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锡克教:15世纪末由那纳克创立于印度西北部旁遮普地区

导语:锡克教是由纳纳克于15世纪末在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建立的。它萌芽于莫卧儿王朝时期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交流,后来由于印度教虔诚运动的发展而发展成为独立的宗教。锡克教是梵语锡克教的音译,原意是弟子。锡克教奉行

锡克教是由纳纳克于15世纪末在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建立的。它萌芽于莫卧儿王朝时期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交流,后来由于印度教虔诚运动的发展而发展成为独立的宗教。锡克教是梵语锡克教的音译,原意是弟子。锡克教奉行祖先崇拜制度,认为祖先是上帝的使者,其信徒自称是祖先的门徒。锡克教徒非常尊敬自己宗教的领袖和大师,他们被称为“古鲁”,意为“大师”或“大师”。从第一代古鲁纳诺到戈宾德·辛格,一共十位古鲁。第十位古鲁戈宾德·辛哈遇刺后,虽然还有其他人继承了他,但他们不再被称为古鲁。戈宾德·辛哈去世前,他任命宗教经典阿迪·格兰特为第十一任古鲁。按照教条,凡是承认锡克教教义、十大宗师和锡克教著名经典阿迪·格兰特的人,都可以成为锡克教教徒。

从第六代到第十代,锡克教为了反抗莫卧儿王朝的压迫,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军事化的组织。此后,在英国统治印度期间,锡克教徒占军队的四分之一。印度军队中15%的士兵是锡克教徒。锡克教崇尚平等、友谊、实干。它反对印度教严格的种姓制度,反对伊斯兰教拒绝异教的各种做法,反对其他宗教的偶像崇拜和对妇女的歧视。大约有1630万锡克教徒,其中大部分居住在旁遮普、印度和巴基斯坦,其余散居在德里、哈里亚纳邦和孟买。居住在旁遮普的锡克教徒虽然人数不多,但只占全国人口的2%,提供全国一半以上的粮食,被称为“印度粮仓”。该宗教的创始人那纳克公开宣称:“我的宗教既不是印度教也不是伊斯兰教。”这是一种试图融合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新宗教。锡克教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历史背景和根源的。

印度教严格的种姓制度和繁琐的宗教规则引起了贱民和普通基督徒的不满。8世纪初,伊斯兰教传入印度,迫使人们皈依伊斯兰教,进一步加剧和复杂化了矛盾。面对这些尖锐复杂的种姓问题和宗教矛盾,有人提出了宗教改革的主张,引发了改革的热潮,发动了“虔诚运动”。斗争巨大,影响广泛。

纳纳克大师生活的时代是洛蒂王朝统治时期。当时印度教种姓歧视非常严重,引起下层种姓强烈不满,洛蒂王国出现混乱。这时,多利坦·洛蒂的儿子蒂拉瓦尔·汗有篡位的野心,写信给巴巴尔鼓励他进攻印度。巴巴尔盯着印度,垂涎三尺。在赢得这封信后,他喜出望外,率领他的军队前往印度,在那里他与当时的国王易卜拉欣·洛蒂在潘尼巴特地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易卜拉欣·洛蒂被击败并被杀害。

古鲁纳纳克对蒂拉瓦尔汗的行为非常愤怒和不满。他相信这样会让国家更苦,人民更苦。因此,他把巴巴尔的军队视为豺狼,将其比作“罪恶的迎宾队”。当时虽然很多人大声疾呼反对社会黑暗和人民内部的虚伪,但是没有人把这种现象归咎于当时的统治阶级。只有古鲁纳诺第一次公开谴责和诅咒腐朽的统治者和封建领主,把他们说成是刽子手、恶狗、吸血鬼。他还写了一本书,讲述了他所听到和听到的血淋淋的事实,有效地揭露了当时巴巴尔入侵造成的桩惨案。当时封建主掠夺人民财富,纳纳克极力反对。他希望给每个人平等的权利,过上幸福的生活。他鄙视财富,同情贫穷,爱恨分明。

