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玄烨皇帝下来是哪个皇帝 玄烨皇帝下来是哪个皇帝 康熙皇帝之后是哪个皇帝继位

导语:康熙帝之后,哪个皇帝是叶璇皇帝的后代,哪个皇帝继承了王位?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康熙帝之后哪个皇帝继位?康熙之后的皇帝是雍正帝。雍正帝,即清朝的世宗,是清朝的第五位皇帝,也是定都北京之后的第三位皇帝。蒙古被尊为娜希拉德·图图班。康熙四子,其母为孝恭皇太后,即吴雅诗,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康熙三十七年,贝勒被封;康熙四十八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第二次废太子殷后,积

康熙帝之后,哪个皇帝是叶璇皇帝的后代,哪个皇帝继承了王位?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康熙帝之后哪个皇帝继位?

康熙之后的皇帝是雍正帝。

雍正帝,即清朝的世宗,是清朝的第五位皇帝,也是定都北京之后的第三位皇帝。蒙古被尊为娜希拉德·图图班。康熙四子,其母为孝恭皇太后,即吴雅诗,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康熙三十七年,贝勒被封;康熙四十八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第二次废太子殷后,积极设法争夺储位。康熙61年11月13日,康熙帝在北郊长春花园去世。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名雍正。

扩展数据:

在雍正帝执政期间,他重组了自己的机构,并对官员管理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比如为了加强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就要改革土地,回归流动。并大力整顿财务状况,实行向社会公开纳税制度,建立银行廉政制度等。

特别是雍正七年出兵青海,平息了洛布藏丹津叛乱。雍正年间改组官僚机构,在中央建立密折制度监察臣民,废除王会议,设置军机行使特定权力。

而且秘密储备制度得到了完善,使皇位继承方式制度化,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康熙帝晚年皇帝之间互相争斗的局面。在雍正帝执政期间,他勤于政治事务,吹嘘“以勤奋为先”和“面向未来”。

雍正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康干盛世的延续起到了关键作用。雍正十三年卒,庙号世宗,谥号崇天长云建中。吴应明宽厚、仁厚、守信、神圣、孝顺、真诚,葬于西陵泰陵,传至四子李鸿。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雍正帝

哪个皇帝是叶璇

叶璇是清康熙皇帝,乾隆皇帝被称为李鸿。

1.叶璇

清朝第四任皇帝叶璇是建都后的第二任皇帝。

康熙年间。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浪可汗或阿木·古浪可汗。西藏被尊为“文殊皇帝”。顺治皇帝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母亲是孝宗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保卫者,为清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康干盛世的大好局面。有学者尊称其为“千古一帝”。

康熙皇帝于农历61年11月13日在长春花园去世,享年68岁。该寺名为圣父,谥号与田弘云文武瑞哲齐名,谦恭大方,尊节功德,葬于景陵。第四个儿子胤禛去世了。

2.李鸿

清朝皇帝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也是建都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甘龙”的意思是“天道兴旺”。

在位60年,继续实行政治纪律,行使最高权力63年零4个月。他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的禅位于十五子角。嘉庆四年正月初三,享年89岁,死于灵修堂。

寺名,谥号法蒂安龙云,诚深谋远虑,体元、极应用、文分、吴、孝圣、纯帝,葬于清东陵玉陵。

扩展数据:

清朝皇帝对应的姓名和头衔列表:

1.清朝顺治皇帝福临,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封为顺治。

2.清朝康熙皇帝,顺治皇帝的第三个儿子叶璇生于康熙。

3.清世宗居雍正帝,雍正帝,康熙四子,年号雍正。

4.清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雍正帝之四子,名乾隆。

5.清朝仁宗嘉庆皇帝爱辛科罗是乾隆十五子。

6.清代宣宗道光,号爱兴,号遂宁,嘉庆二子,号道光。

7.咸丰皇帝艾新觉罗仪,清文宗,道光第四子,号咸丰。

8.清朝穆宗同治皇帝载淳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八位皇帝。

9.清朝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九位皇帝,封号为光绪。

10.爱新觉罗·溥仪,清朝的宣彤皇帝,是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称号是宣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叶璇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红李

康熙以下的皇帝是什么

雍正帝低于康熙。

1.雍正帝是雍正帝,康熙帝的第四个儿子,1678年12月13日至1735年10月8日的清朝第五任皇帝,首都在北京之后的第三任皇帝。蒙古被尊称为NaHillard Tutobhan。

2.康熙帝8岁即位,14岁掌权,在位62年。他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为清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康干盛世的大好局面。有学者尊称他为“千古一帝”。

扩展数据:

