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蝗虫好吃吗 古人明明知道蝗虫是可以吃的 古人为何宁愿饿死都不吃

导语:  对古人吃蝗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古代环境因素:观念与捕捉技术落后  古代治理蝗灾的相关技术的落后,对于蝗灾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旱灾后就爆发蝗灾是常见的“规律”,其实历史上多次发生蝗灾,仅仅是公元前707年到1935年,有史记

  对古人吃蝗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古代环境因素:观念与捕捉技术落后

  古代治理蝗灾的相关技术的落后,对于蝗灾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旱灾后就爆发蝗灾是常见的“规律”,其实历史上多次发生蝗灾,仅仅是公元前707年到1935年,有史记载的蝗灾就有796次,几乎每三年就发生一次。

  面对观念封建的百姓,为了鼓励他们捕捉蝗虫,朝廷也是煞费苦心:

  唐太宗时期,发生了一次严重的蝗灾。唐太宗不但下令开仓救灾,还抓了几只蝗虫,在大臣面前吃了,说:“赈灾粮食不够,就让这些蝗虫吃我的心吧,别去吃粮食了。”

  影视中的唐太宗忧心蝗灾

  此话一出,深得民心,大家也踊跃对付蝗灾。可惜的是,繁殖能力极强的蝗虫,形成了庞大数量的时候,人们也会产生恐惧心理。躲起来都来不及哪还敢去捕杀蝗虫?再加上蝗虫过境速度很快,古代生产力还差,完全没有足够工具和时间去捕蝗虫。

  蝗灾过后还有瘟疫随之而来:在水里淹死的蝗虫会大面积污染水源,瘟疫由此产生;而严重的蝗灾还会导致很多难民逃亡,同样加快了瘟疫的传播......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蝗灾一旦发生,数百公里范围内的庄稼被啃食一空,受灾人数难以想象。就算捕食蝗虫,也只能维持很短时间,靠吃蝗虫是无法度过饥荒之年的。

  烹饪技术不到位,口感不佳曾有位大厨专门研究过蝗虫的菜谱,罗列了十道蝗虫菜,还起了高雅的名字:天鸡虾排、沪上醉蚂蚱、香辣蚂蚱……尽管名字很好听,但是味道一般人接受不了。

  由于对未知事物怀着敬畏之心,古人一般不敢尝试新东西。而且,蝗虫的翅膀味道闻了令人难以下咽,肉少质轻,实在是没人愿意花心思去烹饪成美味。

  总结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现在面对蝗灾咱们也不用慌张了。什么药剂喷杀、培育蝗虫天敌等等,但是目前我们人类也该反思,为什么现在的天灾越来越多?如果用老一辈迷信的说法“上天的惩罚”那是这种惩罚似乎很合理,因为我们没有注重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也算是一种“因果循环”。

  比起亡羊补牢的急救措施,我们似乎忘记了原本这些事不必发生。在保护环境这件事上,我们人人有责。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伊军俘虏16岁is新娘 十六岁被敌俘虏的一位公主,最后结局是什么?下一篇:舒穆 舒穆噜氏为什么当上贵妃之后会被连降三级?她做了什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