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裂 清朝名臣张廷玉为何最后身败名裂?乾隆是怎么给他下套的?

导语:  清朝名臣张廷玉为何最后身败名裂?乾隆是怎么给他下套的?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一直都是古代君臣相处过程中不能说透的潜规则。在清代同样如此。不过,有人偏偏不信这个邪,比如大学士张廷玉。在侍奉康熙祖孙三代人的过程中,张官运亨通,与鄂

  清朝名臣张廷玉为何最后身败名裂?乾隆是怎么给他下套的?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一直都是古代君臣相处过程中不能说透的潜规则。在清代同样如此。不过,有人偏偏不信这个邪,比如大学士张廷玉。在侍奉康熙祖孙三代人的过程中,张官运亨通,与鄂尔泰共同成为清王朝的两个顶梁柱。但是,就在他处于权势巅峰之时,乾隆的翻脸,却让他身败名裂。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01配享太庙

  首先,得先介绍一下张的背景。张廷玉出自官宦世家,祖上五代人都当过清朝的大官,其父张英,更是声名远扬凭着祖辈为自己创造的优越生活环境以及自己的机警,张廷玉很快便成了康熙的心腹,入值南书房,参与机要,身份更是不一般了。

  到了雍正朝,大清朝换了当家人,张廷玉对待新君雍正,越发的恭谨起来,这也巩固了他在朝中的地位。当年羹尧等权臣相继倒台后,张因为参与军机处规章制度创办,让雍正认识到了其不凡的政治才能,雍正八年,皇帝下令张廷玉将来可与鄂尔泰一起配享太庙。

  能配享太庙,这对张廷玉来说是莫大的殊荣,更何况他还是一个汉人。若能如此,不仅自己脸上有面子,子孙也跟着沾光。往坏处想,假如将来后代不争气犯了事,如果提起自己祖先在太庙中有一席之地,也可免去不少灾祸啊。

  02交出一部分权力,换取安稳

  正在张廷玉幻想着未来的风光时,雍正的驾崩,把他从现实中拉了回来。因为此时,张廷玉所面对的已经不再是那个对自己十二分信任的老皇帝,而是一个青年人——乾隆。新君对自己是什么看法呢?张廷玉心里有些没底。

  张廷玉内心的不安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早在雍正朝时,就有人向皇帝告密,称张廷玉在朝廷内部结党,他的好友亲戚们,都因为他的受宠而在朝中谋得立足之处。这样下去,张难免不会变成第二个年羹尧。

  面对一些人的质疑,雍正并未在意,而是继续维持对张的信任,而张廷玉也是受宠若惊,越发的谨慎起来。当乾隆即位后不久,为了表示对新皇帝的恭顺,张主动要求辞去自己兼管户部的职务,乾隆继位甫定,也乐得接受张的请求。经过这一交权,张廷玉多少放松了一些之前紧绷的神经。

  这还不算完,张曾给乾隆的侄子永璜当过老师,永璜早逝,祭礼刚结束,他就请乾隆返回京城,结果又遭乾隆责骂。此时,张廷玉已入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配享太庙”的身后事,成为了他唯一的希望。

  乾隆对此也是了然于心的,为了彻底折磨跨张廷玉,他自己假装公正,将张配享太庙的事情交给九卿去讨论。朝臣们闭着眼睛都能猜出乾隆的心思,自然不肯触这个晦气,于是纷纷请求罢张廷玉配享太庙。

  九卿的决定,成为了压垮张廷玉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后来还有人告发他的亲属与反清复明有关联,但也比不上这件事。朝臣亲眼目睹乾隆对待张廷玉之手段,唯恐避之不及,纷纷远离张家,张廷玉郁郁而终。通过折磨张廷玉,乾隆成功的强化了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日后,为了显示自己的宽大,乾隆又宣布允许张配享太庙。可是,这一决定除了给他带来仁德的吹捧之词外,似不会再让张家辉煌了。

  伴君如伴虎,张曾试图超越这个潜规则的束缚,但最终仍未如愿,而是在乾隆的连环打击下,坠入命运的深渊。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菊花黄巢 朱元璋和黄巢军自比菊花是什么回事?菊花有什么含义?下一篇:秦末之章邯 秦末名将章邯有哪些战绩?章邯是否真的没什么实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