1.康熙为了控制臣民,对宗教持宽容态度。除了信奉藏传佛教,他还普遍接受基督教传教士的传教,并称赞白云观道长王常月,倚门而立。

2.康熙帝打赢了对三藩和俄国的战争,消灭了台湾的明、郑政权,举行“多伦联盟”代替战争,软化了蒙古各部;旨在通过条约确保清政府对黑龙江的领土控制。

3.雍正帝继位后,一方面遵循顺治皇帝和康熙皇帝“尊儒重道”的传统国策,重视正统儒学在政治统治中的作用。同时还提倡“三教并重”;程朱理学以“诚”取代“理”,实现了转型。

4.雍正帝年轻时,喜欢读佛教书籍,和僧侣一起回国,专注于中国佛教独有的禅宗,安抚喇嘛教,只是为了防止西藏叛乱。

参考:百度百科_康熙百度百科_胤禛

康熙皇帝之前的皇帝是什么样的?

康熙皇帝之前是顺治皇帝。

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福临是清朝太宗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他生于崇德三年五阴正月三十日,生于盛京宫永福宫,母亲是博子吉特的,即孝庄文后。

顺治即位后,由叔父多尔衮掌管。顺治七年,多尔衮出猎,死于塞外。14岁的福临提前领导了这个国家。顺治皇帝读书有才华,勤勤恳恳。他吸收中国先进文化,审时度势,完善法制,无视满清亲贵大臣的反对,倚重汉人官员。为了使新的统治基础长期稳固,他以明朝兴亡为参照,谨防宦官朋党之恶,重视吏治整顿,注重与民休戚与共。

然而,他年轻、任性、易怒。心爱的董飞去世后,他变得消极厌世,最终匆匆走过短暂的人生历程,英年早逝。他是清朝历史上唯一公开转向禅宗的皇帝。

扩展数据

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他掌权才十年。一方面消除了明末诸多不良政策,另一方面克服了满清统治者的一些落后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利用汉族士大夫洗刷了通关荒,从而缓解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实现了除台湾以外中国领土的统一。这为康雍执政时期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福临是清朝建立时的关键君主,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进步的作用。

清朝在汉族聚集地发展了几百年,顺治皇帝的基础不可或缺。首先,改变了多尔衮“勤兵武功”平抑并重,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其次,要恢复经济,整顿吏治,改善政治,提高国家机器的行政效率,增强自己的实力。再次,顺应历史潮流,实行本土化政策,摆脱“极端劣势”。

顺治皇帝是一个立志高远、勤勤恳恳求治、有历史责任感的有为皇帝:“得不到丈夫,有罪。”。顺治皇帝是“汉化”的积极推动者,他的“自罪”观是儒家帝王思想、天人感应论和清初特殊政治形势共同作用的产物。顺治皇帝的罪是政治野心和政绩的表现,但他的野心难酬的悲观主义和被感情困住的厌世情绪在他后期都有一定程度的表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福临

哪个皇帝是叶璇的父亲

叶璇是康熙皇帝,他的父亲是顺治皇帝福临。

清朝的国父叶璇是清朝的第四个皇帝,也是定都后的第二个皇帝。康熙年间。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浪可汗或阿木·古浪可汗。西藏被尊为“文殊皇帝”。顺治皇帝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母亲是孝宗皇后佟佳氏。

清朝第三任皇帝福临是清朝第一个入关的皇帝。清太宗第九子,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母伯子爵,孝庄文皇后。顺治,年数,在位十八年。

扩展数据

爱星奥·叶璇

康熙帝8岁即位,14岁掌权,在位62年。他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外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的形势,他坚持使用大规模的军事力量来实现国家的完整和统一。康熙帝在少年时击败了权臣鳌拜,完全恢复了朝廷的权力,开始了真正的亲政阶段。

成年后,康熙皇帝在北京打赢了对旧金山和俄国的战争。摧毁台湾的明、郑政权;第三,利维·加尔丹并获胜;创建“多伦联盟”代替战争,联系蒙古各部;旨在通过条约确保清政府对黑龙江的领土控制。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息,发展经济,争取汉族文人。但是康熙帝标榜仁政,晚年又累又勤,导致吏治腐败。此外,王子们因为废太子而争夺皇位,对康熙皇帝晚年的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守护者,为清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创造了康干盛世的大好局面。有学者尊称其为“千古一帝”。康熙皇帝于农历61年11月13日,68岁时,在长春花园倒塌。该寺名为圣父,谥号与田弘云文武瑞哲齐名,谦恭大方,尊节功德,葬于景陵。第四个儿子胤禛去世了。

