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探春的个性 贾探春人物分析 贾探春的性格特点

导语:贾探春其实是不甘于平凡的女子。但识大体、懂进退、性情刚烈、但又知书达理。因为还是个姑娘的缘故,所以看起来比较温和温柔,但一旦成为主母掌握一家之权,那么,除了行事稍微委婉、更显得有深闺书香女子的风范,她的果决,其实和王熙凤差不了多少。当然她不会如

贾探春其实是不甘于平凡的女子。但识大体、懂进退、性情刚烈、但又知书达理。因为还是个姑娘的缘故,所以看起来比较温和温柔,但一旦成为主母掌握一家之权,那么,除了行事稍微委婉、更显得有深闺书香女子的风范,她的果决,其实和王熙凤差不了多少。当然她不会如王熙凤凶狠阴毒,也不会那么的刻薄、没有容度,也不会如王熙凤般强求专宠悍妒。虽然她的婚姻,也难免身不由己。但即便探春嫁给一个贾琏似的人物,也不会只学王熙凤般强制悍妒,而会恩威并施。对于贾琏这样的男人,你无法用专横阻塞的方式来控制他。贾琏秉性不正、爱的就是风流快活、富家纨绔子弟、会些小聪明就可以了。强求难免只得恶果。王熙凤的一从二令三人木,其实就是很浅显的道理。人么,终要知道进退,一味强横,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知命强英雄,其实倒是容易落下笑柄的。而探春的生存进退之术会更圆融,不会刻意强横,但也决不会示弱。她的生存方式、治家方式,其实是比王熙凤会好得多的。

但探春的命不好。说命不好,倒是一种迷信。但在当时,你不能不说生命生存条件的无奈。身为女子,在封建时代,很多的身不由己。迎春的误嫁恶婿、宝钗的水月镜花、妙玉的风尘泥淖、香菱的幼年被拐青春劫暴、甚至元春的成为皇权斗争牺牲品。所谓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生虽不同,而其死,则悲伤同类。但人人各有己悲,实在是为别人伤心不过来。因为就如贾府衰败之时,大厦将倾,谁又顾得谁的生死。自己逃命尚且不及,难道反要为别人费心费力么。所幸贾府衰败之时,探春已经远嫁。但即便在家掌权、家境尚可,但母家已落,在夫家难免要受各种脸色。何况又焉能知道探春一定能在夫家予取予求的?当然,这命运,我们是不知道的。但想来,探春的命运,至少不会比迎春她们几个更差。

探春其实身上并无特别的可爱之处。论温婉,不如宝钗;柔美,不如黛玉;威权,不如熙凤。但纵是如此,也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虽然出身庶母,但秉性好强、虽不外露、但绝不自馁。当然这高傲难免内含自卑、就像林黛玉的小性也常常源于没有自信。探春当然没有黛玉那么好哭、敏感脆弱;也不会如宝钗,遇到责难会勉强包容;她会像熙凤一样反击。当然她也是个有些柔弱的女孩子,但柔弱之后。即是针锋相对的刚强。虽然这刚强用的是女儿温文气息包裹,但是一旦针锋刺出,你是很难回避的。因为,她会直刺你的软肋,让你无法招架。在弱者时探春尚且如此,何况一旦拥有强权,更加不会让你对她有任何欺凌鄙贱。

探春这样的女子,其实是适合俗世生存的。虽然刚强,但她不会太多树敌;薛宝钗更加不会树敌,因为她对任何人都不会明显作对。当然,不得不然之处,她也难免随大流明哲保身。相对而言,贾探春和薛宝钗算是一个性格鲜明善于处世知书达礼女子的对比;而王熙凤和林黛玉则是俗世和仙界两个极端人物类型的对比。王熙凤刚强狠辣,林黛玉则柔弱娈婉;王熙凤深于世故,林黛玉则飘然若仙,跟贾宝玉一般,混不理治家荣亲之术。作为贾府未来的接班人,若是这两人成婚接手贾家,肯定会闹出无数笑话。那时候,这美满姻缘、卿卿我我、柔情蜜意、花前月下,倒容易被俗世的风浪所吞没,使他们变得一无是处了。曹雪芹就是如此。举家食粥酒债长赊的时候,过往风流、满腹诗文,其实又有什么大用处呢。红楼里贾宝玉林黛玉之所以可爱,一就因为年轻,二就是因为早死与早早落魄。如果贾府没遭横祸,顺利接手到宝玉黛玉手中,可以想到的是,他们的不会打理、无以经营,只会给贾府的未来蒙上无数的阴影。贾府的败落,会来的也相当快。

探春是容易存活的人物,也是能够适当的掌握自己命运的人物。当然,这个掌握,有其限度。而至于薛宝钗对自己的命运的掌握,倒更有依附的态度。虽然圆融,但她的勇敢,实在比探春要差上一点。如果是在当代,做女强人的话,想来,探春会比宝钗风头更大;而宝钗即便更有实力,相信内敛的程度也会更深的。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尼布楚条约》:满清开国前的重大外交胜利下一篇:哔哩哔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