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清圣祖 清圣祖康熙皇帝是怎么死的 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导语: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月二十一日,6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月二十一日,69岁的康熙兴致勃勃去南苑打猎。十一月七日感觉身体不适,十三日晚便死去。有人说,康熙是中毒而死。雍正朝吕留良一案中,曾静的供词为: “圣祖皇帝畅春园病重,皇上进一碗人参汤,圣祖就驾崩了。”

  这是说康熙是被毒死的,凶手就是雍正。著名清史专家孟森认为,康熙当年的病情并不重,突然死亡,不能不使人生疑。曾身临其境的意大利人马国贤记载:“驾崩之夕,号呼之声,不安之状,即无鸩毒之事,亦必突然大变,可断言也。”

  也有人相信官方记载。《清圣祖实录》记:十三日康熙病情加剧,命速召诸子至御榻前,传位于雍正。还说康熙晚年曾命雍正代行郊祀大典,可见康熙选定的继承人就是雍正。康熙是精明之人,早知诸皇子争夺皇位,身边时有提防,毒死之说是经不住推敲的。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对康熙之死是这样交待的:康熙即将宣布“立储”遗旨,却猝死在龙座上。对康熙之死,史书上确实有不同记载。《大义觉迷录》一书记载说:康熙病重后留下遗嘱:“传位十四子。”

  遗嘱交给执掌当时京城防卫的国舅隆科多,而隆科多恰是允的死党,二人勾结,将“十”字改为“于”字,因此,遗诏成了“传位于四子”。书中还说,康熙弥留之际皇四子允“进一碗人参汤,不知何故,圣祖皇帝就崩了驾”,允即位当了皇帝。也就是说,是雍正将其父毒死的。

  据当时在畅春园的意大利人马国贤回忆说:皇上驾崩的夜间,园内有呼号之声,不安之状。这就是说,即使没有投毒之类事,但肯定也发生了“突然大变”。

  野史中还有一种说法,传说康熙临终时召大臣入宫,久无人至。猛地一睁眼,发现皇四子胤立在跟前,大怒,摘下自己所佩玉佛珠掷向胤。不久,康熙便驾崩了。胤拿出经过篡改的遗诏,向诸兄弟及文武百官宣布父皇已经传位给自己,并以佛珠为证。

  雍正夺位最明显的证据还有,他的亲生母亲因不满意儿子篡位,触柱而死。而几个知道内情的兄弟也都先后被雍正以各种借口处死。康熙晚年,还有两位重要人员,一个是内务府官员赵昌,一个是太监魏珠。

  他们两人贴身侍候康熙帝,深得宠信,照料起居、传达旨意均由此二人负责,康熙帝临终与雍正帝即位的内幕,必当深知。奇怪的是两人很快被雍正帝处死。据传教士马国贤说:“雍正即位,发布了一个使全国震惊的命令,赵昌被拘执,处死刑,财产抄没,子女为奴。”

  雍正帝的举动也很异常。他口口声声说自己是最受康熙帝爱重的孝顺儿子,但即位之后,似乎很害怕康熙帝的亡灵。一个相信天命鬼神的人如果做了对不起父亲、兄弟的事,他就会心中有鬼,无论起居、娱乐、埋葬,都要远远地躲开他父亲的亡灵。这虽然算不上夺位的直接证据,但如果其他证据能够成立,此亦不失为一个旁证。

  当然,也有的专家根据官方史书,尤其是根据雍正删改的《圣祖实录》,认为康熙属于病死。康熙自四十七年冬开始,疾病缠身,衰老体弱,心悸几危,右手失灵,头晕、腿肿,“稍早起,手颤头摇,观瞻不雅”,“心跳之时,容颜顿改”,可能患老年心脏和血液循环方面的疾病,死得比较突然。

  纵观康熙的一生,可以说是功绩颇大。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1654年5月4日)生。十八年嗣位,年六岁(虚岁八岁),次年正月(1662年2月)改元为康熙,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

  康熙六年(1667)亲政。执政初期,南有“三藩”割据数省,西北有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割据,东南有郑氏后代占据台湾,东北有沙俄觊觎和入侵。面对严峻局势,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

