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秦邦宪 秦邦宪简介

导语:秦邦宪简介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秦邦宪,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也被称为古董。江苏无锡。早年就读于苏州工业学院,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25年进入上海大学学习,参加五卅运动。同年年底加入

秦邦宪简介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秦邦宪,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

也被称为古董。

江苏无锡。

早年就读于苏州工业学院,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

1925年进入上海大学学习,参加五卅运动。

同年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4月,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

后来,他担任中共临时中央局委员、临时中央政治局书记、负责人。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

1935年,他在遵义会议上被开除党籍。

后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红军野战军政治部主任。

1946年4月8日,他从重庆回到延安汇报工作,因飞机失事在山西省兴县遇难。

生活经历:

博古的真名是秦邦宪。

他的父亲秦是晚清举人,是北宋诗人秦观的第三十二代孙。

无锡秦氏分为“河秦”和“西关秦”,博古属于“西关秦”。“西关琴”的始祖秦晋,是博古的第十五位始祖,被称为“九转三朝太保、二京五尚书”,曾创办无锡寄畅园。

古老的

秦邦宪小时候在无锡读私立学校。

在他九岁之前,秦邦宪的父亲去世了,秦邦宪的弟弟妹妹和他们的母亲相依为命。

1921年进入苏州江苏第二工业学校学习。

在校期间,1925年上海发生了五卅惨案。听到这个消息后,苏州市学联负责人秦邦宪率先在苏州理工大学召开学生声讨大会,带领来自20多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上街游行示威。

苏州工学院毕业后,1925年9月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听瞿秋白、云戴颖等老师讲授马列主义理论。

不久之后,秦邦宪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时是国共第一次合作,上海大学党组织决定让秦邦宪去中国国民党上海特区党部搞国共合作。

1926年10月,经中国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推荐,中共批准,秦邦宪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在苏联留学时,根据当局的要求,秦邦宪取了一个俄罗斯名字,中文音译为“博古诺夫”。

从那以后,秦邦宪一直用“博古”作为别名。

他和王明、张闻天等人在苏联期间是同学,与同时期的其他同学合称为“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

1930年,博古回国。

1931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温因贪污被撤职。

1931年4月,博古出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书记。

1931年9月,由于总书记被捕叛变,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上海成立。博古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是中国共产党的实际最高领导人,主持中共中央工作至1935年1月。

博古在六届四中全会上被选为政治局委员和常委。受王明路线影响,王明赴苏联后负责领导上海临时中央。

1933年初,他迁居中央苏区瑞金,发动反罗明路线运动,排挤毛泽东。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时,周恩来和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组成三人团主持军事决策。

博古等人过于听从李德的指挥,致使红军伤亡惨重,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遵义会议后,博古失去了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的地位,但他仍然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他是中央红军与张的红四方面军较量中的重要人物。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能够坚持党中央的决议,同张的错误作斗争。

古老的

1936年Xi事变爆发后,博古以中共代表团团长的身份,率领周恩来、叶剑英参加了Xi事变的和平解决。

因此,他们被中共中央派往南京参加国共合作谈判,成功地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博古参与了南方13省党组织的恢复重建,组建了新四军,解救了一大批被中国国民党扣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1938年,博古担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组织部长,参与并领导了武汉会战期间的抗日宣传。

1938年,博古创办了《新华日报》。

回到延安后,博古于1941年领导创办了中共中央机关《解放日报》。博古是《解放日报》和新华社的社长。

延安整风时期,博古成为批判对象,他的理论阵地和宣传阵地被迫投降,没有进入中共七大政治局。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选出的44名中共中央委员中,博古和王明排在最后两位。

抗战结束后,1946年,博古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在重庆参加了宪法草案的修改工作。

1946年4月8日,当博古和王若飞从重庆飞往延安时,他们在陕西省兴县黑茶山的一次飞机失事中遇难。

主要工作:

译著:《苏联共产党历史简明教程》、《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共产党宣言》、《科学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出自空、卡尔·马克思等。

人物年表:

1926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博古和周恩来

1930年在上海编辑《劳动日报》;

1934年当选中国共产党总书记;

1945年6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深入检查,当选为中央委员;

1946年3月,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之一,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1946年4月8日,他在乘坐美国飞机从重庆飞往延安的途中,在大雾中被烧死,当即身亡。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名牌包有哪些 世界名牌包包都有哪些下一篇:抗日战争故事 抗日战争故事尽量简短只要一个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