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晚清最后一次科举 晚清最后一次科举 因名字起得好而得状元 晚年誓死不做亡国奴

导语:在清末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中,因为他的好名声获得了一等奖。晚年,他发誓不再做以下被征服民族的文字资料,这些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刘春霖,字润琴,号石云。中国晚清直隶省河间府肃宁县人,晚清德宗光绪三十年甲辰科状元,亦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所谓「 ”第一人中最后人”。 公元1904年7月,清廷照例又举行了一次殿试,主考大臣经过认真挑选,把入选的试卷按名次排列,呈请慈禧太后「

在清末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中,因为他的好名声获得了一等奖。晚年,他发誓不再做以下被征服民族的文字资料,这些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刘春霖,字润琴,号石云。中国晚清直隶省河间府肃宁县人,晚清德宗光绪三十年甲辰科状元,亦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所谓「 ”第一人中最后人”。 公元1904年7月,清廷照例又举行了一次殿试,主考大臣经过认真挑选,把入选的试卷按名次排列,呈请慈禧太后「 ”钦定”。 当时内外交困,忧心忡忡的慈禧太后正准备做七十大寿,想从科举之中得到一点吉兆。她首先翻开主考官列为头名的试卷,字迹流利清秀,文词畅顺华丽,内心颇喜。但目光一投向落款时,一股阴云陡然开起。夺魁的举子是广东人朱汝珍,一见「 ”珍”字便想起了珍妃,因为珍妃支持光绪皇帝改良,使慈禧太后十分不悦,后来将珍妃推入井中溺死,所以一见「 ”珍”字便肝火上升;又加上朱汝珍是广东人,更使慈禧火上浇油。想起太平天国洪秀全,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高举反清大旗的孙中山……这些大清朝的「 ”首逆”都出自广东,在慈禧看来广东人是她的克星,是无法容忍的,于是将朱汝珍的试卷扔到一旁。当慈禧翻开第二份试卷时,心头又不禁高兴起来。因为第二份试卷是直隶肃宁人刘春霖的,「 ”春霖”二字含春风化雨、甘霖普降之意,这一年又逢大旱,急盼一场春雨。加之直隶地处京畿,「 ”肃宁”又象征肃静安宁的太平景象,这对烽火四起、摇摇欲坠的清王朝,自然是「 ”吉祥”之兆。于是,大笔圈定,名列榜首,发榜时刘春霖由原来的第二名而成了头名状元,经过主考官的保奏,为照顾社会舆论,朱汝珍的名字虽然没有抹去,也只得屈居刘春霖之后了。 但是历史是无情的,刘春霖中状元后的第二年就废除了科举考试。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科举制度被彻底取消,刘春霖便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实现其复辟帝制的野心,多方招揽清朝遗老以壮声势。1914年被袁世凯委任刘春霖以总统内史,刘每天须为袁编录一篇历代皇帝的言行录以供其赏读。1927年以后,刘春霖使辞去公职赋闲在家,每日以诗书自慰,研习书法。 1933年,刘春霖同段绳武等知名人士发起组织了河北移民协会,刘春霖任理事。1934年农历三月,满洲国傀儡政府总理郑孝胥以满洲国名义特邀刘春霖前往,遭到他的严正拒绝。郑孝胥与刘春霖同为书法名家,但刘不做亡国奴的爱国义举被国人争相传颂。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三国李进 三国之中,正面击败吕布的李进为何没有被人招揽?原因简单下一篇:盘点历史上最爱吃仙丹的4位皇帝,秦始皇上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