  八年,与内大臣索额图等密谋,逮禁鳌拜,除其党羽,甄别官吏,为被鳌拜矫旨处死的苏克萨哈等昭雪,奖励百官上书言事,禁止圈地等弊政,实操朝政大权。九年,遣达斡尔总管孟额德赴中国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敦促沙俄军撤出中国领土雅克萨(在黑龙江省漠河县东、呼玛西北黑龙江北岸)。

  十一年,检阅蓟州(今天津蓟县)官兵。后巡视各地,常阅兵,重奖罚。多次谕示诸王、将领练骑射、习兵书,下令精选提镇等武职官员。十二年三月,为削弱藩王权力,巩固中央集权,准平南王尚可喜疏请告老回辽东,但不许其子尚之信嗣封镇广东。

  七月,在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精忠上疏佯请撤藩实窥测朝廷动向时,玄烨认为其势已成,撤亦反,不撤亦反,遂下令撤除吴、耿二藩。在清平定三藩之战中,先后遣大将军勒尔锦、杰书、董额、图海、岳乐、喇布、彰泰等统军四出,赴湖南、浙江、福建、陕西、广东、四川、云南平叛。

  以先剪两翼、后捣腹心、剿抚兼施、重用汉将等战略措施,用兵近40万,历时八年,平定叛乱。其间,遣军击败参与三藩之乱的台湾延平王郑经(郑成功之子)在闽、浙、粤沿海的袭扰。

  二十年,闻郑经卒、其次子郑克塽继立后政局不稳,决定乘机谋复台湾,复授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与福建总督姚启圣共同修造战船,操练水师,整军备战。次年三月,以沙俄军侵占雅克萨等黑龙江流域的中国领土,东巡松花江一带防务。

  后遣副都统郎坦、彭春赴雅克萨侦察沙俄军侵边情势,令宁古塔将军巴海和副都统萨布素率兵赴中国瑷珲(亦称旧瑷珲,今在俄罗斯境,位于结雅河以南黑龙江东岸)和呼玛尔(今黑龙江呼玛南)两地筑城驻防。六月,为防将领互相掣肘,允施琅自请率水师取台湾。

  二十二年,施琅率水师2万余、战船200余艘,进行澎湖海战,全歼澎湖守军,迫郑克塽以台湾降。遂采纳施琅建议,令于台湾设立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并遣兵驻守。

  是年,为增强汉军攻击力,诏令每旗设火器营。 二十四年,悉沙俄军一再入侵雅克萨,命彭春、萨布素率水陆军前往反击,迫其撤往尼布楚。二十五年,命萨布素会同郎坦率兵再击复据雅克萨的沙俄军,毙其统领托尔布津,进战告捷。

  旋令筑垒围城,断敌供给,遏其援师,迫沙俄政府遣使请和。二十六年,诏令火器制造家戴梓监造“子母炮”(即冲天炮),封此炮为“威远将军”。二十八年,遣索额图、郎坦、萨布素等七名使臣与沙俄使臣戈洛文谈判,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命增设八旗火器营,由副都统率领。

  诏定每年九月初一,八旗各选大-炮10门至北京卢沟桥演放,遂成定制。 二十九年,以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举兵南扰,决定亲征。命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率左路军出古北口(今北京密云东北);常宁为安北大将军,率右路军出喜峰口(今河北宽城西南)。

  自率禁旅进驻博洛和屯(今内蒙古正蓝旗南),督军在乌兰布通之战中击破噶尔丹所设“驼城”(亦称“驼阵”,以骆驼缚足卧地组成的环形防御阵地),获大捷。鉴于诸军部伍缺乏训练伤亡甚重,遂令八旗官兵于春秋两季,集于平原之野,排列阵势,鸣金鼓进退,以熟练阵法。

  三十五年,率兵约10万第二次亲征噶尔丹,分三路出击,自率中路出独石口(今河北赤城北)而北,与诸路军约期夹攻。途中亲授作战方略,由内大臣绘成阵图后发各路遵行。密谕西路抚远大将军费扬古设伏袭击,在昭莫多之战中再败噶尔丹。三十六年,第三次亲征,进驻宁夏(今银川),遣兵两路追击,噶尔丹势穷服毒自尽(一说暴病卒)。

