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沿革

导语:中国人民大学历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陕北公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为了培养革命干部,适应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于1937年7月底创办陕北公学,并于8月任命程为陕北公学校长兼党委书记。陕北公学是党中央直接创办的革命大学,实行党和中央组织部、中宣部领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陕北公学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为了培养革命干部,适应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于1937年7月底创办陕北公学,并于8月任命程为陕北公学校长兼党委书记。

陕北公学是党中央直接创办的革命大学,实行党和中央组织部、中宣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陕北公学的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是“开展国防教育,培养抗日战争人才”。为此,制定了“帮助青少年获得抗日战争中实用的工作方法和民族自卫战争的最低理论基础”的教育方针,按照“七分政治、三分军事”的原则制定了教学计划,确定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少而精、教与学相一致的原则为教学工作原则。

经过两年的办学,陕西公学培养了6000多名学生,吸纳了3000多名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华北联合大学

1939年夏,抗日战争形势发生变化,日寇和国民党顽固派加紧进攻解放区。

6月,中共中央决定,陕北公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工人学校、安武宝战时青年训练班联合成立华北联合大学,在华北敌后办学。

1939年7月7日,华北联合大学在延安宣告成立,程任校长、党委书记,建立了包括社会科学部、艺术部、工人部、青年部在内的党小组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华北联合大学的教育方针是:培养适应实际革命斗争需要的革命干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贯彻小、精、普的原则。

校训是“团结、进步、拼搏、坚定”。华北联合大学实行军事化管理,培养出来的干部能够满足战时条件下的工作需要。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设立的第一所高等学府,被誉为“插在敌人心中的一把剑”。

华北大学

1948年春,中共中央决定将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集中力量扩大办学规模,培养大批建设干部,迎接民族解放。

北方大学创建于1945年11月,位于晋冀鲁豫边区,是由晋冀鲁豫中央局和边区人民政府创办的一所学科专业齐全的大型高等院校。范文澜是校长,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设有行政学院、财经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医学院、农学院和艺术学院。

北方大学以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投身和平建国的各类专业人才为目标,确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按照学以致用的原则大胆创新,不断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设置。

北方大学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培养了1000多名专业人才。

1948年8月24日,华北大学成立,校园位于河北省正定县。

华北大学由中共中央华北局领导,吴为校长,、程为副校长,钱俊瑞为党委书记。

华北大学旨在培养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教育方面的干部,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服务。它有四个房子:一个是政治培训班,为知识青年提供短期的政治思想培训;第二部分是教育学院,培养中学教师和教育干部;三是文艺院,培养文艺干部;第四部分是研究部,从事高校教师的研究、培训和提高;这两所房子是技术学院和农业学院。

1949年4月,华北大学迁至北平。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放宽招生条件、吸收大批知识分子、迅速为全中国解放培养大批干部的指示,华北大学集中一所学校,招生1.5万余人,并在正定、天津两地设立分校。

1949年底,大多数学生毕业去工作了。至此,华北大学圆满完成了为民族解放培养干部的历史任务。

华北大学在新中国孕育了一批各类高等院校。

1948年至1949年,为适应文化教育大发展的需要,部分部属单位开始自主办学。

工学院独立发展为北京工学院;农学院与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合并组建北京农业大学。两个外语系离开学校,与北平外事学校合并,成为北平外国语学校,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北京外国语大学;离开学校后,三个系成立了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青年艺术剧院、中央歌剧院和中国京剧研究院。

华北大学还抽调部分干部、教师到中原、广东建设中原大学、南方大学。

1948年8月至1949年底,华北大学为国家培养干部19194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为了培养新中国具有马列主义素质和专业知识的建设人才,党中央决定从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抽调部分干部,成立中国人民大学。

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提议,通过了《关于建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

1950年2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第六次会议批准任命吴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胡、程为副校长。

11月12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党组,胡、任党委书记,翻开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的新一页。

到1952年底,中国人民大学已初具规模,设有9个系、38个教研室和1个编译室。此外,还有专业课、预科班、马列研究班、研究生班、马列夜大、夜校、函授班和附属工农速成中学。在三年时间里,共有2318名毕业生为国家接受了培训。

1953年,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新时期。为了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中国人民大学调整了办学任务和学科,开辟了一条培养工农新型知识分子的道路。

到1956年,中国人民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培养马列主义教师和财经政法干部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1957年以后,中国人民大学的院系设置得到进一步发展。到1965年底,全校有1个学院、12个系、3个研究所和1个研究室。

有19个专业。

从成立到1965年的十五年间,中国人民大学共接收了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留学生,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65870人,取得科研成果2397项。

始于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人民大学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大批干部教师受到批评,各级党政组织瘫痪,一切教学科研工作被迫停止。

1970年10月,北京革命委员会通知中国人民大学停办,由中国共产党创办,有着30多年光荣历史和优良革命传统的中国人民大学宣告解散。

1977年9月,邓小平提出:“人民大学是要办的,主要培养财贸、经济管理干部和马列主义理论工作者。”

1978年3月,中共中央任命程、、郭英秋为中国人民大学的恢复工作做准备。

7月7日,国务院在国发129号文件中重申,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社会科学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的恢复对加强高校马列主义社会科学理论人才、经济管理人才和政治教师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任命程为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郭英秋为党委第二书记、第一副校长。

1978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恢复建设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法学、汉语言文学、新闻、中国历史、档案、计划统计、金融、工业经济、贸易经济、农业经济和经济信息管理等15个系,以及马列主义发展史、苏联与东欧、对外经济管理、清史、人口理论和语言文字等6个系,学校现有本科专业24个,研究生专业14个。

1979年,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扩大招生的计划,分别在崇文区和西城区设立了第一、第二分校。

1979年初,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决定把学校工作重心转移到教学和科研上来。

1986年,中国人民大学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提出进一步贯彻以教学为中心的方针,加强教学管理,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并据此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

中国人民大学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功能,向多学科方向和谐发展。

1996年进入首批“211工程”重点大学。

2003年9月,进入“985工程”行列。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韩国lg 关于韩国LG公司的发展历程下一篇:魏丑夫和芈月什么关系 芈月传历史原型有魏丑夫吗魏丑夫和芈月什么关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