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小太宗 宣宗之治实则是唐朝亡国之始 小太宗 宣宗之治实则是唐朝亡国之始

导语:小太宗?玄宗统治其实是唐朝亡国的开始?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宣宗精于听断,而以察为明,无复仁恩之意。呜呼,自是而后,唐衰矣!”——欧阳修 中国历代皇帝之中,唐朝的宣宗李忱,当得上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在少年时,未露峥嵘,持重少言,因此,被宫中上下认为是个「 ”不慧”的皇子。待他长到十多岁的时候,又突生重病,常有突兀之举,被照顾他的乳母认为是心病,而在当时,其兄唐穆

小太宗?玄宗统治其实是唐朝亡国的开始?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 ”宣宗精于听断,而以察为明,无复仁恩之意。呜呼,自是而后,唐衰矣!”——欧阳修 中国历代皇帝之中,唐朝的宣宗李忱,当得上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在少年时,未露峥嵘,持重少言,因此,被宫中上下认为是个「 ”不慧”的皇子。待他长到十多岁的时候,又突生重病,常有突兀之举,被照顾他的乳母认为是心病,而在当时,其兄唐穆宗李恒在见过李忱之后,却给出「 ”此吾家英物,非心惫也”的评断,并御赐其玉如意、御马、金带等。 ▲唐穆宗李恒,在位期间,宴乐过多,畋游无度,不留意天下之务,任用之人不符其职,以至于河朔三镇再叛,藩镇复起。 后经太和、会昌两朝,李怡这个皇叔越发隐晦其身,就算是在聚会上,也是一副寡语少言的样子。因为这,文宗李昂、武宗李炎都常在宴会上强逼李怡说话为乐,并称其「 ”光叔”。特别是武宗李炎,为人豪迈,对李怡的性子一向看不惯,故而对其尤为轻视,不加礼遇。 ▲穆宗年间,李怡受封「 ”光王”,虽然比唐敬宗和唐文宗还小一岁,但在辈分上却是敬、文、武宗的皇叔。 会昌六年,武宗李炎病重难治,在太子未立的情况下,以马元贽为首的权宦势力,认为李怡「 ”不慧”,易于操弄,故在其皇叔的身份上加了一个「 ”太”字,立其为「 ”皇太叔”,掌监国之权,「 ”勾当军国政事”,并于同时更名为李忱,成为武宗的皇位继承人。 可谁也想不到的是,一直以来,李忱的寡言少语,不过是韬光养晦。行监国之权后,李忱深知如今国中局势,常有悲叹,满面愁容的接待群臣,决断朝务。自此,朝野上下方知李忱之隐德。同年三月二十一日,武宗李炎崩,李忱继位称帝,时年三十七岁,是为唐宣宗。 ▲《旧唐书·宣宗记》载:「 ”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 即位后,李忱终于得以大展宏图,对待国家政事「 ”忧勤无怠”,将朝中势力进行整改,贬谪武宗时的丞相李德裕,结束长达数十年的牛李党争,又大力抑制宦官势力,令其无法专权。与此同时,李忱以勤俭治国,体恤百姓,减少赋税,注重人才,唐朝始有「 ”中兴之貌”。 对内,李忱将中唐以来的弊病一一处理。对外,李忱败吐蕃,复河湟,定塞北,平安南,重振大唐武威,收复自安史之乱后,唐朝被吐蕃所侵占的大部分土地。 ▲为收复故土,李忱曾作《收复河湟制》一文,其中写道:「 ”候馆之残址可寻,唐人之遗风尚在,……载协亭育之道,永致生灵之安。” 李忱文治武功,遂有「 ”大中之治”的中兴,为此,故后至唐朝灭亡,民间仍对李忱思咏不已,称其为「 ”小太宗”。 然而,宣宗李忱真如史书中这般英明神武,是位中兴之主吗?对于此,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就曾有「 ”唐之亡,宣宗亡之,岂待狡童继起,始沈溺而莫挽哉「 ”的喟叹,认为史书中宣宗所谓的中兴之举,不过「 ”皆亡国之符也”,而宣宗之英明,也不过是”琅琅乎其言之「 ”,都只是刻意美化的修饰。 ▲王夫之,着有《周易外传》、《永历实录》、《春秋世论》、《读通鉴论》等书,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 而后,王夫之又数列宣宗之罪:”宣宗则恃机警之耳目,闻一言而即挟为成心,见一动而即生其转念,贤与奸俱岌岌不能自保,唯蔽以所不见不闻,而上蠹国、下殃民,徼幸免于讥诛,则无所复忌「 ” ”夫宣宗之于吏治,亦勤用其心矣,徒厚疑其臣,而教贪自己「 ”。 ”宣宗役耳目,怀戈矛,入黠吏之囮,驱民以冻馁,其已久矣「 ” 「 ”问民之何以迫于饥寒而遽走险以自求斩艾乎?然则所以致之者,非有司之虐害而谁耶?” 「 ”而弄法饰非者骄以玩,朴愿自保者罹于凶,民安得不饥寒而攘臂以起哉!” ▲对于唐朝来说,最大的两次动乱就是藩镇引发的安史之乱,和王仙芝、黄巢先后的民间起义,特别是黄巢起义,几乎断绝了唐朝根基。 对于王夫之的论述,王仙芝、黄巢就是最好的证人,这两个先后起义,黄巢所领导的民变,几乎席卷大唐的半壁江山,令唐朝自此再无力回天。而他们两个起义的目的非常一致,求存。王仙芝,早年贩卖私盐,黄巢,屡试不中,也成为私盐贩子。这不是巧合,而是在当时,赋税之重,只能令他们铤而走险。其后,两人起义,所发檄文为:「 ”官吏贪沓,赋重,赏罚不平”,结果就是「 ”民之困于重敛者争归之,数月之间,从至数万”。由此可见,唐末之时,民间积怨之重,而这样的积怨,绝非是一朝一夕之事,僖宗李儇之前,有为迎佛骨奢靡铺张的懿宗李漼,而懿宗之前,即是开创”大中之治「 ”的宣宗李忱。 ▲黄巢少有诗才,却屡试不第,方才混迹江湖,后怒而起义。但他所写的三首七言诗,却皆被录入《全唐诗》中。 李忱于公元846年登基,僖宗李儇登基于873年,而黄巢之乱起于878年,其间间隔不过32年而已,何以当年的中兴之世,会如此容易成为民怨沸腾之世?《资治通鉴》中载:「 ”自懿宗以来,奢侈日甚,用兵不息。赋敛愈急。关东连年水旱,州县不以实闻,上下相蒙,百姓流殍,无所控诉,相聚为盗,所在蜂起。” 然,实则在懿宗之前,宣宗时已见端倪,宣宗之治,胜于朝堂,却毁在地方,败在民间,实是唐亡之始。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曾国藩剿灭太平军犯了欺君大罪 曾国藩剿灭太平军犯了欺君大罪 看到李秀成口供冷汗直冒下一篇:狄仁杰、包拯上班的大理寺到底是个什么机构 狄仁杰、包拯上班的大理寺到底是个什么机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