  五十四年至五十六年,遣重兵驻防归化城(今呼和浩特)、推河(今蒙古国乌里雅苏台东南)、哈密等地,多次击败扰边的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五十七年,以准噶尔军袭扰西藏,策动叛乱,遣侍卫色楞、西安将军额伦特,率兵两路入藏征讨,失利。

  旋命皇子允禵为抚远大将军驻节西宁,统筹进兵西藏事宜。又遣兵至新疆巴里坤和阿尔泰(阿勒泰),阻截准噶尔军援兵。五十九年,命允禵移师穆鲁乌苏(今青海杂多西),节制进藏诸军。

  命定西将军噶尔弼,与平逆将军延信率军分别由四川、青海入藏,击败准噶尔军,事平,巩固了对西南边疆的统治。六十年,遣福建水师提督施世骠、总兵蓝廷珍率师1.2万、战船600艘, 镇-压台湾朱一贵起义。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1722年12月20日)疾卒,年69岁。

  玄烨在位期间,亲自筹划军旅之事,简阅军器;强调国家武备不可一日懈怠,承平之日更需严加训练士卒;督军作战周详熟审,因情用兵,期于必克。史称其经-文纬武,一统寰宇,使清朝开始进入“康乾盛世”。

  玄烨是顺治帝福临的第三子,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时为庶妃,顺治帝生前没有册立太子。顺治十八年,顺治帝接受汤若望的建议,因玄烨出过天花具有免疫力而把他选为继承人,以遗诏的形式册立玄烨为皇太子。顺治十八年正月玄烨即位时只有6岁(虚岁八岁),次年正月(1662年2月)改元康熙。遗诏同时指派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

  玄烨8岁丧父(存疑),10岁丧母。母亲重病时,玄烨“朝夕虔侍,亲尝汤药,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病故后,玄烨昼夜守灵,水米不进,哀哭不停。康熙后来回忆说,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月二十一日,69岁的康熙兴致勃勃去南苑打猎。十一月七日感觉身体不适,十三日晚便死去。有人说,康熙是中毒而死。雍正朝吕留良一案中,曾静的供词为: “圣祖皇帝畅春园病重,皇上进一碗人参汤,圣祖就驾崩了。”

  这是说康熙是被毒死的,凶手就是雍正。著名清史专家孟森认为,康熙当年的病情并不重,突然死亡,不能不使人生疑。曾身临其境的意大利人马国贤记载:“驾崩之夕,号呼之声,不安之状,即无鸩毒之事,亦必突然大变,可断言也。”

  也有人相信官方记载。《清圣祖实录》记:十三日康熙病情加剧,命速召诸子至御榻前,传位于雍正。还说康熙晚年曾命雍正代行郊祀大典,可见康熙选定的继承人就是雍正。康熙是精明之人,早知诸皇子争夺皇位,身边时有提防,毒死之说是经不住推敲的。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对康熙之死是这样交待的:康熙即将宣布“立储”遗旨,却猝死在龙座上。对康熙之死,史书上确实有不同记载。《大义觉迷录》一书记载说:康熙病重后留下遗嘱:“传位十四子。”

  遗嘱交给执掌当时京城防卫的国舅隆科多,而隆科多恰是允的死党,二人勾结,将“十”字改为“于”字,因此,遗诏成了“传位于四子”。书中还说,康熙弥留之际皇四子允“进一碗人参汤,不知何故,圣祖皇帝就崩了驾”,允即位当了皇帝。也就是说,是雍正将其父毒死的。

  据当时在畅春园的意大利人马国贤回忆说:皇上驾崩的夜间,园内有呼号之声,不安之状。这就是说,即使没有投毒之类事,但肯定也发生了“突然大变”。

  野史中还有一种说法,传说康熙临终时召大臣入宫,久无人至。猛地一睁眼,发现皇四子胤立在跟前,大怒,摘下自己所佩玉佛珠掷向胤。不久,康熙便驾崩了。胤拿出经过篡改的遗诏,向诸兄弟及文武百官宣布父皇已经传位给自己,并以佛珠为证。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司马懿名言 司马懿经典名言大全下一篇:《上下五千年》骗人 复盘乌兰布通之战 《上下五千年》骗人 复盘乌兰布通之战 哪有清军火炮大破驼城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