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北京和西安的道路为什么又直又宽 竟然是因为隋唐皇帝的政治智慧 北京和西安的道路为什么又直又宽 竟然是因为隋唐皇帝的政治智慧

导语:为什么北京和Xi的路又直又宽?是因为隋唐皇帝的政治智慧。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第一次去西安和北京旅游的人,第一反应不是多么繁荣景点多么漂亮,而是为什么这路会这么宽这么直?我们买房子要首选「 ”坐北朝南”的户型,没有选到就不太开心...那你知道吗西安和北京这种城市布局,还有买房子选户型的心态,竟然都和隋唐的皇帝和很大关系! 一.今天的西安,隋朝时期「 ”大兴城”的建

为什么北京和Xi的路又直又宽?是因为隋唐皇帝的政治智慧。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第一次去西安和北京旅游的人,第一反应不是多么繁荣景点多么漂亮,而是为什么这路会这么宽这么直?我们买房子要首选「 ”坐北朝南”的户型,没有选到就不太开心...那你知道吗西安和北京这种城市布局,还有买房子选户型的心态,竟然都和隋唐的皇帝和很大关系! 一.今天的西安,隋朝时期「 ”大兴城”的建设 西安,最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作为王朝的首都所在,最早秦朝的首都咸阳也包含部分西安,到了汉朝后改名长安,取「 ”长治久安”的意思,后来历经多个王朝都是作为重要的首都。不过决定了今天西安的城市格局的,还得追溯到隋朝隋文帝杨坚时期。 今天的西安 公元581年,隋文帝定都「 ”汉长安城”建立隋朝,因为隋文帝杨坚是夺取的北周政权,初期为了巩固统治也不敢随意迁都,因为他要亲自看着这些王公贵族们。但没多久他就发现一个大问题,这长安城经历了300多年战乱,年久失修,不仅破败,水污染还特别严重。 《隋唐嘉话》记载:「 ”隋文帝梦洪水没城,意恶之,乃移都大兴。” 当时严重到什么地步呢?第一是供水出了大问题,因为没人管理城市下层堵塞,污水回流,污染了日常饮用水;第二呢由于经历无数次战火摧残,宫殿老旧甚至有些地方都残破了;第三整个城市格局不够大,容纳人口有限。所以隋文帝杨坚出于各方面考虑决定在旧长安城的东南重新修建一座「 ”首都”。 隋朝大兴城平面图 开皇二年正月,杨坚就排宇文恺修建新城,用了一年的时间,造就了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它比原来的汉长安城大2.4倍,比同时期西方的拜占庭王国都城大7倍。最为关键的是,它结束了自秦汉以来城市杂乱无章,民居和官署交叉错乱的格局,形成了后世均衡对称、错落有致的方正布局,这就是隋文帝时期的「 ”大兴城”。 那有人说了,你建城市搞规划我明白,你修上百米宽,长的看不到头的大马路又是为了什么?这不是占地方吗?别急我们接着往下看。 二.皇帝的政治威严:区分南北城的又大又宽的道路 隋文帝的「 ”大兴城”那不是随意修建的,这负责修建的宇文恺那真是个人才,他规划的「 ”大兴城”那真是每块砖头里都蕴含着深远的政治、建筑智慧,为什么我要这样说? 《隋书.宇文恺传》:及迁都,上以恺有巧思,诏领营新都副监。高颎虽总大纲,凡所规画,皆出于恺。 首先整个「 ”大兴城”不是完全水平的,宇文恺把龙首原以南的6条高坡视为干之六爻,并以此为核心,作为长安城总体规划的地理基础。「 ”六坡”是大兴城的骨架,皇宫、政权机关和寺庙都高高在上,与一般居民区形成鲜明对照,有去过西藏布达拉宫游客回忆下抬头仰望布达拉宫的感觉,你大概就能体会到「 ”大兴城”高低错落布局的用意了。 隋朝大兴城的北城 其次呢整个「 ”大兴城”是坐北朝南的格局,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正式确立「 ”以北为尊”的观念,隋朝前的秦汉国都在西南,西周国都也靠西。在「 ”大兴城”有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路,这条大路中间部分宽超过100米,其他最狭窄的地方也有5、6米,这条路把城市分为南城和北城,北城是皇宫和官署,南城是民居和商贩住所。 隋文帝住的皇城位于整个城市的正北,后面就是山,寓意「 ”不动如山”,再往上就是天,代表着不可撼动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北城依据地理位置的高低呈「 ”回”字型拱卫皇城,所以南北大马路这个分布是有规律和严肃的政治意义的,不仅严格划分了阶层,还带有震慑百姓和拱卫皇权的意义。 大兴城南城是民居 我们今天买房子要先问是不是「 ”坐北朝南”啊,就是受了隋唐开始的这种北尊南卑的建筑寓意影响。 