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王树增的创作缘由

导语:王树增创作的原因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以下文字资料。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王树增说,他打算写两个系列,一个是中国革命历史系列,包括远东朝鲜战争、长征和解放战争;还有一系列中国近代史,包括1901年,1911年,1921年。他说,这些书是为当代中国

王树增创作的原因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以下文字资料。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王树增说,他打算写两个系列,一个是中国革命历史系列,包括远东朝鲜战争、长征和解放战争;还有一系列中国近代史,包括1901年,1911年,1921年。

他说,这些书是为当代中国的年轻人写的,他希望年轻人能通过自己的作品了解历史。

王树增说:“当代青年对中国民族历史的解读远远不够。

一个民族把自己悲伤或快乐的过去当做手中的珍宝,把它当做照亮民族未来进步的明灯。

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环境中,我们的青春无论如何也不能失去信念。

中国人一直是一个生存信念最强、生命力最强的民族。"

在创造长征的过程中,王树增也欣然接受了这样一个愿望。

2000年底,他看到了美国时代出版公司的一本书,被西方各领域专家选为公元1000年至2000年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一百件大事。

其中之一就是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在他看来,对于70年前发生的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国青少年还不够了解。

于是,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长征在当代中国人和西方人眼中有多大的不同。

还有一个现象,就是这几年又有很多外地青年走长征。这些物质条件极好的年轻人在这条路上寻找什么?他说:“我相信,这些外来青年是走在红军长征路上,崇拜和寻找某种精神。

西方专家把它列为一百件大事,我认为根本原因是它体现了人类前所未有的坚韧和为实现信仰而奋勇前进的精神。它是人类在其规模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迁徙,它体现了人类不断进步发展的最宝贵的精神基础,那就是永不放弃,永不前进,勇往直前。"

王树增说,为了写长征,他几乎读了几千万字,在笔记里写了两百多万字。他写作时查阅的长征地图,几乎都被“时间”磨损了。

对于一个严肃的作家来说,这是一段漫长而艰辛的精神历程。

长征记录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实,深入挖掘了历史的细节。

王树增说,写长征的过程也是他思想不断升华的过程。

起初他对长征的理解只是在人类忍耐力或韧性的层面上,但在写作过程中更打动他的是中国工农红军标榜的理想主义。

他说,红军队伍基本上由两个奇特的阶层组成,一个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文化政治精英,另一个是来自中国社会最底层的文盲赤贫阶层。

这两个阶层的结合所激发的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往往是动人的。

他说:“中国农民是世界上最贫困的阶层。他的头上有层层剥削和压力,内心的屈辱是最深的。

所以红军队伍到了家乡,红军宣传告诉他们,‘你们生而为牛,生而为马,可以做人。

从来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

你跟着红军的旗帜去平天下所有的不义。我想,那一刻,这些农民心中的狂喜是压制不住的,于是他们跟着红旗走了。

当绝大多数红军战士为理想倒下时,他们几乎分不清留胡子的马克思和留胡子的列宁的区别,因为他们不识字。

但我觉得,当他倒下的时候,如果他拥抱了这样的梦想,他也觉得值得。"

王树增认为,长征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历史事件,可以从任何角度去触摸,而这种触摸往往会让读者思考中华民族和这个国家的未来。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宗泽与岳飞 为何说宗泽对岳飞是影响最大的伯乐下一篇:项羽和刘邦 关羽和项羽的区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