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河套地区 河套平原的历史

导语:河套平原历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距今约5000 ~ 7000年的仰韶文化的北部,已经覆盖了今天的河套地区。早在秦汉时期,就开始开渠引水,发展农业。西汉元朔二年,汉武帝派卫青“出云陇西,击河南胡、白羊王之楼,然后取河南之地”,占领“河间”,即河套。于是大臣朱去见汉武帝

河套平原历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距今约5000 ~ 7000年的仰韶文化的北部,已经覆盖了今天的河套地区。

早在秦汉时期,就开始开渠引水,发展农业。

西汉元朔二年,汉武帝派卫青“出云陇西,击河南胡、白羊王之楼,然后取河南之地”,占领“河间”,即河套。

于是大臣朱去见汉武帝。“据说北方之地肥饶,河从外堵。蒙恬城为匈奴所驱,内省传至,在国内广为使用,破坏了胡的根基。”汉武帝接受了这个建议,即朔方县和婺源县。

后来在元朔,四年设立西河县。

河套平原有云中县、定襄县。

北国和尚军北部也延伸到河套地区。

汉武帝还在郡中设置郡县,郡县数量一度达到90个之多。

当时人们利用黄河灌溉,当地农业发展迅速,经济繁荣。

汉代河套为朔方郡、婺源郡、云中郡、定襄郡,北地郡北部、尚军郡、西河郡河西部分,均属朔方刺史。

王莽时期,与匈奴的关系不好,河套又被匈奴拿下,边民要么“以死取胜”,要么“流入内军,做奴婢”,河套的发展转入低潮。

东汉初年,河套因国力衰弱而被废弃。建武二十六年,匈奴分裂加入南匈奴,随后收复河套。加入汉朝的匈奴人被安置在河套。

永平十六年,明帝派窦固等人分四路进攻,北匈奴受到致命打击。后来窦宪再次进攻,北匈奴西迁。

随着匈奴问题的彻底解决,河套地区出现了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再次达到高潮,一直持续到舜帝永和五年之后。

东汉中期河套的发展主要体现在20世纪下半叶发现的汉画像石和汉墓壁画中。

后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套地区是北方许多政权的重要聚集地,南北朝时期东部地区被称为“敕勒川”。

到了唐代,又重新耕种。唐诗中有一首《贺兰山下果园,塞北江南老名园》,五代时被称为“丰州滩”。

北宋时河套分别被西夏和辽国占领。

自元代以来,“河套”一词在各种典籍中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且内涵稳定,用于指贺兰山以东、狼山、大青山以南以及沿黄地区。

以乌拉山为界,东有封面,西有封底。

有的还以黄河以南、长城以北为前盖,与江北后盖对称。

元明清时期,河套以畜牧业为主,明代以后称为土默川。

晚清时期,陕西、山西一部分人迁居长城,河套地区成为西北地区最重要的农业区。

清光绪年间形成了八条灌溉渠。

抗日战争时期,国军大将傅留在这里修建水利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的农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1949年后,“河套”一词的外延逐渐缩小,演变为仅指境内的河套地区,或以此地区为中心的更大范围。

1951年,黄河三盛公共水利枢纽建成。因此,国家在1954年废除绥远省建制后,批准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以“河套”命名境内一级行政区的申报,即将陕西坝区改为河套行政区。

1975年,全长180公里的排水干渠建成,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广东下雪 历年广东下雪发生了什么大事下一篇:并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狄仁杰是哪里人古代的并州在现在的哪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