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拓跋宏 拓跋宏和拓跋弘是什么关系 北魏孝文帝的皇后是谁

导语:  在历史上很多皇帝的名字是很有讲究的,而且名字一般都不会有重名字的说法,可是在北魏历史上这两位皇帝的名字令人很是费解,拓跋宏和拓跋弘是一个人吗,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北魏孝文帝的皇后是谁呢?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文成帝拓跋濬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

  在历史上很多皇帝的名字是很有讲究的,而且名字一般都不会有重名字的说法,可是在北魏历史上这两位皇帝的名字令人很是费解,拓跋宏和拓跋弘是一个人吗,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北魏孝文帝的皇后是谁呢?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文成帝拓跋濬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465年―471年在位。太安二年(456年),拓跋弘成为太子。和平六年(465年),继承皇位。拓跋弘崇文重教,兴学轻赋,喜玄好佛。皇兴三年(469年),将襁褓之中的长子拓跋宏立为太子。

  皇兴五年(471年),拓跋弘传位于太子拓跋宏,自为太上皇帝,专心信佛。承明元年(476年7),拓跋弘被毒死(一说为冯太后所为),时年23岁。献文帝死后,上谥号为献文皇帝,庙号显祖,葬在云中金陵。

  延兴二年二月,太上皇帝献文帝戎装出京,在北郊带着将领们击退柔然的进攻;十一月,献文帝骑上战马,征讨柔然,一直杀到漠南,逼柔然后撤几千里。献文帝还颁布诏令,让工商杂伎一律务农,禁止滥杀牲畜,保护农业生产,对那些克己奉公的牧守加以提拔,对那些贪婪残暴的官员严惩不贷。

  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即北魏孝文帝,后改名元宏。献文帝拓跋弘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位时仅5岁,公元490年亲政。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公元495年(太和十九年)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

  后又改鲜卑姓氏为汉姓,藉以改变鲜卑风俗、语言、服饰。此外,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公元499年(太和二十三年),拓跋宏病逝,谥孝文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

  他们两人是父子关系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454-476,在位465-471)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皇帝。是文成帝拓跋浚长子。献文帝拓跋弘是北魏封建化进程中一位承前启后的较有作为的年轻皇帝,其执政年间,在以往北魏道武帝,北魏太武帝诸朝的基础上,励精图治,整顿内政,增强国力,四处征讨,致力统一。

  保卫了北魏封建化的既有成果,并推进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为孝文帝改革和北魏封建化进程的最终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皇兴五年(471)传位于太子元宏,自为太上皇。476年,被母冯太后毒死。

  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王朝的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为元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位时仅5岁,公元490年亲政。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公元495年(太和十九年)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

  后又改鲜卑姓氏为汉姓,藉以改变鲜卑风俗、语言、服饰。此外,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当时,北魏虽是孝文帝拓跋宏当皇帝,但大权实际上是掌握在文明太后手里的。这个文明太后可是个权力欲极强的女人,她为了能光耀冯家的门第,巩固自己的地位,就把自己的两个侄女都召入了孝文帝后宫,准备随时挑选一个立为皇后。

  孝文帝对这姐俩是宠幸有加,尤其是冯妙莲,她凭着自己那双勾人的眼睛,那两叶能说会道的薄唇,那娇滴滴的甜润嗓音,很快就让孝文帝对自己神魂颠倒。冯妙莲是个很有心机的女孩,她知道,在这后宫里,光漂亮还不够,要想让孝文帝离不开自己,还得在风度、气质、修养上狠下功夫。

  她知道孝文帝喜欢吃鹅掌,喜欢音乐,喜欢文学,她就投其所好,让自己和皇帝能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姐妹俩就算这样在后宫站稳了脚跟,以后的日子会像她们想象的那样发展吗?好景不常,就在这姐俩入宫的第三个年头,灾难就接踵而来了。先是妹妹冯姗难产死了,紧接着就是冯妙莲也突然身患重病,全身无力,无法陪伴孝文帝不说,脸上还突然冒出了许多白点,连容都毁了。

  文明太后见这情形,觉得立她为皇后是没多大希望了,就随便找了个理由,把她打发回家了。姐妹俩全军覆没了,为了维持冯家在皇室的地位,文明北魏后宫最疯狂的女人太后又将冯妙莲同父异母的小妹冯媛选进了后宫。可还没等她这个春秋大梦做成,文明太后就病死了。虽然人死了,但总算没有白费生前的那些安排。