爱星奥·福临

福临六岁时登基,由他的叔叔摄政王和多贡王子辅佐。顺治元年,清军入中原。同年,迁都北京。顺治七年,多尔衮出猎死于滦河,福临提前治国。

面对全国新一轮的反清高潮,福临和他的大臣们在反复筹商后,决定采取以抑为主的策略。他们一方面实行“引乱降乱”的怀柔政策;一方面,洪承畴在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被重新使用。逐渐改善了局面,为攻打云贵、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顺治十年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农业经济,顺治皇帝采纳范文程等人的建议,设立兴屯路堂,推行屯田。14年积极鼓励地主乡绅招人开垦。地方官员被制定为“土地复垦考核模范”,并根据其土地复垦成绩进行奖惩。同年,《税收与服务百科全书》编纂出版,并在世界各地发行。这些措施扭转了农业生产的局面。

顺治皇帝非常重视整顿吏治,派御史巡视各地,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顺治皇帝为了提高吏治效率,更加重视汉官的作用。顺治十六年,除东南沿海外,全国基本统一。

顺治十八年顺治皇帝去世,享年24岁。寺名世祖,谥号天龙云定统一建立纪英瑞秦文吴县大德宫鸿至任淳张晓皇帝,葬于清东陵孝陵,并将遗诏传给三子叶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星还是叶璇百度百科:爱星还是福临

请问康熙背后是哪个皇帝...清朝皇帝的顺序是什么?

康熙背后的皇帝是雍正帝。

清朝皇帝的顺序是: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帝、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帝、同治、光绪、宣彤。

雍正帝1678年12月13日出生于北京故宫永和宫。他是清朝第五任皇帝,也是清朝入京后的第三任皇帝。蒙古人尊称他为娜希拉德·图图班汉。

他是康熙皇帝的第四个儿子,他的母亲是皇后萧红仁。1698年,雍正帝的胤禛被封为贝勒。后来因为康熙皇帝赏识他的才能,1709年封他为和硕雍亲王。

康熙帝第二次废除殷太子投后,积极经营秘藏业务,并于1722年11月13日康熙帝病逝于长春花园后成功继承皇位。在继承皇位的第二年,胤禛改称雍正。

扩展数据:

1.皇太极:皇太极在位期间并没有做出什么重大的贡献,但是如果没有他的一系列政策和改革,清朝的政治基础也不会那么稳固。因此,对于清朝来说,皇太极应该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

2.雍正帝:雍正是数百年来清朝历史上最有争议的皇帝。首先,雍正帝登基的合理性一直是历史学家困惑的问题,毕竟他还是一个王子。

他不是许多孩子中最好的。然后,是九子夺位之后,才顺利继位。然而,雍正帝的统治虽然短暂。

然而,他所建立的军事部门却成为清朝后续政治中的一个转型存在。不仅如此,在他短暂的十年执政期间,他还填补了清朝的国库。

3.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可以说是清朝盛世。对于乾隆来说,他从小就受到祖父康熙皇帝的宠爱和熏陶。

甚至有人认为雍正帝之所以能上位,是因为康熙希望他的孙子最终能继承这个伟大的制度。

所以乾隆应该是一个才华出众的杰出皇帝。虽然在晚年的过程中,他曾经把文字狱推到了巅峰,并在晚年努力享乐。

但是,这不能成为否定他一生成就的短板。所以乾隆皇帝是后世文人心目中清朝最有名的皇帝。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满清君主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雍正帝

叶璇之上的皇帝是谁

叶璇,全称爱兴王朝叶璇,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是继北京之后的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后人称康熙帝。叶璇是顺治皇帝福临的第三个儿子。

出生登基: 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其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时为庶妃。顺治帝生前没有册立太子,顺治十八年他临终时接受汤若望的建议,因玄烨出过天花具有免疫力而选其为继承人,以遗诏的形式册立玄烨为皇太子。当年正月初九日,玄烨即位于太和殿,时年仅6岁,颁诏大赦,并改明年为康熙元年。顺治遗诏同时指派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 生平功绩: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先后取得了对三藩、明郑、准噶尔的战争胜利,驱逐沙俄侵略军,以条约确保清朝在黑龙江流域的领土控制,举行“多伦会盟”取代战争,怀柔蒙古各部。康熙帝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扞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被后世学者尊为“千古一帝”。

“叶璇”是哪个皇帝?在位多少年?

