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慕尼黑之手 都是防御战 德国为何能突破马奇诺防线 而对斯大林格勒束手无策

导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战争初期,各国都修建了耗资巨大的超级防线,如法国的马奇诺防线、德国的齐格弗里德防线、苏联的斯大林防线和莫洛托夫防线。然而,这些防线在现实战争中往往很容易被攻破,根本起不到预期的作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战争初期,各国都修建了耗资巨大的超级防线,如法国的马奇诺防线、德国的齐格弗里德防线、苏联的斯大林防线和莫洛托夫防线。

然而,这些防线在现实战争中往往很容易被攻破,根本起不到预期的作用。相反,斯大林格勒阻击圈在苏德战场上的莫斯科阻击圈发挥了真正的作用。成了铁桶防御。

那么,为什么这些昂贵的防线没有成功,那些看似“即兴”的防线却成了牢不可破的封锁线?

对于一战后的法国来说,除了胜利,几乎什么都没剩下。

法国大片地区被摧毁,东部的工业城市几乎被完全摧毁,法国人口锐减,百万人口的死亡让法国人口瞬间失衡,德国仍能卷土重来而不被彻底摧毁。英国人奉行的平衡政策让法国不得不接受,有一个强大的邻国迟早会崛起。

因此,法国决定修建一道可怕的防线——马奇诺防线。

上图_法国马奇诺线示意图

法国花了11年时间才建成这条防线,而且只计划了一半。其工程量高达1200万立方米,耗资50亿法郎,预计将修建5800座永久性防御工事。有大量钢筋混凝土掩体和固定炮塔。这条360公里长的防线包括几公里深和连接在一起的各种地下防御网络,甚至可以运输到地下。其核心是防范德国的进攻,让法国人在战斗的同时最终让德国放弃进攻计划。

这个防御网络似乎牢不可破。需要知道的是,马奇诺防线的一个碉堡分为四五层,内部结构非常复杂。掩体不是独立存在的。周围碉堡群可以相互呼应,拍摄边界宽阔。钢筋混凝土圆顶的步兵炮根本无法战斗。

法国马奇诺防线的地面防御工事

类似这条防线,苏联建立了著名的斯大林防线。

这条防线比马奇诺防线的计划更惊人。由于苏联的边界线比德国和法国的边界线长得多,所以苏联在1928年至1939年间修建了这条从北部卡累利阿地峡到南部黑海海岸的防线。

这条防线上有4000多座永久性防御工事,防御工事的墙厚实际达到了1.5米,可以说能够抵御当时大部分的炮火攻击。但是,这个工程在苏联实在是太庞大了,尤其是苏联和德国在39年瓜分波兰之后,苏联转而建造了更加先进的莫洛托夫防线,所以这条防线实际上并没有完成。

然而,令苏联没想到的是,莫洛托夫线和斯大林线都无法抵挡德国装甲部队的冲击。当时,斯大林的防线在德军装甲部队的攻击下不堪一击,很快被突破。不过,斯大林的防线至少起到了一些作用。马奇诺线完全不同。通过首先占领比利时,德国人越过了阿登高地。当时,马奇诺防线的比利时部分还没有完成。结果,德军绕过马奇诺防线的主体,穿过阿登高地,从而从背后杀死了他们。

法国每年花费超过一半的国防资金,实际上却在没有发挥任何作用的情况下崩溃了。

上图_二战中的德国装甲部队

马奇诺防线崩溃的原因不仅仅是技术问题。

当时法国之所以修建马奇诺防线,是考虑到其人口和综合国力不如德国,所以从长远来看,即使有所谓的“小盟友”和凡尔赛和约,法国也不得不修建一道永久性的防线来抵御德国人的崛起。但这条线是什么样的防线,法国的想法其实就在后面。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军依靠凡尔登那样的堡垒防御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因此,法国人认为德国再次打电话时仍会使用施里芬计划,即通过铁路在8-10周内完成组装,然后从法国东部突围,直奔巴黎。只要法国熬过前三个月,进入持久战,德国就彻底失去优势。因此,马奇诺防线本身并不是用来彻底保卫德国的,而是用来延缓德国进攻的。

但法国没有想到的是,由于技术进步的因素,德国人发明了闪电战,即突破大规模装甲兵集群,然后绕过他们的战术。这种打法彻底改变了一战的无厘头模式,德军寻找突破口的方式直接蒙蔽了法国。主要问题是法国防线的核心就是四个字——被动挨打。根本没有机动兵团,以至于德国突破后还在等着法国预备队干掉它。

上图是二战期间参战的苏联士兵

相反,在斯大林格勒后期的天王星战役中,苏联人完全明白如何防御德国的进攻。首先,苏军集中重兵,在斯大林格勒完全包围了德国第六集团军。这时希特勒的反应非常明确:救人。

希特勒派他最得力的曼施坦因元帅执行代号为“冬季攻势”的救援行动。当时这次救援行动的攻击相当猛烈,一度被推到距离斯大林格勒只有30英里的地方。但是朱可夫此时的策略非常巧妙。首先,他故意避开了曼施坦因装甲部队的尖锐边缘。放开一些精英坦克团进行层层阻击。这样,曼施坦因的战线和补给就延长了。

苏联著名军事家朱可夫

随后朱可夫开始进行运动战,并调集重兵包围曼施坦因的装甲部队。曼施坦因发现自己有被朱可夫包围的危险,于是彻底放弃了救援计划。在体育运动中主动防御敌人是上策。作为一战的产物,马奇诺防线的思想落后是最致命的一点。正面混凝土厚度足以抵挡300毫米的巨型火炮。它确实迫使德国制造了许多巨大的枪支。然而,它的机动性问题过于突出,所以它的力量最终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所以总结起来,马奇诺防线有三个问题:

1.为了迫使比利时加入战争,也因为比利时的抗议,比利时的部分防线没有修建。伟大的真理出现了。

2.缺乏机动性、后备力量和极大的纵深,导致整条防线过于僵硬,只有在遭到德国进攻时才能被击溃。而且,过于舒适的防线让法国士兵彻底失去了理智,整个法国军队的战斗意志非常低下。

3.防线的设计忽视了巴登山区,跟不上技术创新的步伐,跟风而行,思路太陈旧。

上图_莫斯科保卫周围的防御

上图_两名苏联红军士兵站在被摧毁的德国坦克前

事实上,马奇诺防线的问题看似是一个技术问题,实际上显示了整个法国军事思想的落后。相比之下,苏联的防御战不仅是破船,更是机动防御。

例如,在朱可夫组织的莫斯科保卫战中,敌人的装甲集群进攻因大规模构筑反坦克工事而被拖延。这直接戳中了德军的软肋。德军的进攻主要依靠装甲部队,一旦装甲部队受阻,就会陷入困境。此外,严酷的冬天和流经苏联的河流也让德国非常不舒服。

在保卫列宁格勒时,朱可夫毫不犹豫地在全城埋设地雷,与德军展开战斗,充分调动了苏联的爱国热情和战斗意志。苏联人民虽然吃不饱饭,但从不投降,经常战斗到最后一刻。

真正的防御永远不可能靠在堡垒里扎营来实现,防御攻击才是防御大师的真正精髓。

正文:天空打破了云层

参考文献:

“朱可夫。回忆与思考”

《第三共和国的崩溃——1940年6月法国失败的探索》

德伯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从慕尼黑到敦刻尔克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庐山简介 《庐山图》的创作背景是什么下一篇:潘汉年子女 谁被称为“党内海瑞”:与康生、江青斗了一辈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