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骂街文章如何成传世佳作 古典文学可以这样量化评估 骂街文章如何成传世佳作 古典文学可以这样量化评估

导语:如何成为骂人文章的杰作?古典文学可以这样定量评价。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三国时,有一篇着名的「 ”骂街”文章,乃是袁绍手下文士陈琳所写的《为袁绍檄豫州文》。这篇檄文将曹操骂了个狗血淋头,极为不堪,但是陈琳却因高超的文采而名声大噪。 《为袁绍檄豫州文》到底精彩在哪里呢?内容文字是怎么体现出陈琳的才华呢?很多人分析过这篇文章,讲过很多具体的道理。然而,我们现代人用一些

如何成为骂人文章的杰作?古典文学可以这样定量评价。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三国时,有一篇着名的「 ”骂街”文章,乃是袁绍手下文士陈琳所写的《为袁绍檄豫州文》。这篇檄文将曹操骂了个狗血淋头,极为不堪,但是陈琳却因高超的文采而名声大噪。 《为袁绍檄豫州文》到底精彩在哪里呢?内容文字是怎么体现出陈琳的才华呢?很多人分析过这篇文章,讲过很多具体的道理。然而,我们现代人用一些数学方法,就能用量化的指标,清晰识别出这篇文章的高明之处! 陈琳丰富的文字驾驭能力,为现代词典贡献了十几个成语 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文》,堪称是两汉三国时期骂人的一篇范文。在这篇文章里,陈琳把曹操往上两代祖宗都骂透了——「 ”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匄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 可以说,这篇檄文完全没有「 ”口德”,纯属不负责任的骂街,不光把曹操家真发生过的丑事说出来了,甚至还编了不少虚构的丑事,全都昭告于天下。「 ”妖孽”、「 ”赘阉”、「 ”遗丑”等等这些贬义词汇层出不穷,难怪曹操看完后会直冒冷汗。 不过,陈琳这篇《为袁绍檄豫州文》能够被后世列为经典,自然不是因为骂曹操骂得深刻,而是对中国文学史的巨大贡献。从这篇檄文里,我们可以找到很多陈琳创作的成语——豺狼野心、败法乱纪、威福由己、好乱乐祸、下陵上替、伤化虐民、爵赏由心、弃瑕取用、潜包祸谋、伤夷折衄、道路以目、杜绝言路、锋芒挫缩、群虏寇攻、诛夷逆暴、直言正色、污国害民……这些成语,至今不少可以在现代成语词典里找到。 不仅如此,陈琳的这些成语多数还都是贬义词,后世很多正直人士写文章揭批某奸臣、某权宦时,几乎都会照搬这些现成词汇。可以说,陈琳极大丰富了打击后世奸臣的「 ”词汇弹药”。所以,这篇文章明明缺乏「 ”口德”,却受到后世文人一边倒的高度评价。 更何况,这篇檄文还发明了「 ”摸金校尉”和「 ”发丘中郎将”这种黑色幽默词汇,甚至为当代文学提供了重要灵感。 唐代的另一篇经典案例——《滕王阁序》贡献了三十多个成语 所以说,评价陈琳的文采好不好,不必特意去考据文章内涵和详细词义,只要翻一翻《现代成语词典》就能得出清晰数据——字典引用成语的数量,这样就能很权威地评估出这篇文章的水平高低!这种统计评估方式,与当代的科技论文被引用数,可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其他古文也都可以通过类似的统计方式进行艺术价值的评估。中国古代有很多着名的散文、赋或诗词,但有些文章过于卖弄词藻,比如《子虚赋》、《三都赋》,文字虽然华丽但也非常晦涩,不易广泛流行,往往后世仅了解篇名而已,很少能背出其中佳句。 所以,真正能够达到脍炙人口的好文章,都经历有「 ”炼词”的过程,将具有丰富信息的语句精炼为四字、五字成语。而且,能够流传后世的成语,要么象征意义强烈,要么朗朗上口,可以引发后人强烈的共鸣以及广泛的引用。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名篇当属王勃的《滕王阁序》。这篇骈文,不过八百多字,却给后世留下了三四十个成语,几乎都可以在现代词典中找到,而且很多成语在当代仍极为常用。 比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萍水相逢、钟鸣鼎食、时运不济、命途多舛、青云之志、老当益壮、高朋满座、一介书生、三尺微命、千里逢迎、紫电青霜、层峦耸翠、渔舟唱晚、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兴尽悲来、无路请缨、他乡之客、敢竭鄙诚、胜地不常、盛筵难再、物换星移…… 就连「 ”临别赠言”这个常用词,都是出自这篇《滕王阁序》,可见王勃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力之大。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每读一遍,我们都会被它的文字魅力所感染,为它的意境、情感、词韵和流畅所着迷。 我们用数学统计法来评估古代文学经典,看似生硬枯燥,但实有另一番趣味。我们也能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观察到中国语言文字蕴藏的更多奇妙细节。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大乐透历史数据特别提醒15124 大乐透历史数据特别提醒15124下一篇:西安事变:蒋介石事后为何不杀张学良 西安事变:蒋介石事后为何不杀张学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