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从东野圭吾小说看懂日本人:日本国际关系中“政策”与“原则” 从东野圭吾小说看懂日本人:日本国际关系中“政策”与“原则”

导语:从东野圭吾小说中了解日本:以下关于日本国际关系中的“政策”和“原则”的书面材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文 |宁远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东野圭吾的小说是适宜的读物,忙人闲人都可以一读,忙人可在等人、坐飞机火车时看,一看进去就心无旁骛,少了烦燥和焦虑;对闲人来说自是打发时间的良方。其缺点是一上手就放不下,有点不禁看。 >推理小说、侦探小说往往被归入通俗文学一类,在一些文学批评家看

从东野圭吾小说中了解日本:以下关于日本国际关系中的“政策”和“原则”的书面材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文 |宁远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东野圭吾的小说是适宜的读物,忙人闲人都可以一读,忙人可在等人、坐飞机火车时看,一看进去就心无旁骛,少了烦燥和焦虑;对闲人来说自是打发时间的良方。其缺点是一上手就放不下,有点不禁看。 >推理小说、侦探小说往往被归入通俗文学一类,在一些文学批评家看来要大大低于纯文学作品而不入他们的法眼,其实一流的通俗作品一点不输于纯文学,带给读者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常常高于一般的纯文学作品。同非虚构作品相比,虚构的故事中有作家对真实世界的描述和认识,读者的收获未必比非虚构作品少。 >日本当代作家东野圭吾的作品当属一流,他的推理小说在精巧绵密、丝丝入扣的推理情节中直击日本人的心灵深处,也让各国读者对当代日本社会和日本人多一分理解,尤其是日本人的内心世界。 >上一辈人的行为,或是情爱孽债、或是邪念罪恶,给下一代带来一生的压抑和不幸,使之终生缠绕不得解脱,是东野圭吾的一大主题。比如《白夜行》、《盛夏的方程式》、《分身》等,都是两代人几十年解不开的纠葛引出环环相扣的案情。 >东野小说的极品当属《白夜行》,在日本数次印刷卖了数百万册,南海出版公司的中译本,从2008年9月至2013年10月竟29次印刷。此书在日本的轰动使他成为天王级作家。中文本500多页的书,看到400多页,还没猜出开头的血案凶手是谁。交织反复的大小案子有数十个,最后都归结到两个人。每个案子都有人物的计谋,更是作者的精心设计。 >唐泽雪穗和桐原亮司这一女一男,少年时代的身心遭遇让他们报复社会,伤害所有对手,甚至对他们略有阻碍的人,一个白天动、一个夜里行,一个在明处、一个在暗处,一个显要在上流社会、一个蛰伏在生活底层……男的伤害女的选定的对象,女的则利用掌握隐私并给予抚慰进而控制被伤害者,两人因利益相关而拴在一根绳儿上,配合默契、屡战屡胜。他们是一身罪恶,究其根源他们也是彻底不幸。 >《幻夜》被认为是《白夜行》的姊妹篇,主人公都是一明一暗关系暧昧的一对儿,女的都是集倾国倾城貌与蛇蝎狠毒心于一身。《幻夜》中的“新海美冬”和水原雅也同样是一个混在上层、一个躲在底层,不同的是水原雅也是自己因一时恶念留下的原罪,女的最初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没有明说。美女中不乏冷漠无情者,但如这两本书女主人公这般阴险残忍真不多见。是日本女人中真有这类人等,还是东野的笔能刻骨铭心? >女人中的狠角儿是东野的小说人物,女人的情仇纠结也是他的一类故事,如《圣女的救赎》中的真柴绫音,一位高贵的女知识分子,事业有成,可她从新婚伊始就算计着丈夫可能的一朝背叛而设计出处置办法,真可谓工于心计,处心积虑。连《放学后》的两个年轻女孩也有真柴绫音一般精密的算计,日本女人真不可小觑。 >东野每本书中顶事的警官,如草薙、如加藤,加上经常来帮忙的汤川教授都不是一般的执着,有人退了休还为没想清楚的旧案不遗余力,这也是一种日本人。 >看了一堆东野的书,不由得想到多年前看过的一本与日本人有关的书《日本帝国的衰亡》,作者是美国作家约翰·托兰。托兰先生多年研究东方问题,太太又是日本人,因而对日本民族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他在记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的这部着作中,对日本人的特点和国民性有一些描述,今天读来仍然准确而生动,和东野的人物更是有某种契合。 >在写到日本人的特性时,托兰写道:“在西方人看来,日本人是不可理解的矛盾:既讲礼貌又野蛮,既忠诚老实又诡计多端,既勇敢又懦弱,既勤劳又懒惰,统统同时存在。