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历史上的战争:更始赤眉西入长安 两雄相继败亡 刘秀平定关中

导语:历史上的战争:重新开始在西方进入长安,两位英雄相继被击败。以下刘秀平定关中的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更始元年九月,王莽败亡,长安城出现权力真空。更始帝刘玄与手下人商议,决定自洛阳迁都长安。 长安是形盛之地,关中平原沃野千里

历史上的战争:重新开始在西方进入长安,两位英雄相继被击败。以下刘秀平定关中的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

更始元年九月,王莽败亡,长安城出现权力真空。更始帝刘玄与手下人商议,决定自洛阳迁都长安。 长安是形盛之地,关中平原沃野千里,王莽在位十年间,关中平原未遭遇兵祸,相比山东各地兵荒马乱,这里成了一处天堂。 更始二年二月,刘玄率众迁都长安,留定国公王匡留守安邑,左大司马朱鲔守故都洛阳。 同年十二月,从山东琅琊起家的赤眉军,也向长安进军。 刘秀自建武元年称帝,朝廷一直设在高邑,这处城池不大,既不是交通枢纽,也不是军事重镇,很难有发展的空间。目睹更始帝西迁长安,赤眉军尾随而去,更始政权在河南地区的重点防守城市区指可数。这种利好的形势,刘秀不会坐视不理。 这位前汉室宗亲,早已制定了战略:先定中原,西取关中,平定陇地,收复巴蜀,谋定江南,最后一统天下。 他将首要目标定在安邑。 安邑是洛阳城的北大门,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若取洛阳,必须先定安邑。 攻克安邑的重担,刘秀决定让前将军邓禹挑起来。 邓禹与刘秀是同郡老乡,少年时同在长安城学习,两人知要知底。刘秀平定河北时,邓禹就追随左右,他是文武全才,上马能带兵打仗,下马能出谋划策,河北平定,邓禹出力最大。 果然,邓禹没有让刘秀失望,率军围攻安邑,不久便将这座重镇夺取。 安邑失守,洛阳北边门户大开,刘秀为稳妥起见,派出另一位爱将,大司马吴汉,率建义大将军朱佑,执金吾贾复,扬化将军坚镡等十一将军围攻洛阳。 洛阳之战,打得十分艰难。它是更始政权的故都,早在二百多年前,西汉王朝就曾将它定为陪都,皇帝东巡,常驻陛在此,它城高河宽,城墙设置十分坚固。 吴汉率军猛攻洛阳两个多月,守将朱鲔坚城固守,虽然顽强抵抗,却渐渐有些吃不消,而救兵迟迟不到,正在他望眼欲穿之时,从西边传来坏消息:赤眉军攻入长安城,更始帝刘玄投降。 朱鲔是更始政权中,不可多得的有战略眼光的将领。三年前,他就看出刘玄不是统帅的材料,更始政权不会长久,但是从为臣的角度,他仍然顽固地守护着刘玄。洛阳被围,朱鲔明知城池会失守,却还是选择了坚守待援。刘玄投降了赤眉军,预示着更始政权的覆灭,朱鲔感到心灰意冷,于是率军向吴汉投降。 刘秀占领洛阳城,将国都选在此处。此时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方,都划入刘秀的统治范围。 再看西入长安的赤眉军,他们与更始政权如出一辙,都是没有长远目标的流寇,他们在关中四处抢掠,造成赤地千里,民怨沸腾。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赤眉军在关中站不住脚,便向西进军,进入安定郡、北地郡。进入隆冬季节,天降大雪,赤眉军既无根据地,又无粮食储备,只好再次向东,返回长安城。 汉中流民首领延岑,率军进入到长安西南的杜陵,赤眉军派将军逄安,领精锐之师十余万人前去剿灭。双方在杜陵激战三十多天,逄安大败,被对方追击得走投无路,许多士兵跳入山谷之中,十余万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逄安仅率数千人逃回长安。 当年十二月底,赤眉军在关中四处掠夺,没有收获,只好计划向东走,返回他们的发迹地点,山东琅琊。 刘秀派破奸将军侯进守住新安,建威大将军耿龠守宜阳,堵住赤眉军的归路。并派将军冯异率军先攻击赤眉军,双方在崤关外大战,赤眉军战败。刘秀领军继进,在宜阳地区,将赤眉军截住。 赤眉军已经是惊弓之鸟,忽然看到刘秀大军来到,十分惊恐。赤眉军到这个时候,兵无斗志,将无战心,面对刘秀的汉军,他们没有了战斗意志,无奈只好选择投降。 更始、赤眉军经营关中多年,关中依旧饿殍遍野,刘秀则不一样,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地区,被他建成人民安居的乐土。其实从最初群雄割据时,诸多事情都表明,像更始集团、赤眉集团这种只吃眼前,不虑明天的流寇组织,迟早会败亡。 平定关中,统一黄河流域就只差一步之遥,刘秀将要面对一位最强劲的对手,陇西隗嚣,他们的争斗中,还要掺和进来巴蜀的公孙述,三方争雄,将会很热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日本人让段祺瑞还款 段祺瑞:我凭本事借的 为何要还下一篇:北洋政府的外交真的是失败的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