他公开反对朝圣和宗教虚伪。有一次,纳纳克去哈里·杜瓦尔旅行时,看见人们站在恒河里,面朝东方,沐浴着阳光。纳纳克大师也站在恒河里,朝西给它浇水。因为他不是面向东方,而是浇灌西方,人们误以为他疯了,有人来和他争论。他问:“你们东水谁?”他回答:“给太阳!”再问:“太阳有多远?”他回答:“说不上来,你为什么要给西方浇水?”“卡尔达尔普尔有我的土地,而且是干的。我在给土地浇水。”那纳克说。一个书生听了他的话哈哈大笑,然后轻蔑地问道:“可是你泼的水连河岸都到不了,都洒在河里了。怎么才能到达卡尔达尔普尔?”那纳克立即反驳道:“如果我倒的水达不到卡尔达尔普尔,那你倒的水怎么能到达太阳呢?”娜纳克让他们哑口无言。

Nano反对男尊女卑。当时,妇女在社会上受到歧视。在一些印度教的种姓中,有一种杀害女孩的庸俗习俗,女孩一出生就被杀害。Nano坚决反对这种野蛮行径,指出女性应有的地位。他认为,在生活中,男人离不开女人,否则就活不下去。他还说既然女人能生皇帝,能生神仙,能生英雄,为什么在男人面前一文不值?怎么能说他们贱,无足轻重呢?

Nano比较实用,不相信出家出山就能看到梵天。他认为住在家里是最理想的。他说,人们只有履行家庭义务,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到达梵天。他发现几乎所有的教派都只强调外表,于是互相争吵,很多无辜的人在这场争吵的硝烟中受骗。所以他鼓励和开导这些人脱离出轨的陷阱。

虽然纳纳克也要求人们谈论拉玛以求解脱,但他从未要求人们逃离生活。他自己结婚,生了两个儿子。

纳纳克大师出生在一个平民家庭,生活在平民之中。他一生都在务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经常教导信徒:“活在幻觉中,不迷恋幻觉,就能得到真正的瑜伽。外表的伪装是得不到任何东西的。”在他看来,只是吹牛、空谈、空谈的人不会成为修行者,只有平等待人的人才是真正的修行者。纳纳克大师活了77年。他一生以普通人的身份传播教义,影响很大。他死后,他创立的锡克教迅速传遍旁遮普和印度河流域。

继古鲁纳纳克之后,Ngodeva成为锡克教第二代古鲁。当纳纳克活着的时候,他亲自把古鲁的宝座给了他。恩戈德瓦死后,阿玛达斯继位,他做了大量的工作来宣传锡克教,扩大其影响。后来,他任命他的女婿拉姆·达斯·索迪为古鲁。从那时起,古鲁的职位由索迪家族继承。拉姆·达斯在锡克教圣地阿姆利则建了一座锡克教寺庙。寺庙镀金,所以以锡克教最神圣的朝圣中心金庙命名。但这项工作直到第五代宗师阿吉诺代瓦才正式完成。

周娜是拉姆·达斯的小儿子。阿·周娜在担任古鲁期间也做了很多工作,主要是修建大难大难和斯里哈尔高温德·普尔这样的城市,编辑古籍,试图向锡克教徒灌输英雄精神。后来因为被莫卧儿皇帝怀疑而被杀。至此,锡克教的和平发展已经结束。

周娜在他死前任命他的儿子哈·戈宾德为第六代古鲁。从他开始,锡克教发展成为半武装的宗教组织,注重武装组织和训练,经常与政府军和异教徒发生冲突。第七代宗师由哈·戈宾德的孙子哈尔·莱继任。他被莫卧儿皇帝囚禁在胡德里后,任命次子哈尔·克里舍姆为继承人。他13岁时死于天花。他的继任者是第六代宗师哈尔·戈宾德的次子。当时aurangzeb统治印度的时候,锡克教徒处境危险。最后,古鲁耶格·巴哈杜尔被迫自杀。他死于德里的詹德尼慢跑者。