姓名:爱辛约罗·叶璇

别名:康熙帝 清圣祖 生辰: 1654年5月4日 民族:满族 祭日: 1722年12月20日 籍贯:北京 地区:北京 国家:清朝 职业:皇帝 康熙帝,满族,全名爱新觉罗·玄烨,庙号清圣祖,“康熙”为其年号,明清两朝习惯以年号称呼皇帝。康熙系满清入关后第一皇帝顺治帝的第三子,母为孝康章皇后,生于顺治十一年,卒于1722年11月13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执政长达61年。康熙稳固了满清开国时的统治,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封建统治,并大大加强了君主集权,以文字狱等方式大大降低了士大夫自宋、明以来的地位。 康熙8岁即位,14岁时亲政,16岁时铲除了权臣鳌拜,。 康熙执政期间,撤除吴三桂等三藩势力,从郑成功的孙子郑克爽手中夺取台湾,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叛乱,并抵抗了当时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签定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中国东北边界。他在承德修建了避暑山庄,作为与北方游牧民族交往的基地,从此建立会盟制度和避暑山庄外藩朝觐制等,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从社会经济的角度考察,康熙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积极鼓励垦荒,废止满清初年残酷的圈地令,实施更名田;整修黄河、淮河、运河的水利工程。康熙五十一年决定“新增人丁永不加赋”,想取消新增人口的人头税,但实际根本无法操作,不到十年就演变成“摊丁入亩”制度,彻底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变成了一句没有意义的空话。大蠲赋税。最终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表现为耕地面积的迅速扩大与粮食产量的提高、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础;文化上他曾多次举办博学鸿儒科,创建了南书房制度,并亲临曲阜拜谒孔庙。康熙帝还组织编辑与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历象考成》、《数理精蕴》、《康熙永年历法》、《康熙皇舆全览图》等图书、历法和地图;同时他对西学也有浓厚的造诣,在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药学)、医学等方面都毕生的学习,但是这一对西学的爱好仅限于其个人,汉族士大夫阶层独尊儒术的传统不可动摇,康熙并未采取推动西学的措施。康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数学修养最高的帝王,我们至今沿用的“根”、“次”、“方”等数学名词就是他亲自命名翻译的。 康熙为了孤立台湾,实行海禁,进行迁界禁海给沿海百姓造成苦难,也首开闭关锁国之始。他崇尚儒学,尤其是朱熹理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文件专制达到了顶峰。晚年因选择继承人失误,两度废立皇太子,造成长达20余年的诸皇子为夺储位的结党争斗,致使吏治懈怠,朝中党派林立,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定。 康熙61年11月13日病死于畅春园。 谥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庙号圣祖。葬于今河北遵化的清东陵 “景陵”。 康熙功绩 康熙在位六十年,逐步恢复经济,清朝成为当时世界上幅员最为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最富庶的帝国。清初人口从明末的五、六千万急剧下降,1661年,全国人丁数字是1913万,到1711年,增为2462万。这只是丁数,不是人口总数。 此外,根据官方统计数字,康熙六十年,也就是1721年,垦田面积从1651年顺治时期的2,90亿亩增加到了7,30亿亩。像抛荒严重的两淮地区,至康熙中期已“无尺寸之荒芜”。因遭三藩叛乱而更加残破的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省,到康熙晚年也开垦无遗。相应的是粮食价格从顺治时期的斗米二钱 在康熙年间降到了0.5到0.6钱 。 另一方面,康熙平定内乱,将台湾收回,使中国的疆土进一步扩大。当时清朝的疆域,东起大海,西至葱岭,南到曾母暗沙,北达外兴安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东北到库页岛,总面积为1300万平方公里。 康熙的武功主要体现在: 平定三藩: 所谓“三藩”,是指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自清初以来,他们各霸一方,形成几股割据势力。“三藩”都拥有大量武装。特别是吴三桂,“功最高,兵最强”,积极储将帅,习武备,使“四方精兵猛将,多归其部下”。他们仗着自己日益壮大的力量,飞扬跋扈,不听约束,给满清以很大威胁。而且所耗军费巨大。 1673年三月,以尚可喜请求归老辽东,但请求留其子之信继续镇守广东为引线,引发了是否撤藩的激烈争论。最后康熙帝认为“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国家利”,决定下令“撤藩”。 