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希特勒对中国 希特勒对国人真的很有好感吗

导语:如今,有许多愚蠢的德国球迷编造了许多关于希特勒和中国友谊的谎言。这些谎言主要分为这几类:一是希特勒小时候有一个友好的中国邻居;也就是说,希特勒穷的时候得到了一个华侨的支持,追求他的艺术梦想;此外,甚至有人说,战前中德之间有

如今,有许多愚蠢的德国球迷编造了许多关于希特勒和中国友谊的谎言。这些谎言主要分为这几类:一是希特勒小时候有一个友好的中国邻居;也就是说,希特勒穷的时候得到了一个华侨的支持,追求他的艺术梦想;此外,甚至有人说,战前中德之间有一段合作时期,所以希特勒总是同情中国人,鄙视日本人;更离谱的是,说希特勒的最终愿望是把东西方社会从中国人中间分离出来。

这些说法,其实不需要精通历史知识,就可以看出是德国的一厢情愿。他们忽略了一点:上世纪初的欧洲,存在着严重的歧视思想。

当时德国奉行的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最黑暗的歧视与灭绝理论,实际上只是“欧洲文明至上”的一种极端表现。欧洲的白人优越论在欧美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西欧国家在全世界都有殖民地,他们鄙视别人是自己宗主国的“主人”。欧洲学术界长期以来试图从历史、人文、生物等学科的角度进行“研究和论证”。欧洲白人,尤其是纯正的雅利安人,是“世界上最好的”。“只有他们才能创造和引导时代不断进步,其他人只能无缘无故地模仿和享受这些文明成果。”。因此,这些落后者应该服从和尊重欧洲的“主人”。

几百年来,欧洲在这些伪科学上取得了“丰功伟绩”,希特勒的许多提法不过是在这些“功绩”的基础上重新“提炼和结晶”。

希特勒本人年轻时非常沉迷于“人类学”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他不仅鄙视其他有色人种,而且很多肤色相同的欧洲人也被他贴上了“劣等”的标签,对犹太人恨之入骨。对于拥有无数杰出科学家和实业家的犹太人,希特勒依然恨之入骨。他当时怎么会看得起中国呢?

事实上,希特勒在回忆录中对中国的看法非常明确。

在希特勒的世界观中,人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创造力”,也就是雅利安人。“他们创造了进步的科学文明,这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第二个层次是“占有”,即鲁迅笔下的“占有主义”。这些人缺乏创造力,但他们也有征服者的一些独特美德,如毅力、自律和自我完善。他们知道如何学习别人的知识,提高自己。

希特勒极其蔑视第三阶级,即“破坏性人群”。他认为这些人“无知、堕落、进取、高度兽性”,他们“无端占据无尽的地球资源,不配生存”。

在希特勒看来,中国人和黑人一样属于第三阶级,而日本人则被希特勒视为第二阶级。因此,从他的回忆录中不难看出,希特勒对中国人的蔑视并不比对犹太人的蔑视好多少!

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之所以与中国合作,只是“权宜之计”。目的只是看中中国丰富的战略矿产资源和大量购买德国武器给德国带来的红利。

希特勒本人骨子里是不愿意和中国合作的。中德合作是赛克特将军等一批真正同情中国的德国将领不懈努力的结果。

希特勒不愿意用国家军队“抹黑”德国武器。例如,M35头盔,这是国民军德国师的标志性头盔,是德国人自己刚刚装备的新头盔。中国总共购买了大约10万个M35头盔,希特勒非常反对。他觉得戴这种让德国人骄傲的头盔,会让他们“汗颜”。

事实上,希特勒一直在寻找机会中止与中国的合作。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希特勒明确叫停。根本原因不是日本的阻挠,而是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希特勒获得了通过西班牙获取一流战略矿产资源的新途径,因此没有必要从中国进口矿产。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希特勒评价中国 德国人是如何评价战争狂人希特勒的下一篇:李自成之死 李自成是怎么死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