他死后由历史上第十位著名的古鲁戈宾德·辛哈继任。在任期间,他对锡克教进行了重大改革,废除了古鲁制度。自从古鲁纳纳克死后,印度教的情况越来越糟糕,因此锡克教古鲁意识到军事化是改变这种情况的必要条件。从第六代古鲁哈戈宾德开始,锡克教开始发展成为武装组织,经常与政府军、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发生武装冲突。到戈宾德辛哈的时候,已经军事化了。“锡克”的真正含义是“一个已经入学的人”或“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锡克教徒接受的教育不是普通教育,而是关于英雄主义和致力于维护尊严的教育。这种教育早在第一位古鲁南澳就开始了,由第十位古鲁戈宾德·辛哈巩固发展,完成了锡克教军事化的任务,形成了一支强大的锡克教军队,并领导这支军队与莫卧儿军队展开了长期的斗争。戈宾德·辛哈为基督徒举行了奉献仪式,要求他们佩戴长发、梳子、钢手镯、短裤和匕首,以显示他们与其他宗教秩序的不同。有一种说法是,这五件事提醒信徒在任何时候都要坚定的相信这个宗教。

1699年,古鲁戈宾德·辛哈在旁遮普的阿南·德·普尔·萨哈布召开了一次8000人的会议,会上他宣布成立卡尔卡党,以武力应对各种灾难,保卫锡克教。同时也给了男性锡克教徒一个共同的称呼,叫做“辛哈”。锡克教徒给人的印象是勇敢,这和他们受的教育有关。

为了拯救苦难和被压迫的人民,戈宾德·辛哈一次又一次地战斗,不幸在42岁时被刺死。

戈宾德·辛哈死后,称锡克教领袖为“大师”的传统告一段落,锡克教经典阿迪·格兰特是第十一位大师。然而,在锡克教领袖班达·威拉克和兰迪德·辛哈的领导下,锡克军队仍然不知疲倦地战斗着。在整个锡克教历史上,班达·威拉克也是最有活力的领袖之一。他以前是个不知名的和尚。葛宾德·辛哈大师在他死前不久遇见了他。他向高士德·辛哈发誓“我必须结束莫卧儿的暴行”。

班达履行了自己的誓言,在他的带领下,锡克军队聚集在一起,在斯格金德把莫卧儿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吓得莫卧儿人民不敢从德里派兵。班达又打了几个月的血战。最后,班达、他的妻子和孩子以及其余的士兵都被活捉并护送到德里,在那里他们受到了各种可能的折磨,最后被杀害。

随着时间的推移,锡克教分为12个部落,被称为弥斯尔。其中一个部落产生了一个年轻的领袖,名叫兰吉德·辛格,他再次将分散的锡克教徒聚集在一起。

兰吉德·辛格身材矮小,独眼,勇敢,擅长骑射。他在阿姆利则的哈里多伊拉特建造了一座大理石德拉巴尔萨哈卜神庙,并在神庙的顶部镀了一层金。这就是著名的金殿。

这个时候,锡克人最大的威胁不是莫卧儿,而是英国人。这时,英国人已经控制了除旁遮普以外的整个印度。但他们还是不敢觊觎旁遮普。

兰德尔·辛格采取了灵活的策略,与英国人结盟而不是树敌。1809年4月,与英国签订《阿姆利则条约》,以萨特累季河为界。双方都不能逾越和遵守。在此期间,他还要求英国人为他训练军队,发展武装力量。但最终,英国人公然违约,兰迪·辛格被迫向英国宣战。

1839年6月27日,兰德·辛格去世后,他由6岁的小儿子达利普·辛格继任。从此旁遮普动乱十年,内部四分五裂,勾心斗角,被英国人利用。结果,锡克军队被英军打败,达利普·辛格被俘虏并押送到英国。从此,英国人开始统治旁遮普。

1919年4月13日,400多名锡克教徒在阿姆利则被英国当局杀害,导致许多锡克教徒脱离英国的控制,加入圣雄甘地领导的自由运动。各种形式的斗争相继爆发。在争取独立的斗争中,它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印度的独立做出了贡献。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万历十五年简介 《万历十五年》真是一部诡异的作品 这么不严肃!下一篇:智利是哪个国家的 智利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关于智利的十大有趣事实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