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吴良 康熙为什么要杀吴良辅?原因是什么

导语:  康熙怒斩吴良辅,真的是因为他与自己生母有着特殊的关系么?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在不少影视作品中,都表现了康熙皇帝的生母佟佳氏与顺治皇帝宠信的太监吴良辅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而这并没有历史依据。  实际上,之所以影视作品或者一些

  康熙怒斩吴良辅,真的是因为他与自己生母有着特殊的关系么?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在不少影视作品中,都表现了康熙皇帝的生母佟佳氏与顺治皇帝宠信的太监吴良辅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而这并没有历史依据。

  实际上,之所以影视作品或者一些野史秘闻中会有这样的传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当年秦始皇的母亲赵姬与“假官宦”嫪毐之间关系的影响。秦始皇嬴政登基的时候,其母赵姬是非常的年轻。于是年纪轻轻就守寡的赵姬让嫪毐成为了自己的“男宠”,并且还生下了孩子,而在嫪毐的蛊惑下,赵姬甚至有了想要扶正他与嫪毐所生孩子的想法,嫪毐也有了谋反的想法与举动。这便触动了秦始皇的底线,最终秦始皇以及其残忍的方式杀掉了嫪毐。

  秦始皇与康熙同样是少年登基,同样是开创了一代盛世基业,同样是一生纵横,征战无数,于是,也就非常惯性的将二人的母亲的行为做了联系与参照。所以,这才有了康熙的生母佟佳氏与宦官吴良辅不正当关系的传闻,也正是因为如此,引得康熙皇帝怒斩吴良辅。

  然而,这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且不说顺治皇帝在位的时候,作为自己的近侍,不可能给予吴良辅与后妃太多接触的机会,而在顺治皇帝去世后,吴良辅也非常迅速的被除掉,也不可能有过多与佟佳氏发展关系的可能,况且这个时候的吴良辅还在代替顺治皇帝出家,根本不在宫中,这一点后面会讲到。而就当时清朝的政治体制而言,太监将势力染指到摆弄后妃,在明清这样皇权高度集中的政治统治下俨然是不可能的。

  当然,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此时的康熙皇帝只有八岁,手中并没有权力,当时的权力掌握在孝庄太后以及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四位辅政大臣手中。而事实上,吴良辅的死去世也是孝庄太后与四位辅政大臣下的命令。

  所以,说吴良辅的死是因为其与康熙生母佟佳氏非比寻常的关系,是并无此事,况且,说是康熙皇帝下令处死的吴良辅,更是无稽之谈。

  然而,就在顺治十七年,这一切都发生了重要转折。

  就在这一年底,顺治皇帝最为宠爱的妃子董鄂妃生病去世了,顺治皇帝极为悲痛,不仅放下全部国政为董鄂妃祭奠,更是就此看破红尘,想要剃度出家。

  然而顺治皇帝终归是“出家未遂”,在孝庄太后以及朝臣们的劝阻之下,顺治皇帝并没有出家,而是让他非常信任并且宠信的太监吴良辅,在悯忠寺剃度,代替自己出家。此时距离顺治皇帝去世仅仅只剩下了五天时间。

  伴随着顺治皇帝的去世,年幼的康熙皇帝登基,权力也转移到了孝庄太后和四位辅政大臣手中,他们随即对“内廷十三衙”这个宦官集团进行了打击与清算,包括吴良辅在内的众多宦官被下令处死,“十三衙门”也就此遭到了裁撤,并且重新建立了内务府等宫廷事务机构。

 

  实际上,早在顺治十五年的时候,吴良辅就与大学士陈之遴、都督同知王之纲、巡视中城御史王秉乾等人串联勾结、纳贿作弊而遭到了弹劾,但是因为当时顺治皇帝的宠爱,进而免于了处罚,而这也说明吴良辅等宦官组成的政治集团与当时朝堂之上的满洲贵族集团之间,有着非常尖锐的矛盾。特别是在改内务府为“十三衙门”的事情上,由于内务府的高级官员都是由满洲贵族或者宗室成员担任,此举无异于是对满洲贵族宫廷影响力的削弱,必然也是不能为其所接受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顺治皇帝刚刚去世后,立马就对吴良辅集团进行了打击与清算,实质上还是政治平衡与权力斗争的结果,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纵观整个清朝并没有出现宦官干政的局面,可以说除掉“内廷十三衙”这一举动奠定了决定性的作用。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南极仙翁 南极仙翁为什么能和玉帝平起平坐?南极仙翁是什么来头?下一篇:呼家将 许多人都知道“杨家将”和“呼家将”,为什么不知道功高如山的“史家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