十一月,吴三桂在云南发动叛乱,并于次年派将率军进攻湖南,攻陷常德、长沙、岳州、澧州、衡州等地。他又派人四出散布檄文,煽诱鼓动。广西将军孙延龄、四川巡抚罗森等许多地方大员纷纷叛清。接着,福建耿精忠亦叛。在短短数月之内,滇、黔、湘、桂、闽、川六省陷落,一时局面相当严重。随后,陕西提督王辅臣、广东尚之信等也相继反叛,变乱扩大到广东、江西和陕西、甘肃等省。 叛乱消息传到北京后,年轻的康熙帝对“三藩”之乱采取了坚决打击的措施。在康熙运筹帷幄的指挥下,康熙意识到,部队军纪存在问题,八旗兵攻破城池后,扰民滋事,掳掠妇女,这样下去,部队将失去民心。于是,康熙召集众将,申明纪律,下令归还军中有夫之妇,让城中许多被拆散的夫妻团圆。” 1676年十月,福建耿精忠在清军进攻下,被迫投降。广东的尚之信也于1677年投降。闽、粤以及江西都先后平复。1678年八月,吴三桂死,其部将迎立其孙吴世璠继位,退居云贵。此后,清军先后收复湖南、广西和四川。1681年,清军攻破昆明,吴世璠自杀。云贵悉平。 此次平叛的胜利,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了满清的统一。 收复台湾: 在三藩刚刚平定不久,割据台湾的郑氏家族发生内乱。起因是1662年郑成功病逝后,其子郑经立。1681年,郑经死后,其部将冯锡范等杀死了郑氏的继承人,改立郑经次子克塽继承延平王位。郑克塽年幼,成为冯锡范的傀儡。 康熙在此情况下,决心为了国家统一收复台湾。1681年七月,康熙下诏“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与将军总督等统舟师进取澎湖、台湾”。 1683年,施琅率领战舰三百,精锐水师二万,进攻澎湖。经过七天激战,清军占领了澎湖。不久,郑克塽派人前来乞降,清军进驻台湾。 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福建省,并在台湾设巡道一员,总兵官一员,副将二员,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在清朝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下,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更加密切。 平定准噶尔叛乱: 清初,西北方居住的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三大部。漠北喀尔喀蒙古内部又分为扎萨克图、土谢图、车臣等三部。漠西厄鲁特蒙古内部又分为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部。清军入关之前,漠南蒙古就已归附清朝,喀尔喀蒙古和厄鲁特蒙古各部,也与清政府关系密切。 厄鲁特蒙古的准噶尔部,从17世纪中叶以后逐渐强盛起来。特别到噶尔丹为汗时期,势力更加强大。他不仅统治了厄鲁特四部,而且占领了天山南路各回城,势力达到青海、西藏地区。为了实现割据一方的野心,噶尔丹与正在对外扩张的沙俄勾结起来,于1688年春,对喀尔喀蒙古发动了突然进攻。在清政府的帮助下,噶尔丹暂时退兵。 1690年,噶尔丹在沙俄的支持下,率二万多骑兵,向内蒙古大举进攻。 康熙帝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巩固边疆,曾先后于1690年,1696年和1697年三次亲征,耗费粮饷无数才打败了叛军。最后,噶尔丹染病死去。 噶尔丹叛乱被粉碎以后,喀尔喀蒙古各部又回到了原来的居住地。清政府设置将军和参赞大臣率兵驻守科布多和乌苏雅台等重镇,加强了对喀尔喀蒙古地区的管理和统治。 此后,满清政府又先后平息了噶尔丹的侄子阿拉布坦的叛乱,青海和硕特部罗卜藏丹津的叛乱和准部贵族阿睦尔撒纳在伊犁发动的叛乱。并改西宁卫为西宁府,设立青海办事大臣,分蒙古族为二十九旗,加强了对青海的管理;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参赞大臣、劣谟大臣、都统等,率兵分驻伊犁、塔城等地,巩固了对天山北路的统治。 平定准噶尔叛乱,突显了康熙的军事才能,是其武功中最值得书写的一笔。 遏制沙皇俄国的扩张。明末清初,沙俄在亚欧大陆上不断向东扩张,并于17世纪中期侵入了中国黑龙江地区。沙皇多次遣使来华,要求建立外交和通商关系,但因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等问题而遭到清政府拒绝。此外,由于清初国内尚未安定,所以直到17世纪80年代中期,康熙才对黑龙江地区的俄国据点雅克萨采取了有力的军事行动。 俄国因内外问题一时无力在东方大规模用兵,遂希望议和,被康熙接受。1689年,中俄订立了尼布楚条约,这是中国和近现代欧美国家签订的第一个条约。根据条约,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和直达于海的外兴安岭为中俄边界,外兴安岭和乌第河之间土地的归属另行议定。这样,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被确认为中国的领土。此后,俄国多次派遣使节和商队来到北京,清政府还在北京建立了俄罗斯馆供俄人居住。

参考://baike.baidu/view/32943。

皇帝康熙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富春江历史 富春江历史下一篇:先秦法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先秦法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