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隋唐李密 隋唐风云人物李密,被迫投降大唐后为何不甘心,最后结局怎样?

导语:隋唐时期英雄辈出,有不少非常著名的历史人物都出自这个时代。相信每段历史都有足智多谋的出众者,而李密便是隋唐时期智多星一样的存在,在当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李密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一生干了不少大事,按

隋唐时期英雄辈出,有不少非常著名的历史人物都出自这个时代。相信每段历史都有足智多谋的出众者,而李密便是隋唐时期智多星一样的存在,在当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李密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一生干了不少大事,按照他的智谋和凝聚力,投靠李李唐王朝谋求一定的地位并不是难事,但为何在投降不久后,受到李渊的重视后,他最后却又被唐军杀害了呢?

李密出自贵族世家,曾祖、祖父都是数一数二的大人物,他的父亲在隋朝担任了重要官职,很重视对李密的教育。年少时,他特别喜欢阅读兵书,整篇背诵都不在话下。极具天赋的少年李密,如此努力认学,可见他的头脑比寻常人要聪明得多。他从小就立志以天下为己任,所以当他在路途上遇到有困难的人时,会毫不犹豫的帮助他们。同时他跟一位博学的老师学了很多有关历史知识,为他日后行动奠定了知识基础。

李密一生中最不凡的作为就是成为起义军首领,与隋朝对抗,后来他又审时度势决定投降大唐,这样的决定无疑使正确的。那么,李密是怎样当上农民起义军首领的呢?

经过在隋朝为官,以及与杨玄感失败的反叛行动,李密投靠到了韦城瓦岗寨的翟让军中,也就是隋唐时期天下共知的瓦岗军。开始时,李密虽然不是瓦岗军的领导者,但他凭借自己的智慧,给瓦岗军策划了不少战术和计谋,无形中壮大了瓦岗军的军力。有了李密作智囊,瓦岗军的实力逐渐壮大起来。

翟让在不断赋予李密重任的同时,也给了他很大的权力,以至于后来他自己都认为李密威胁到了自己的头领地位,李密随着自己影响的不断扩大,也确实威胁到翟让,于是二者之间必然产生矛盾。后来,李密和翟让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再一次酒宴中,李密趁翟让鉴赏宝弓拉弓时,令心腹武士从翟让背后将其杀害,同时杀死了翟让的哥哥翟宽,据说,连当时在场的徐世勣都被士卒砍了一刀,险些丧命。随后,其余瓦岗将士都臣服于李密,李密彻底控制了整个瓦岗军队伍。在后来与隋军的对战中,他多次取胜,王世充也成为他的手下败将。

多次的胜利和作为统领者的威名,使李密越来越自大,他不再体恤瓦岗将士,也不听从瓦岗将士的合理建议,使得瓦岗军逐渐衰落,最后迫于天下形势,李密决定投靠大唐。李渊为表达自己对李密的重视,特意派人迎接他。之后李渊为了笼络李密,拜李密为光禄卿,封邢国公,还将表妹独孤氏嫁给了李密,称呼李密为弟。但是,李密作了大唐臣子呆了一段时间后,对比自己从前当瓦岗军领袖,他感觉很失落,逐渐产生不满足现状的想法。

唐武德元年年底,李渊派李密同王伯当到黎阳安抚旧部,李密很高兴,便欣然前往,可当二人刚走到稠桑驿的时候,估计是有人提醒李渊,派李密安抚旧部,可能会出乱子,于是急令人传告李密,让他回转。李密接到这个命令,他琢磨一番后,认为回到朝廷可能会凶多吉少,所以,他没有听从王伯当的劝阻,决定反叛大唐。

李密这次背叛大唐,哪还有什么资本,原来的瓦岗旧部已经被唐军稀释和分解,身边只有有限的人马。他带领自己的部下打算投奔在襄阳的旧将张善相,可李密反唐的消息被唐将盛彦师探知,他便在半路设下埋伏截杀李密。武德元年腊月三十,李密被盛彦师杀死,年仅37岁。李密被杀后,李渊命人将李密的首级送往黎阳招抚其余部,徐世勣因此请求允许其收葬李密,才可投降,得到李渊允许。最后,李密由徐世勣为其安葬于黎阳山西南五里处。

李密一生经历甚为曲折,期间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安于现状的野心,成为起义军首领,本可大有作为一番,却因自大狂为又失去军心,既然投降大唐,又不能真心归附,所以因此被杀也是必然。其实,李密的悲剧主要在于其过于躁动的心思,不能安于现状,心里总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心思,如此怎能不犯错误呢?

参考资料:《隋书·列传第三十五》《旧唐书·列传第三》《新唐书·列传第九》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三方势力命运的转折点 三方势力命运的转折点 竟是这场不起眼的战役下一篇:西班牙无敌舰队为什么会败给英国 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