三.首都是政治、经济、的中心,震慑外敌 看完了隋朝的「 ”大兴城”我们再来看看明清的北京紫禁城,我就发现他们有个很大的共同点,格局特别相似,都是呈长方形,里面是无数个小长方形,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组成整座城市。 北京紫禁城的地理图 这个布局的原因就是自古以来啊,首都都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复旦大学的历史系韩升教授在讲隋唐史的时候提到各朝的首都,用了一个词叫做「 ”首善之地”,意思就是从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看,首都都是最好的地方,而在隋唐时期首都还有个更大的作用就是震撼外敌。 北京故宫 去过北京故宫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从天安门进去到故宫里面,心情是不断在变化的,从兴奋和好奇慢慢就开始倏然起敬,那么这个根本原因就是「 ”门”和「 ”路”的影响。从天安门开始算,一般还要经过3道门才能到皇宫里面,每过一道门都是一段宽阔的像广场一样的大路,而且整个过程是不断向上走的。 在古代,官员进首都述职或者外国朝贡,都要先由东城门进城,经过一条宽度不断变化的马路,再经由午门、广场、宫门等,一般需要过5道门。这个意义就在于,通过这个道路和殿门的不断变化,让你以为快到了,发现还没到,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无论进来时多么趾高气扬,经过一道道的震慑,到了皇帝跟前气焰也全消了。 贯穿南北东西的巨大通道 再说到古代的北京和「 ”大兴城”一个个长方形小格子的建筑布局,那也是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的。大家都读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隋唐的长安城,整个城市核心的位置就是太极殿,整个长安城都是以太极殿为中心模仿而来的一个个大小一致的建筑群。 隋唐的太极殿比明清整个故宫还要大,包含皇城其他建筑的话,整个规模比明清的故宫要大6倍,隋唐长安城的大小非常好测算,只需要测算太极殿的长宽,然后弄清长安横纵方向的建筑个数,分别乘以太极殿的长、宽就是长安城的大小。太极殿的寓意就是「 ”一”,古代的皇帝从建筑的层次就在强调:皇帝就是那个一,有了皇帝才有了百姓皇帝给了百姓一切。所以说古代的政治和建筑智慧真是了不得,在隋唐时期更是远远超越世界。 以太极殿为模板不断扩建的城池 那如果皇权的思想指导和政治震慑都不管用,还是有人造反可怎么办呢?那就要说到长安、北京等历朝首都城市布局的现实作用了! 四.古代都城道路布局的现实意义:击退造反军队 隋朝的「 ”大兴城”的皇城前南北和东西两条大街,街宽超过100米,到了唐朝街宽超200米,天安门广场的大街也有上百米宽,仅仅是为了政治震慑吗?当然不仅是这个原因,更现实的原因是为了最大限度保卫皇城击退造反的军队。 影视剧中进攻皇城的军队 古代我们都知道是冷兵器作战,稍微远点的攻击性武器就是投石车和弓箭了。万一哪一天有人造反了,造反军队打到皇城,皇帝也不用太害怕,因为皇城前的街实在太长太宽了,而且一点掩体没有,要攻进皇城只能拿人命填。 宽阔的广场和道路让进攻没有掩体 如果皇城第一道门失守了,那也没关系,后面紧接着又是个大广场和城门,再往后又是这样的布局,如果不是实力太悬殊,几次下来造反的军队恐怕也剩不下几个人了,守军还可以设置陷阱层层分割消灭造反的军队。看过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看周杰伦带领的军队像割稻子一样被收割的场景,就知道皇城的大马路到底有什么作用了。 被关门收割的叛军 结语:始于隋唐的建筑风格,是古代政治智慧的超高体现 今天我们买房子潜意识要买「 ”坐北朝南”的户型,今天的西安和北京等王朝古都在我们的认知中的壮观和伟大,无一不体现了古代人的建筑和政治智慧。从不同角度和细节还原历史真相,从中借鉴前人的智慧,就是我们解读历史最大的乐趣 参考资料: 《隋唐嘉话》 《隋书.地理上》 《隋文帝传》 《隋书.宇文恺传》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中国历史的有名人物 中国历史的有名人物下一篇:揭秘「 ”死海古卷”泄露了西亚的哪些秘密 揭秘「 ”死海古卷”泄露了西亚的哪些秘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