对日本人来说,这并没有什么不正常,而是一个统一体,他们不明白西方人为什么不能理解。对日本人来说,没有矛盾的人不配受尊敬,那样的人头脑简单。一个人的矛盾越多,他便越深奥,自我斗争越尖锐,他的生活便越丰富。”《幻夜》中的水原雅也行动时算得上勇敢,可在命运面前又是如此懦弱。东野的每个人物都是这种矛盾混合体,越是浓墨重彩的主要人物性格越复杂矛盾越多。 >托兰说,在日本各阶层中,不少人因相信佛教的“因果之轮”而在很多事情上随波逐流。托兰是这样写的:日本的“有些教派相信死后人人皆可成佛,另一些人则认为人是空的,只有在否定自我中得到拯救,人不过是‘无之大海’中的一个泡泡,最终将消失在无边无际的水中,没有生,没有死,没有始,没有终。佛本身也不过是一个指着月亮的手指。” >托兰形象地描写道:所有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沙约那拉”。“沙约”的意思是“这样”,“那拉”的意思是“就”,合起来的意思是“就这样吧”。日本人对一切事情每时每刻都说“沙约那拉”,因为他们觉得每时每刻都是一场梦。人生就是“沙约那拉”。帝国可兴可衰,最伟大的英雄和哲人也免不了化为尘土,行星来而复去,但“变化”却是永远不变的,包括“变化”本身。“这种对死的坚强认识,使他们不但有力量泰然地应付灾难,而且使他们强烈地理解每个时刻都可能是最后的时刻。这并不是悲观主义,而是冷静的决心,不因任何事情泄气、失望或沾沾自喜,而是接受不可避免的事情。人们最钦佩的鱼是鲤鱼。它勇敢地逆流而上,跃越最陡峭的瀑布,但是,一旦被捕捉住放在菜板上却一动不动,安静地迎接死神。就这样吧,‘沙约那拉’。” >桐原亮司、水原雅也尽管不断地从容杀人、冷静行动,也没有泄气、没有沾沾自喜,就像是在水中蹦来蹦去的鲤鱼,可也一直在等着被放在菜板上、等着“沙约那拉”的那一天。“视死如归”用在他们身上一点儿也不过分。看到这类人物,总让人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那些日军“神风”特攻队飞行员。在冲绳战役中,约有7.5万日本平民包括妇女儿童死于非命,他们都是无谓的牺牲,其中很多人是自杀。日本人就是这样应对没有始也没有终的命运。 >托兰写道:“与西方人黑白分明的思想方法不同,日本人的界限比较模糊。结果,在国际关系中,日本人讲究的是‘政策’而不是‘原则’。对西方来说,日本人似乎是没有道德心的。西方的逻辑像一个手提箱,明确而有限度。东方的逻辑却像日本人用的包袱布,可大可小,随机应变。不需要时,还可以叠起来装在口袋里。”东野写的犯罪嫌疑人大多是没有道德心的,有的只是自己的行为和目的。 要让西方人理解日本人是太难了。托兰说:“对大多数西方人来说,日本人是完全不可思议的。他们使用工具的方法全是错的:他们在铁砧上打铁时是蹲着的。他们使用锯子或刨子时是拉而不是推的;盖房子先盖屋顶。开锁时钥匙向左拧:方向错误。日本人做一切事情都是与别人相反的,话倒着说,书报倒着念,文章倒着写。人家坐椅子,他坐在地板上;鱼虾是生吃的。讲完一段个人的悲惨遭遇后,他会放声大笑;穿着崭新的衣服掉进泥塘,爬起来还面带笑容;有话不明说而是说反话;讨论问题时,拐弯抹角;在家里以过分的礼节款待你,在火车上却粗暴地又推又搡;杀了人还要向仆人道歉说把他屋子弄乱了。” 不管向西方学了多少年,学了多少东西,日本骨子里仍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还是如托兰先生所说:“日本在现代化和西方化的表面下,实际上却仍然是东洋人。日本由封建主义变成帝国主义的速度之快,使它的只想学西方方法而不想学西方价值观的领导人,来不及或者无意去发展自由主义与人道主义。”像“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样,日本为体,西方的一切仅仅是为用而已。东野笔下的人物不论表面形象如何,内囊都是原装的Made in Japan,他们做的那些精细如发、呕心沥血的案子,西方人做不出来,中国人大概也做不出来。 说东野圭吾不能说得太细,尤其是情节和人物,否则对没看过的人有剧透的嫌疑,推理小说如事先知道了结果,兴趣就少了一大半,还是自己看为好,网上多、书店里也多。虽然东野粉丝在日本、中国都有数十万,可还有更多的读者将要看东野,多半也会迷上东野。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我国民俗当中所谓的“鬼月”是指的哪个月 我国民俗当中所谓的“鬼月”是指的哪个月下一篇:古代最「 ”惹不起”的陵墓 古代最「 ”惹不起”的陵墓 高铁多花2亿为它绕弯 它的主人是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