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17世纪 17世纪 决定东西方走向的二场战争 可惜中国败了欧洲胜了

导语:17世纪,两次战争决定了东西方的走向,可惜中国输了,欧洲赢了!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翻开人类历史,总能看到一些诡异的巧合,比如四大文明古国几乎同一时段出现,2500年左右东西方文明大爆发等等。其实,鲜为人知的是,到了17世纪,东西方又面临了一个相似的问题。 17世纪,中国迎来巨大改变,即清军入关和清朝建立,深刻的改变了中国,这是中国近代屈辱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在这一

17世纪,两次战争决定了东西方的走向,可惜中国输了,欧洲赢了!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翻开人类历史,总能看到一些诡异的巧合,比如四大文明古国几乎同一时段出现,2500年左右东西方文明大爆发等等。其实,鲜为人知的是,到了17世纪,东西方又面临了一个相似的问题。 17世纪,中国迎来巨大改变,即清军入关和清朝建立,深刻的改变了中国,这是中国近代屈辱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在这一时期,欧洲有什么遭遇呢?实际上,欧洲面临着和明朝相似的问题,也没能摆脱「 ”野蛮势力”的入侵,只是最终战胜了。 发生在中国的这一战大家都知道,这就是明清之战。17世纪初,努尔哈赤以「 ”七大恨”为理由起兵,随后一系列的攻城略地,最终实现清军入关,建立了清朝。关于明清之战,大家都比较熟悉,在此就不多说了。 如今,尽管有很多学者为清朝站台,高度称赞清朝的伟大,但从史料上来看,都不可否定的是:相比明朝社会,满洲属于「 ”野蛮”势力。这种野蛮,不仅是行事手段,而且还包括政治体系,思维特征等等。 清朝建立之后,这种「 ”野蛮”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被继承了下来。以一个小部落统治一个大国,的确是一个奇迹,但也可能是一个灾难。原因很简单,屁股决定脑袋,首先第一目标是维护小部落的利益,而非整个国家。 因此,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清朝为何迟迟不愿改革,只是进行了一场「 ”皮笑肉不笑”的改良?相反,日本在黑船来袭之后,很快就进行了明治维新,两相对比的确值得深思。 一直以来,谈及欧洲的崛起,人们往往更喜欢从地理大发现、大航海时代、文艺复兴等角度说明。其实,17世纪的欧洲,也面临着一个「 ”野蛮”敌人的入侵,只是他们取胜了,最终奠定了近代欧洲的崛起。 对于欧洲而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就是悬挂在他们头顶上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到了17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已经盛极而衰了,但为了挽救衰落,奥斯曼帝国占领了中欧、中东欧的广大地区,为此欧洲不得不联合起来对抗奥斯曼帝国。 1683年,奥斯曼帝国围困维也纳两个月后,波兰-立陶宛联邦、神圣罗马帝国组成联军,在约翰三世·索别斯基的率领之下打败了奥斯曼帝国。 这一场战争最直接的意义,就是阻止了奥斯曼帝国对欧洲的入侵。从地图上可以看到,一旦奥斯曼帝国攻下维也纳,拿下奥地利,那么就可以直接进攻德国、意大利等国,对欧洲来说这将是一场噩梦。 其实,对于奥斯曼帝国,欧洲人一直心存畏惧,后来有一本《来自东方的恐惧》的史书,其中就讲述了欧洲人对奥斯曼帝国的畏惧。对欧洲而言,奥斯曼帝国就是一个「 ”野蛮势力”。 17世纪,欧洲科技已经和奥斯曼帝国拉开了一定距离,为何欧洲还要恐惧奥斯曼帝国呢?对此,学者有一段分析指出: 两百多年来,奥斯曼人在欧洲大陆上少有败绩。他们一面不断吸收欧洲的技术成果,一面用不断武装起来的东方军队去入侵欧洲。哪怕是在军事科技已经被拉开差距的17世纪后期,依然不改文明破坏者的本色。 显然,在科技没有拉开到一定程度时,野蛮战胜文明并不稀奇。所以,中国历史上金灭宋、蒙灭宋之类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当然,维也纳之战的胜利,对欧洲来说是幸运的,文明终于战胜了野蛮,让欧洲彻底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阴影。 在此做一个假设:如果奥斯曼帝国干净利落的赢得了维也纳之战,那么会有什么后果?或许,欧洲也别想发展了,而是首先考虑安全问题,思考如何抵抗奥斯曼帝国。另外,以奥斯曼帝国的侵略本性,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可能都将遭到一次又一次的入侵。当一个强大的奥斯曼帝国悬挂在欧洲头顶,近代欧洲还能笑傲全球吗? 17世纪,改变东西方文明进程的二场战争,就这样落下帷幕。让人遗憾的是,东方的中国失败了,但西方的欧洲却胜利了。200年后,答案出来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日本统治库页岛四十年后的痕迹 日本统治库页岛四十年后的痕迹下一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中各民主党派的重要贡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中各民主党派的重要贡献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