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古代最容易叫错同时也是最容易叫对的「 ”国号” 古代最容易叫错同时也是最容易叫对的「 ”国号” 都有哪些

导语:在古代,“国名”最容易叫错,也最容易叫对。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以下文字资料有哪些?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名字往往要伴随一个人的一生,因此起名的时候不能马虎。想想看,别人叫你的时候,一口一个狗剩、铁蛋、二麻子……心里阴影面积肯定是不小。中国古代,大户人家起名特别讲究,需要考虑家谱、典故、寓意、皇室避讳等等诸多方面,给人取名都这么慎重,更别说给国家起名了。因此古代国家的名字——国号,诸如夏、商、周、秦、汉

在古代,“国名”最容易叫错,也最容易叫对。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以下文字资料有哪些?让我们快速看一下!

名字往往要伴随一个人的一生,因此起名的时候不能马虎。想想看,别人叫你的时候,一口一个狗剩、铁蛋、二麻子……心里阴影面积肯定是不小。中国古代,大户人家起名特别讲究,需要考虑家谱、典故、寓意、皇室避讳等等诸多方面,给人取名都这么慎重,更别说给国家起名了。因此古代国家的名字——国号,诸如夏、商、周、秦、汉、新、晋、隋、唐、宋、元、明、清由来不尽相同,里面的道道也是不少,甚至有的国号一直都被叫错了。 从由来上看,大体有地名、爵位、谶语典故、姓氏、继承沿用等等,当然这些出处有时候也不是单一的,有可能交叉重叠,甚至细究起来,国号的由来本身还有由来。 ​图1 秦国战车 一、起源最让人意外的国号——秦 「 ”秦”这个国号来源于先祖非子的封地——秦地,这个非子的官职是「 ”弼马温”。正所谓「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非子不像《西游记》里的孙猴子那样鄙视这个职位,他以爱岗敬业的精神,天天认真学习《马的繁殖、培育与疾病防治》这本技术手册,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几年以后把老板的马养的个个膘肥体壮,而且母马的生育能力也是突飞猛进,马的数量大大增加。老板一高兴,给非子发了一大笔奖金——封到秦地。于是乎,非子及其后人就一直沿用「 ”秦”,直到其曾曾曾……孙子嬴政统一天下,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国号。 不过,中国历史上源自地名的国号还有很多。例如,三国里东吴的「 ”吴”,赵匡胤建立的北宋「 ”宋”等等也是起源于地名,那「 ”秦”凭啥是最让人意外的? 这就需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了,秦地中「 ”秦”又是怎么来的呢? ​图2 秦字演变过程 从甲骨文和金文的「 ”秦”字象形角度来看,很多人认为「 ”秦”应该指的是一种牧草 二、「 ”粉丝”、「 ”注册用户”最多的国号——汉 秦朝末年,灭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项羽在成功兼并「 ”秦公司”之后进行了资产重组,一共分配设立了18个分公司,把业绩最差,办公地点最偏远,其他人最不想去的那个「 ”汉公司”给了刘邦。 问题是原来董事长楚怀王约定的股份——关中不给了,给了巴蜀外加一个汉中郡,这可把刘邦给气坏了,但是自己拳头又没有项羽的大,只好忍气吞声当了这个汉王。可以说,刘邦听见「 ”汉”这个字就得觉着屈辱。 奇怪的是,刘邦后来收购了公司的全部股份,成为了新任董事长以后居然把总公司的名字也定为了「 ”汉”。原因是汉公司的副总经理兼办公室主任萧何曾经安慰刘邦说,「 ”汉”指的是天河、银河,是很吉利的名号,刘邦本来就是个没啥文化的流氓出身,听到这番解释,高兴坏了,如获至宝,就一直给用上了。 汉王朝的「 ”汉”自然是从汉王这个爵位而来,而汉王的「 ”汉”则出自汉中郡,汉中的「 ”汉”又出自汉水这条河流,汉水的「 ”汉”则是因为远古人们发现汉水与银河夏季走向一致,所以把它叫做「 ”地上的银河”即汉水。 ​图4 西汉版图 为什么说「 ”汉”是粉丝和注册用户最多的国号呢? 第一,刘邦的西汉王朝灭亡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中华民族主体民族——汉族依旧使用「 ”汉”,人口近10亿,更别提「 ”汉服”、「 ”汉语”「 ”汉字”等等文化载体的称呼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汉”已经不是一个国号了,它已经是传遍了全世界的一个文化符号了; 第二,据不完全统计,西汉以后注册使用「 ”汉”这个国号的政权多达十几个,按照时间先后顺序逐一列举——新莽末年,刘玄的「 ”玄汉”、刘盆子的「 ”赤眉汉”、刘秀的「 ”东汉”;三国时期,刘备的「 ”蜀汉”;东晋十六国时期,刘渊的「 ”汉赵”、李雄的「 ”成汉”;南北朝时期,邢杲的「 ”邢汉”、侯景的「 ”侯汉”;五代十国时期,刘知远的「 ”后汉”、刘崇的「 ”北汉”、刘龑的「 ”南汉”;金朝末年,郝定的「 ”郝汉”;元朝末年,陈友谅的「 ”陈汉”……注册用户绵延不断两多千年,姓刘的不姓刘的一块来,你方唱罢我登场。 ​图5 杨坚,即隋文帝 四、最具讽刺意味的国号——「 ”隋” 公元581年,年仅九岁的北周末代皇帝宇文阐将皇位禅让给了自己「 ”慈祥”的「 ”外公”——杨坚。因杨坚的父亲杨忠被封为随国公,杨坚世袭爵位,他便顺理成章的将国号定为了「 ”随”。本来这个事很简单,但是杨坚非要整出个么蛾子不可,他觉得「 ”随”有走的意思,一点不吉利,弄不好得短命,于是翻遍《南北朝新华大字典》,组织了一群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家,最终愣是造了一个与「 ”随”同音,但是自认为十分吉祥的一个新字——「 ”隋”来当国号。 隋朝开国第八年即公元589年,隋军势如破竹,一举灭掉陈朝,成功统一了天下,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达300多年分裂局面,并且仅仅经过短短十几年的治理,就开创出繁荣昌盛的的「 ”开皇之治”,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得到了「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的高度评价,这些的表现似乎都证明杨坚造的「 ”隋”字确实吉祥。 然而现实就是喜欢啪啪打脸,杨坚去世,其次子杨广即位之后大兴土木,穷兵黩武,仅仅用了十三年就透支了国力,将王朝给折腾没了。「 ”隋”这个国号就使用了37年就被注销了,成了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大一统短命王朝。从对后世的影响力和朝代自身的命运上来看,「 ”隋”简直就是一个翻版的「 ”秦”。杨坚绞尽脑汁避免不祥造出来的「 ”吉祥”国号——「 ”隋”,最终悲惨的结局也让它成了最具讽刺意味的国号。 ​图6 隋朝版图 五、最容易叫错、同时也最容易叫对的国号——「 ”大元”、「 ”大明”、「 ”大清” 影视剧上,经常听到皇帝、大臣甚至平民百姓们,称呼自己国家的时候,在国号上加个「 ”大”字,比如「 ”大汉”、「 ”大唐”、「 ”大宋”等等,听起来逼格贼高。但实际上根据明朝学者朱国祯的《涌幢小品》卷二「 ”国号”条中记载:「 ”国号上加大字,始于胡元,我朝因之。……其言大汉、大唐、大宋者,乃臣子及外夷尊称之词。” 也就是说,国号前面加「 ”大”在中国是元朝开始的,之前的历朝历代,虽然整天自吹自擂为「 ”天朝”但几乎不会将「 ”大”字加到国号前面。而「 ”大汉、大唐、大宋”的「 ”大”字则大多都是来进贡的外邦小弟尊称自己的中原王朝大哥所加的。真正正儿八经的把「 ”大”加到国号里面,源自元朝。因此,元朝的国号应该是「 ”大元”。 ​图7 有关《建国号诏》的记载 至于「 ”大元”的由来,忽必烈发布的《建国号诏》里有明确的说明,出自《易经》中的「 ”大哉乾元”。「 ”元”为乾卦「 ”元亨利贞”四德之首,万物的生长都从「 ”元”开始,「 ”元”是最大的,再加上一个「 ”大”,就是大上加大,说白来就是忽必烈告诉世人,自己建立的是一个大大的国家。而且「 ”大元”国号的确立,也表明了蒙古大汗政权接受汉文化的中的「 ”古制”,想通过采用汉式国号以拉近与中原汉人的距离,从而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 ”大明”国号的来源说法极多,但基本上与宗教是扯不断关系的。而「 ”大清”这个国号则是从阴阳五行的角度,去克制「 ”大明”而选用的。无论来源与否,中国古代最后的三个统一王朝——元明清的国号都带「 ”大”字毋庸置疑,是最容易叫错、同时又是最容易叫对的国号。 ​图8 明朝版图 最容易叫错是因为中国古代国号的注册用户,经常喜欢重复使用前人的国号,而且几乎都是单字。因此,史学家们为了表示区别,往往将「 ”前后”、「 ”东南西北”加到国号前面用于区分同国号的不同朝代政权,例如「 ”东周”与「 ”西周”、「 ”前秦”与「 ”后秦”等等。而「 ”大元”、「 ”大明”和「 ”大清”是为数不多的两字国号的政权,为了统一便捷,基本也以单字称呼他们即「 ”元明清”。因此,除非特别声明,历史基础仅仅局限于中学教科书的广大群众基本都会将这三个国号叫错。 最容易叫对则是在影视作品领域表现出来的:前面已经介绍过元朝之前的国号几乎不加「 ”大”来称呼,但「 ”大汉”、「 ”大唐”、「 ”大宋”被现代人普遍接受纯粹是被不考究的影视作品的误导,而误导到「 ”大元”、「 ”大明”和「 ”大清”的时候却误打误撞的用错误的理解方式叫对了这三个国号,实在是趣味无穷。 文:博陵清河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北京四合院介绍 什么是四合院?北京四合院与南方四合院有什么区别?下一篇:阎行 阎行是什么实力?受曹操器重,差点杀死马超

文章评论