事业。 1950年太平天国之乱爆发,大清帝国的国力尽数陷在了平乱之中。 获知战情的东印度公司,趁此机会请福琼再次带队东行,而不愿多生事端的清廷,只能坐视福琼一行在浙江、福建等地采集优良茶种跟聘请工人——此一行,福琼为英国带回去了红、绿茶的茶籽一万七千颗,茶树两万三千八百九十二株以及用每人年薪十五两聘请而来的精通全套制茶工艺的八名武夷山制茶匠人。 从此之后,大清帝国逐渐失去了在当时国际贸易竞争上的最后一张底牌——1866年英国消费的茶叶尚只有4%来自印度,然而等到了1903年却已经上升到了59%,同时中国茶叶在全球份额也从十八世纪四十年代的一家独大,下降到了不及10%。 而等到了一个世纪之后的2016年,中国茶业八万企业外销总额仅为14.84亿美金,而仅英国立顿茶叶一家公司在全球的销售额就高达三十亿美金以上——而哪怕算上国内外的销售总额,中国八万茶企在2018年的业绩也仅为2500亿人民币。 - END - 看见我们,发现世界 本文为 真实星球 原创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真实星球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东汉晚期 宦官与外戚轮流坐庄的局面 导致发生了一场场政治斗争下一篇:为什么二月有28天或29天 为什么2月只28天或29天 关于2月有什么传说

文章评论

  • 深海未央

    揭露了历史上的殖民统治和科技盗窃,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