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三国里的诸侯们为什么都被世人称为“主公”?

导语: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刘备、曹操、孙权、董卓的下属都称他们为“高手”,那他们为什么用“高手”而不用别的词呢?为什么这个词只能在以三国为题材的文学、影视作品中看到?今天我们来谈谈大师这个词。身边很多朋友甚至把这个词等同于“皇帝”、“国王”、“陛下”等词。其实这

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刘备、曹操、孙权、董卓的下属都称他们为“高手”,那他们为什么用“高手”而不用别的词呢?为什么这个词只能在以三国为题材的文学、影视作品中看到?

今天我们来谈谈大师这个词。

身边很多朋友甚至把这个词等同于“皇帝”、“国王”、“陛下”等词。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百度百科对大师的解释是:国君称号;仆人对主人的称呼;客人对男主人的称呼。

网络映射

三国时期虽然军阀割据,军队自重,但是诸侯没有一个称帝的。显然,第一种解释不适合三国。

第三种解读是主客关系,显然不合适。如果下属都把“师傅”当酒店,不开心就走,恐怕师傅们每天都不用干别的事了,每天都要去人才市场招聘。

我更喜欢第二种定义“仆人对主人的称呼”。

为什么?

古人一直有“士为知己者死”的理想。当他找到一个自己认可的领导后,就把自己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放弃了自己的独立人格。

让我们再把这个词拆开。

网络映射

“祝”字在古代与“祝”字连用,意为“安定、供养”。“君”字中的“主”字,是指会支持国家的人。

在古代,“公”是对一个人的尊称。比如三国中经常出现的“龚铭”一词,就是智者。

所以“主”字表示男方的地位、能力、作用,“公”字表示下属对上级的尊重。

正史《三国志》中有一段话:或者诸葛亮说:“蜀郡法太纵横,将军要开导主公,抑其福。”

这是“大师”一词最早的由来。据统计,“主”字出现了14次。

你可能很好奇,一个单词在一本书里出现14次并不奇怪。为什么这个词比年度关键词更受欢迎?

网络映射

这是因为《三国演义》中“主”字出现了264次,前后有25个人被称为“主”!

其实“主”字和现代人称呼上级“英明的领导”、“受人尊敬的老板”、“伟大的领导”以及电视剧中的“神仙”、“大人”、“大人”几乎一模一样。只不过古人把它做得优雅了一点,多读书没问题,奉承可以做得更高一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李儒做了哪五件事情来成就岳父董卓霸业的?下一篇:曹操权力那么大为什么不敢杀傀儡皇帝汉献帝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