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纪晓岚怎么死的 纪晓岚一生不得重用根由 纪晓岚怎么死的

导语:纪晓岚在民间传说和现代影视剧中,都是以一位高-官大臣的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他和乾隆皇帝相互信任,相互调侃,甚至有时候还和乾隆皇帝一起捉弄一下和珅,让和珅出糗。不过据资料显示,历史上的纪晓岚并不是像这般风光的,他其实并没有得到乾隆帝的重用,这是为

纪晓岚在民间传说和现代影视剧中,都是以一位高-官大臣的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他和乾隆皇帝相互信任,相互调侃,甚至有时候还和乾隆皇帝一起捉弄一下和珅,让和珅出糗。不过据资料显示,历史上的纪晓岚并不是像这般风光的,他其实并没有得到乾隆帝的重用,这是为什么呢?纪晓岚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纪晓岚一生不得重用根由

清史家邓之诚先生说乾隆用人“颇以貌取,文达貌寝短视,且江北人,故不为纯帝所喜。一时若翁覃溪、朱竹君、王兰泉、邹一桂皆不得朊仕,际遇颇相似,纯帝所许为明敏之才,率外擢督抚。若于文襄、梁文定、董文恭,皆以弄臣蓄之。”

之所以说纪晓岚“悲哀”,是因为乾隆对他的评价:“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真不知道纪晓岚当时听到这句话是何表情何心态?

乾隆对纪晓岚说这句话的背景是这样的:内阁学士尹壮图指陈弊政,称各省督抚“声名狼藉,吏治废弛”。而晚年的乾隆早已陶醉在自我美化的怪圈里,再也听不进忠言,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奏议将尹壮图拟斩。纪晓岚与尹壮图之父尹松林为同年进士,因这层关系,纪晓岚为尹壮图求情,乾隆勃然大怒骂出他心中的真实想法,称纪晓岚“不过当作娼妓一般豢养罢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一千八多年之前,汉朝司马迁也是因为为他人讲情,因而惹得汉武帝暴怒之下对其施以惨绝人寰的宫刑。司马迁以自己血淋淋的教训总结出:“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这一幕在纪晓岚身上重演了。幸运的是,乾隆比汉武帝温情多了,训斥一顿之后放过了纪晓岚。

在民间传说中,纪晓岚风流倜傥一表人材,他与乾隆这对君臣的关系是贤明的君主能干的臣子,相互间充满信任、调侃和幽默。纪晓岚正直、机智、英俊、洒脱,他与和珅针锋相对,时时伺机捉弄对手,出他洋相;自己又每每能够成功避开和珅的报复,整的假亦真时真亦假。其实,历史上并非如此,这些故事情节都是人们想当然善意美化的,全属子虚乌有。据有关资料记载,纪晓岚真实的形象和民间传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历史中真实的纪晓岚“貌寝短视”。“貌寝”指相貌丑陋;“短视”就是近视眼。这位大学士不光有这些缺点还要加上口吃的毛病,朱珪曾有诗描述纪晓岚,“河间宗伯姹,口吃善着书。沉浸四库间,提要万卷录。”但客观地说,纪晓岚既然能通过各层科举考试,长相也绝对不是“对不住观众”,应该能“过得去”,但纪晓岚长相不好看却是无疑的。在乾隆以貌取人的标准下,这些先天不足让纪晓岚吃了大亏。

纪晓岚怎么死的

纪晓岚是清代历史上着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纪晓岚共享年82岁,纪晓岚集多重身份于一身,他既是文人,又是官员,还是《四库全书》的编撰者。纪晓岚晚年时,写给了自己一副挽联,内容是:“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这两句话写的异常心酸,突出了自己生命的轻薄,也道出了纪晓岚为官生涯的跌宕起伏。

纪晓岚八十二岁时,因病去世,从年龄来说,纪晓岚无疑是一位高寿者。和同僚和珅相比,纪晓岚有寿终正寝,这是一件比较幸运的事情。

纪晓岚为官期间,经常伴随乾隆皇帝左右。乾隆皇帝得知纪晓岚才高八斗,经常让他作诗写词。为了迎合统治者的心理,纪晓岚也曾写有无数不少的恭维诗篇。后人在了解纪晓岚阅历时,发现纪晓岚晚年间极为封闭,常常关门自闭。纪晓岚晚年着有《阅微草堂笔记》一书,讲述了自己从出生算起的故事。生活上基本不和外界交流,内心极度压抑郁闷。晚年时期的纪晓岚,既不能为国家献力,又没有了知心好友,所以他以文章为乐趣,沉醉于写书作诗中。长期下来,纪晓岚身心俱疲,加上年事已高,最终于82岁去世。

历史上的纪晓岚并不像电视剧中“纪大烟袋”,他的政治生活极为波折。乾隆年间大兴文-字-狱,纪晓岚因此被发配到乌鲁木齐。后来又经过卢见曾案件,纪晓岚深感政治生活的不易。

纪晓岚47岁时再被招入朝廷,此时他的心境大不相同。到了晚年间更加闭塞,而后郁郁而终。

嘉庆十年的时候,纪晓岚当上了他一生中最高的职位协办大学士,那一年的纪晓岚已经是81岁的高龄的。一生清廉的他到了这个年纪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了,最后病死在了燕京。在去世之前,写下了他人生中最后一副对联: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

得知才子纪晓岚去世的消息,皇帝很是悲伤,拿出了五百两的钱财为他举办丧礼。由此可见纪晓岚在朝堂上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大清才子纪晓岚的人生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圆满的。虽然说在他后半生中有出现被发配边疆的事情,但这对于他来说算是人生的一次转折。经过两年的时间当他再次回到朝廷后,纪晓岚的仕途又有了新的顶峰。就他在政治上和文学上的贡献,都是一位值得后人敬仰的人物。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关于具有忧患意识的历史人物的主要事件下一篇:古代状元的待遇如何 吃喝不愁 一生无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