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郭守敬 从郭守敬到罗洪先 通过他们 古人第一次看到了“整个”中国

导语:郭守敬纪念馆元明时期的测绘技术不仅继承了宋代的传统,而且在测绘技术上更进了一步,在郭守敬的主持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范围的测绘。同时,朱思本《地图图册》的出现,以及我国现存最早的《广地图图册》的出现,都标志着我国的地

郭守敬纪念馆

元明时期的测绘技术不仅继承了宋代的传统,而且在测绘技术上更进了一步,在郭守敬的主持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范围的测绘。同时,朱思本《地图图册》的出现,以及我国现存最早的《广地图图册》的出现,都标志着我国的地图学水平在元明时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古人的第一次全国测绘

元朝虽然没有持续多久,但制图学的测绘技术和制图学理论却比唐宋时期更加发达,这一时期的丰硕成果离不开测绘技术和制图学理论的进步。

郭守敬,元代顺德邢台人,长期担任元政府水监,在天文、历法、地理、水利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郭守敬的许多成果都与制图学有关,主要表现在纬度测量、地形测量和海拔概念的确立上。

郭守敬雕像

元史中所谓的“四海考”是元代历史制图学最重要的成就。元初全国统一后,迫切需要修订新历法。郭守敬向袁婷建议:“江宇比今天的唐朝还大,如果不远测的话”。

元世祖忽必烈采纳了郭守敬的建议,派遣以郭守敬为首的官员在元帝国境内集中测绘。测绘的时候也考虑到了时差,所以他选择了韩国和西凉洲进行测绘。经过测量,得到各个地方比较准确的纬度值。当然,这些数据和今天的实际数据有一定的差距。

元代的四海考对后世影响深远。在测量过程中,郭守敬开发了简易仪器、高度计、计时仪器等野外测量仪器,为后人开展地图测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数据。

测绘用仪器

与此同时,元朝政府将“南海”列入第一批观测点,直接请主持全国测绘的郭守敬安排和安排测量“南海”的任务。之后,郭守敬对南海进行了全面勘察,圆满完成了南海测绘任务。这是中国政府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的又一历史事实。

郭守敬在担任杜水剑期间,亲自考察河北、山东的航道,指导水利工程,进行大规模地形测量。在测量地平线的过程中,郭守敬注重将测量结果应用于地图制作,并提出测量海平面高度。

郭守敬测绘

2.元代地图的代表作《禹图》

在元代的地图作品中,比较突出的应该是朱思本的《禹图》。朱思本,道教学者,制图学名家。

朱思本早年在江西忻州龙虎山学道,此后游遍中国20年。他从华南到华北,再到今天所谓的东南地区,真正做到了“千里跋涉”。

朱思本的家乡龙虎山

这些旅行经历为他绘制《余图》提供了重要依据。朱思本通过实地考察获得了第一手的地理信息资料,然后参考裴秀、贾丹的制图理论,以及《元和县志》、《元丰九舆志》、《水镜笔记》等前人的地理志成果,完成了《禹图》的绘制。

朱思本在绘制地图时,坚持了各方出行与文献考证相结合的缜密的制图思想,纠正了旧地图中的诸多错误。文件说他的作品“绣错山河,布局曲折,不精”。这使得《禹图》成为历代地图的杰作。

为了丰富地图的内容,朱思本在《玉集图》中省略了各种异乡的遥远地域,继承了规划师的绘制思路。然而,朱思本的《禹图》由于体积庞大,极难保存。罗鸿宪曾在《广》序中写道:“朱图长七尺,不便卷。”还展示了朱思本的大地图。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朱思本的《禹图》没能在世界上流传下来。

朱思本雕像

随着宋代图和华的出现,中国地图史的发展被推向了另一个高峰。到了元代,地图的测绘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出现了郭守敬、扎马丁等科学家,使得元代的测绘能力大大超过了前朝。但由于元代延续时间较短,世界上留下的地图非常稀少,朱思本《禹图》的失传就是其缩影。

第三,中国现存第一部地图集,广

继朱思本之后,明代制图员罗鸿宪是典型代表。《明史·儒林传》评价他“审图看史,学天文地理,堵河道,不精算”。可见罗红贤对地图非常熟悉。

罗红贤和朱思本一样,是江西人。明嘉靖年间考中进士,后因直言进谏被贬。之后,罗鸿宪致力于研究朱思本的《禹图》。受朱思本地图思想的影响,他首先开始绘制新地图,经过几年的研究和绘制,最终完成了《广舆图》的制作。

《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图集,对后世影响很大。罗鸿先将朱思本制作的地图拆分,在规划中以规划的方式对《禹图》进行了缩小。他将《舆图》中的元朝行政区改为相应的明朝行政区,并附上明朝十三位政治使节的大致计划和分布情况。

罗鸿宪曾在石莲洞讲学

此外,他还在地图上增加了四幅图,分别是九边、黄河、明代水运,以及朝鲜、安南、西域、漠北。罗鸿宪编著的内容考虑了当时的边防、水系、航运、诸侯国等情况。其资料既继承了朱思本地图的制图思想,又在后者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和完善。

从郭守敬到朱思本,再到罗鸿宪,这三人成为元明时期制图学发展的主要代表。由于空间的限制,元明时期的制图水平无法得到充分的描述。例如,元代测绘家扎玛·提提,《明太祖皇帝图》和明代利玛窦制作的大通用地理图,都反映了这一时期地图学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

《元代历史地理研究》,西北大学,2011年。

王:《中国古代地理》,商务印书馆,2015年。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二战意大利 二战意大利真实水平下一篇:五眼联盟是哪五国 五眼联盟是哪些国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