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濒临灭绝的动物 云南已经灭绝的动物有哪些?云南濒临灭绝的动物又出现了

导语:大型白鱼、异特龙鲤、滇池蝾螈等八种生物彻底灭绝!今天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和世界野生动物保护日。上午,云南省环保厅会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联合发布了《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2017年版)》调查结果。新近放归灭绝的白鱼是我国特有物种,只生长在云南省仪陇湖。1981年,异龙湖干涸了20多天,大型白鱼从那里消失了。《云南省

大型白鱼、异特龙鲤、滇池蝾螈等八种生物彻底灭绝!

今天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和世界野生动物保护日。上午,云南省环保厅会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联合发布了《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2017年版)》调查结果。

新近放归灭绝的白鱼是我国特有物种,只生长在云南省仪陇湖。1981年,异龙湖干涸了20多天,大型白鱼从那里消失了。

《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2017年版)是我国公布的第一份省级生物物种红色名录。根据该名单,800多种特有物种,如豹子,面临灭绝的威胁。

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宝库,也是西南地区的生态安全屏障,生物多样性居全国首位。云南也是生物多样性最受威胁的地区之一。

从1970年到2012年,短短42年间,全球哺乳动物、鸟类、鱼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数量减少了58%。

被誉为“长江女神”,如今,人类只能在邮票上看到它的神秘魅力。

2500万年前从太平洋迁徙到中国长江的白鳍豚,被称为长江女神和水中的大熊猫。1996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为世界12大濒危动物之一。2002年7月,白暨豚“奇奇”死亡后,中国科学家再也找不到研究对象;2006年,英国皇家学会《2006年长江江豚调查报告》宣称“生活在中国长江的白鳍豚已经灭绝”。

蚕桑,被称为“长江三鲜”,是第一鲜。二十八年前,钱塘江最后一条鲥鱼被发现后,就彻底灭绝了。

据记载,鲥鱼肉又瘦又肥,味道鲜美。古人称之为“比奶好”、“比鲈鱼好”。王安石在诗中赞道:“鲥鱼出网盖各洲,竹笋催肥奶”;见多识广的苏东坡感叹道:“芽姜醋炒鱿鱼,雪碗捧两尺多。南方有桃花源,味道比鱿鱼好。”

鲥鱼味道鲜美,但多刺。民国女作家张爱玲曾感叹,最好的东西总有一些“不足”。她写道:“人生恨三,一恨无香海棠,一恨带刺鱿鱼,三恨未完红楼梦。”

如今后人只能想象它在古诗等文学作品中的无限趣味...

截至目前,已有23000多种物种被列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包括世界上41%的两栖动物、25%的哺乳动物和13%的鸟类。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去年10月27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自1970年以来,世界野生动物的数量下降了58%。如果不采取行动,世界上三分之二的野生动物可能在10年内消失。“我们处于第六次大灭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科学家马丁·泰勒说。

在此之前,地球经历了五次大灭绝。图为位于北京南郊的“世界灭绝动物公墓”,墓碑按比例竖立,记录着近代灭绝的动物、鸟类和鱼类的名字。

有专家警告说,“第六次大灭绝”的时代已经到来,人类是罪魁祸首。

"在我们有生之年,野生动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总干事马可·兰博蒂说:“生物多样性是健康森林、河流和海洋的基础。我们正在进入地球历史上的一个新时代:人类世纪。”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告,动物的快速灭绝是由于人口的增加和栖息地的破坏。其他因素包括污染、入侵物种、狩猎和气候变化。

虽然人类为保护野生动物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收效甚微,动物数量比两年前出现了更大的下降。

灭绝的渡渡鸟是一种鸟。它大约有1米高,以水果为食。它过去住在毛里求斯岛。从17世纪中后期开始,欧洲殖民者陆续在此定居发展,过度的人类活动最终导致了渡渡鸟的灭绝。

数百年来,动物灭绝的哀歌从未停止歌唱...

昆明动植物研究所专家认为,由于资源过度利用、栖息地破坏、栖息地破碎化、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因素,加上濒危物种信息不完整、不清晰,生物多样性保护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目前,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体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国家地理学会指出,地球上近一半的土地被人类触摸过,只有沙漠、冻土、山脉和一些森林幸存下来。此外,人类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最近有几位专家指出,虽然不是灾难,但已经成为地球历史上污染最严重的阶段。

地球上的大多数物种,包括人类,都是朝着适应过去两百万年的气候条件的方向进化的,但这种情况在最近几年突然发生了变化。到2070年,地球的平均温度可能会达到人类存在以来的最高值。如果地球继续变暖,到2100年,这个问题将达到过去1400万年来的最高点。到那时,地球上的生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这不是危言耸听: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我们可能很快会迎来第六次大灭绝。

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措施,总有一天我们会让人类遭受后果。

"政府必须采取行动遏制地球的缓慢死亡。"马丁·泰勒等科学家认为,动物和鱼类的全球灭绝不仅威胁到生物多样性,而且可能对作为物种之一的人类产生巨大影响。

回到北京的“世界野生动物公墓”。数百个以多米诺骨牌形式消失的物种石像倒塌了。他们就像下坡的汽车,突然失去控制,一路走向未知。据记载,在地质时代,鸟类平均300年灭绝,哺乳动物平均8000年灭绝;在18世纪,鸟类和动物平均在10年内灭绝;从19世纪到20世纪中期,鸟类和动物的灭绝时间表缩短到一年...

倒数第二块墓碑上刻着“人类”。这一度引起了一些游客的不满。“人数如此庞大,将来会越来越多。怎么会灭绝?”!“墓地的设计者郭庚问:当金字塔的中部和底部一个个消失的时候,金字塔尖还存在吗?

2019年12月中旬,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研究所对部署在保护区南部的红外相机存储卡进行了恢复和检查,其中部署在阿克的红外相机拍摄了水鹿的活动图像。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南部首次记录到水鹿的活动图像。

据专家介绍,水鹿是我国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00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草原、高山、山谷和高原,栖息地海拔2000-3700米。喜欢日落后搬家,没有固定的窝,有沿山坡垂直迁移的习惯。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水鹿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2017年在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北部的奔子栏拍摄到该物种,证明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水鹿并未灭绝。这次还在保护区南部拍摄到了水鹿的活动图像,表明白马山雪山自然保护区广泛分布着水鹿,这对该物种的保护和研究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红外摄像头捕捉到狼

△红外摄像头拍到金丝猴

部署在保护区南部Samage地区的红外摄像机的主要目的是监测保护区南部猴子的动态。经过近一年的部署,不仅是云南金丝猴,还有狼、黑熊、豹猫、红狐等食肉动物被拍到,说明保护区南部的生态系统处于比较好的状态。(央视记者李长明)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消失的猫头鹰 过去十年全球有哪些生物灭绝了:云南异龙湖大白鳞鱼消失下一篇:象鼻虫图片 昆虫微距照片:从蜘蛛到土鳖虫(显微镜下的昆虫很多恐怖)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