  太和十七年,孝文帝服丧期满后,就将冯媛册立为皇后。冯媛性格保守又倔犟,孝文帝虽然对她比较尊重,但却并不爱她。这人都是有比较的,孝文帝每次看到冯媛这样,就会不经意地想起那个善解人意、温柔体贴的冯妙莲。于是,冯媛被立为皇后不久,孝文帝就打发手下去看望冯妙莲。

  见到孝文帝派人来看她,冯妙莲是声泪俱下地说着自己是如何思念孝文帝,她的母亲也在一边添油加醋,说女儿的身体现在已经康复了,希望能够回去继续服侍皇帝。为了能让这个大臣多替自己说说好话。

  冯妙莲还特意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临走还塞了好多赏钱给人家。俗话说得好,"拿人家手软,吃人家嘴短",这个大臣回去后,就对孝文帝说:"冯妙莲的身体已经完全康复了,现在比原来还漂亮呢!"在这位大臣的美言之下,冯妙莲能重新回到皇帝的身边吗?

  孝文帝听完这话,心里是火烧火燎的,他巴不得马上就让冯妙莲回来。于是立刻写了一封信,打发手下连夜送到了冯家。冯妙莲看完孝文帝的信,激动地哭了起来,因为她知道,自己再次进宫是指日可待了。

  果然没出几天,她就被孝文帝派来的大臣接进了宫。孝文帝很快就又拜倒在这冯妙莲的裙下,没多久,还被晋封为左昭仪,这个地位可是仅次于皇后冯媛。能够再次回来,冯妙莲可算是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去取悦皇上。

  她把自己一头秀发做出千变万化的发式,每天都打扮得新鲜刺激。虽然那个时候没有香水这个发明,可是冯妙莲却有着一个自制香水的绝活:就是将麝香粉末放进肚脐眼里,让自己通体香味飘逸,孝文帝每次都被她的这种香气刺激得热血沸腾。

  孝文帝觉得很奇怪,因为原来在冯妙莲身上并没有这种味道,便问她。可冯妙莲却答得玄乎其玄,说她自从病好了以后,全身上下就脱了一层皮,从那以后,便有了这种体香。这傻乎乎的孝文帝还信以为真,从此再也摆脱不了这诱人的肌香。

  在历史上很多皇帝的名字是很有讲究的,而且名字一般都不会有重名字的说法,可是在北魏历史上这两位皇帝的名字令人很是费解,拓跋宏和拓跋弘是一个人吗,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北魏孝文帝的皇后是谁呢?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文成帝拓跋濬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465年―471年在位。太安二年(456年),拓跋弘成为太子。和平六年(465年),继承皇位。拓跋弘崇文重教,兴学轻赋,喜玄好佛。皇兴三年(469年),将襁褓之中的长子拓跋宏立为太子。

  皇兴五年(471年),拓跋弘传位于太子拓跋宏,自为太上皇帝,专心信佛。承明元年(476年7),拓跋弘被毒死(一说为冯太后所为),时年23岁。献文帝死后,上谥号为献文皇帝,庙号显祖,葬在云中金陵。

  延兴二年二月,太上皇帝献文帝戎装出京,在北郊带着将领们击退柔然的进攻;十一月,献文帝骑上战马,征讨柔然,一直杀到漠南,逼柔然后撤几千里。献文帝还颁布诏令,让工商杂伎一律务农,禁止滥杀牲畜,保护农业生产,对那些克己奉公的牧守加以提拔,对那些贪婪残暴的官员严惩不贷。

  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即北魏孝文帝,后改名元宏。献文帝拓跋弘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位时仅5岁,公元490年亲政。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公元495年(太和十九年)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

  后又改鲜卑姓氏为汉姓,藉以改变鲜卑风俗、语言、服饰。此外,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公元499年(太和二十三年),拓跋宏病逝,谥孝文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

  他们两人是父子关系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454-476,在位465-471)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皇帝。是文成帝拓跋浚长子。献文帝拓跋弘是北魏封建化进程中一位承前启后的较有作为的年轻皇帝,其执政年间,在以往北魏道武帝,北魏太武帝诸朝的基础上,励精图治,整顿内政,增强国力,四处征讨,致力统一。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惩创 清朝乾隆时期几乎无官不贪的真正原因下一篇:义渠王的扮演者 义渠王为什么喜欢芈月 历史上真实的义渠王是如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