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邓颖超的出生地 邓颖超的出生地 她亲人专程瞻仰 南宁市民权路有着不寻常的历史

导语:邓是的出生地,她的亲戚专程去过,南宁的路有着不寻常的历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很多人都以为敬爱的邓颖超大姐是天津人,毕竟她在天津读书多年,青年时代在天津参加革命,与周恩来共同为中国人民操劳一生,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实际上她祖籍河南,出生在中国大陆南端的广西南宁,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 南宁市民权路位于市中心,原来的104号南宁市政协大院,明代是南宁卫、清代先后是

邓是的出生地,她的亲戚专程去过,南宁的路有着不寻常的历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

很多人都以为敬爱的邓颖超大姐是天津人,毕竟她在天津读书多年,青年时代在天津参加革命,与周恩来共同为中国人民操劳一生,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实际上她祖籍河南,出生在中国大陆南端的广西南宁,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 南宁市民权路位于市中心,原来的104号南宁市政协大院,明代是南宁卫、清代先后是左江镇台府署和左江道巡兵备府署。邓颖超父亲邓庭忠曾任南宁镇台,其母杨振德于1904年2月4日在镇台官邸生下了独生女儿邓颖超,乳名叫「 ”玉爱”。「 ”玉爱”在南宁度过了难忘的童年时光。6岁的时候,邓颖超随母亲离开了南宁,转辗到了天津。1961年3月,邓颖超同志率领中日妇女代表团应邀参加越南第三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后再次回到南宁,并认访了自己的出生地。邓大姐说:「 ”我是地地道道喝邕江水长大的南宁女儿。”现在,邓颖超的出生地立有「 ”邓颖超纪念石刻”,由周恩来侄子周尔均将军题词;出生地的对面有「 ”邓颖超纪念馆”,展出邓颖超鞠躬尽瘁一生的历史。据说因为邓颖超纪念馆全国只有南宁一家,所以原邓颖超办公室十分重视,把邓颖超生前所有珍贵物品都提供给了纪念馆。邓大姐的亲人周尔均周秉德都专程前来瞻仰。 邓颖超出生地——南宁市民权路,是一条不寻常的古老马路。过去西起邕江大桥北桥头,东至南环路,与兴宁路、中山路、共和路相交,全长600多米。宋嘉佑年间建筑南宁古城时,就选中五花岭正中位置作为邕州府署,这里地势高又靠近江边,是风水宝地。于是,900多年来,邕州府署附近的民权路一直云集众多高级行政机构。 原民权路104号自明代起就是官府,民国广西省会由桂林迁来南宁,此处先后作广西省长公署、广西省政府,1934年以后是邕宁县政府。解放后 ,先后是南宁警备区、省市政协机关和市委统战部等。 现民权路与中山路交界的七叉路口过去是明洪武三年建成的南宁府署。明末永历年桂王两次来邕,也把此地作为王宫。南宁府署一直延续至清朝。据传从前在府署大堂下面有一条水道,通出镇江门城外,一遇战事,闭城固守,城内士兵、百姓可以通过这条水道出城外邕江汲水应用,因城门内有闸,又称「 ”水闸门”。老百姓把南宁府署门前一带称为「 ”府门口”。 民国二年,当局将府署改建为广西高等法院审判、检查两厅厅署。解放后,南宁市人民政府即设在此,并在大院东前侧建有一座市府礼堂。1959年市政府迁去民生路42号,1965年因南延扩建朝阳路,市政府大院大部分拆去,只留下三层主楼和一些附属建筑,后来市重工业局、物资局、教育局等单位曾在此楼办公。现在三层楼房仍保持原样并作为「 ”南宁建制博物馆”。 现民族大道国贸大厦面前靠近马路绿化带这个地方,过去是共和路与民权路交界,原为清朝的表忠祠和左营守备署,民国六年改建为两层砖石楼房,作为广西省教育会。1930年代先后作为广西博物馆、南宁警备司令部。1940年南宁警察局迁到这里。解放后是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 过去青云街南端靠近民权路一带,还有省参议院、国民党广西省党部,广西省教育厅等官方机构。 民权路也是经商宝地。邕江大桥未建成之前,从江边一直到共和路,两旁骑楼商铺林立,各式各样的洋面装饰十分漂亮,街上有不少的当铺和金银首饰店。民权路、兴宁路、中山路交界一带,其繁华程度仅次于民生路、兴宁路。这一片的酒楼、食肆非常多,生意兴隆,据说这是多年的老传统了。1936~1944年间,此地是一个热闹夜市,由于位置在旧政府门前,人们称为「 ”府门口夜市”。这里有「 ”回族”马连甫粉店,经营的马肉米粉远近闻名;乾隆粉店,经营名小吃「 ”油炸虾饼凉拌粉”;大来粉饺店,粉饺配送骨头大豆芽靓汤;隆记甜品店,祖传冰化鸡蛋甜酒非常有名;肥佬粥面店的广州花市艇仔粥、杠打云吞面,还有卖大锅粽的曾家村店,专售桂林锅烧和杂热米粉的升合馆、六王馆等等,是市民 「 ”吃宵夜”的最佳选择,名气远扬。现在的中山路美食街,也许就是「 ”府门口夜市”的传承。 民权路还有两个独具特色的地方,一个是街西端北侧的「 ”豫章里”,是赣籍富商的聚居地,小巷的清代建筑连成片,一座座深宅大院,清水墙,琉璃瓦,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彩绘点染,气势非凡。其中有一座30多户人家居住的大宅,人们称之为「 ”大院子”且远近闻名。 另一个是街东端南侧的「 ”棉花村”,据说古时候是棉花集散地。过去这里有张水塘,塘畔风景很美,因此被赋予「 ”花洲”美名,为宋代南宁八景之一——「 ”花洲夜月”。棉花村一带基本是民居,有小巷通往民族路.。 现在的民权路,西起邕江大桥北桥头,东至七叉路口,只有短短几十米。因为20世纪60年代,随着邕江大桥的建成通车,引桥马路的建设,把民权路的南侧即邕江宾馆一边,从桥头一直拆至共和路;1965年朝阳路南延,又把北侧面向中山路一段拆掉;1978年建设民族大道,民权路从共和路至南环路一整段不见了;2003年,建改邕江桥头立交以及拉直民族大道,民权路北侧剩余的一段,即兴宁路至桥头一段,连同豫章里都拆得只留下桥头的「 ”21时代大厦”。昔日的民权路大部分无已湮没在现代化的民族大道西段。 但是,留存下来的短短一段民权路,却因为有了「 ”邓颖超纪念石刻”,使人们记住了伟人诞生的这条古老马路,它的厚重历史,源远流长,永驻南宁人民心中 。 注:1、本文原创,未经许可不准转载、复制。抄袭者必追究。已与「 ”维权骑士”签协议,提供站外抄袭维权「快速删文」功能。一些公开的「 ”个人图书馆”不经本人同意,擅自收藏本人文章,已构成侵权,经申诉已被有关平台删除。 2、在网络平台,本人的昵称分别为「 ”陈说往事”与「 ”老豆有话”。 3、本人致力于公开出版物没有记载或没有详细介绍的南宁往事与历史的写作与整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楚宗之乱:明朝万历年间的“楚宗劫杠案”是怎么一回事 楚宗之乱:明朝万历年间的“楚宗劫杠案”是怎么一回事下一篇:朱自清在自己的文章中 朱自清在自己的文章中 为什么不经常提他的母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